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5.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拉弥亚 (希腊神话) 的原始碼
←
拉弥亚 (希腊神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拉弥亚</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0.hdslb.com%2Fbfs%2Farticle%2F9cfe7d000a646e2259acdcc8f0b18934b3fe1341.png&refer=http%3A%2F%2Fi0.hdslb.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6228189&t=8600386ff7dfdb44a9dc3630c084fba3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284810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拉弥亚 外文名 Λ?μια 主要成就 一头[[半人半蛇]]的女性怪物 出 处 [[古希腊神话]] |} '''拉弥亚''':([[希腊语]]:Λ?μια),是[[古希腊神话]]中一头半人半蛇的女性怪物,亦是在西方以猎杀小孩闻名的蛇妖。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中,有很多像拉弥亚般有着杀害孩童举动的女妖,而拉弥亚的特征正在于其上半身为娇艳女性,下半身却是蛇类。其名字拉弥亚来自希腊语“Λ?μιο?”,意指“食道”,象征“贪欲”,描述拉弥亚吞食儿童的形象。 <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284810 拉弥亚],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人物经历== 拉弥亚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与[[拉比]](Lybie,利比亚国的人格化象征)所生的女儿,亦是利比亚国的皇后,有着出众的美貌。后来主神宙斯发现了拉弥亚的美色,主动与其结交,于是拉弥亚就成为了宙斯的情妇。 可是这段关系很快便被天后[[赫拉]]所揭发,怒不可遏的赫拉把拉弥亚所生的孩子全都掳走并加以杀害,又向伤心不已的拉弥亚施咒,令拉弥亚变成半人半蛇的怪物。拉弥亚在赫拉咒语的影响下,每到伤心欲绝的时候都会忆子成狂,不能抑制地到处残杀及吞食孩童,以作报复;为了令拉弥亚无尽地受苦,赫拉更夺去了拉弥亚的睡眠(另有一说,指赫拉施咒令拉弥亚永远不能合上眼睛,所以她会不断地看到自己儿子被杀害的情景),令她日以继夜地受咒语折磨而出动杀人。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作品《Lamia》(1909):拉弥亚褪下蛇皮 为了向拉弥亚作出补偿,宙斯在不敢过于拂逆赫拉咒语的状况下,赐予拉弥亚“能在短时间内取下自己眼睛”以及精于占卜的能力,在取下眼睛的时候,拉弥亚是可以睡眠的 。可是,拉弥亚以后就只能够活在仇恨与哀痛之中,不断由妒生恨地杀害别人的孩子,令其它为人母者感受与其一样的悲痛。 贺拉斯在他的论文集《Ars Poetica》中曾经提到被拉弥亚吞下的儿童再也无法复生,诗句内容是“Neu pranse Lamiae vivum puerum extrabat alvo”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把句子翻译成:“想要拉弥亚把她所吞下的孩子复生,是否要在她面前吞下她的儿子,让她感同身受才行呢?(Shall Lamia in our sight her sons devour, and give them back alive the self-same hour?)” 希腊诗人斯特西科罗斯想像拉弥亚与特里同产下了斯库拉。更有指拉弥亚是由斯特拉波及亚里士多德所创作的说法。在《圣经》的武加大译本中,耶柔米曾把象征吸血及性爱的莉莉斯翻译成“拉弥亚”,可见即使在基督教教义中,“拉弥亚”都代表着女性罪恶者及诱惑者。 曾有人评论拉弥亚,指“拉弥亚的主要特征是她对血液的饥渴,那一种饥渴象征着她们的不洁、她们的贪吃以及她们的愚昧(the chie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miae, apart from their thirst for blood, are their uncleanliness, their gluttony, and their stupidity)”。 ==艺术特征== 后世的创作家为拉弥亚的传说添上大量骇人听闻的成份,各类作品大都载于《苏达辞书》内,文艺复兴时期再由柏芬治(Thomas Bulfinch)收集于《寓言与成语大辞典》(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中。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拉弥亚的形象仍然以“嫉妒世间母亲及残食她们儿子”为主,而且大都被塑造成女性。不过阿里斯托芬却提出拉弥亚具有男性性征,可能是雌雄同体的生物。 学者尼古拉斯(Nicolas K. Kiessling)则把拉弥亚与中世纪史诗《贝奥武夫》中的两种生物Succubus及Grendel作比较。在某些记载中,拉弥亚亦被想像为“诱惑者”,她们以美色勾引男性,骗其成婚,最后会将丈夫吞食。传说古马其顿将领德米特里一世就曾与拉弥亚所化身的妓女相交,因而恶名远播。 在西方社会,很多母亲都会以拉弥亚的传说恫吓孩子,要他们听话。“拉弥亚”的故事经常被如此宣扬,逐渐成为一个熟为人知的精灵故事,并且被利用为具备训育意义的反面工具。 ==各种传说== 希腊神话中的拉弥亚,多数泛指上述的半人蛇女妖。然而文献中拉弥亚的涵义尚有数个指向,其概况如下: 同样是海神波塞冬的女儿。与宙斯一起产下利比亚的女先知西彼拉的女性。 专门吸食孩童血液的女性怪物群(形象是吸血鬼)。德尔斐怪物修巴利斯的别名。爱琴海莱斯勃斯岛上猎食儿童的年轻女幽灵的别 名。保加利亚民间传话中的一种怪物。 ==文学作品== 拉弥亚的原型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时间更早,来自希腊的神话中对北非利比亚的一个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怪,上半身是美丽的女人,下半身为蛇身。拉弥亚原本是利比亚一位美丽的女王,宙斯爱上她并赋予她任意消除或更换眼睛的魔力。宙斯之妻赫拉得知后十分嫉妒,杀死了拉弥亚的所有子女。痛苦疯狂的拉弥亚为了报仇,把所有她能找到的儿童都吃掉或者吸食他们的血。还有一些故事说,尽管拉弥亚的第一批子女被赫拉杀死,但她还有另一些被称为拉弥亚伊(Lamiae)的后代,这些后代是半人半蛇的吸血怪,四足,前足为爪,后足为蹄,被拉弥亚伊咬到的人只有用拉弥亚的吼声才能治愈。也有一些传说将拉弥亚伊当成半羊半马怪。 而她在文学作品中达到顶峰的作品,就是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叙事长诗——《拉弥亚》。 《拉弥亚》的情节与这故事完全一样。蛇的化身拉弥亚是一个漂亮纤巧的女子,她有一次梦到年轻的里修斯在可羡的比赛中驰车居前,便迷上了他。于是她设法在途中挡住了他的路。柏拉图的信徒里修斯被拉弥亚的美色所诱惑,坠入了情网,两人决定成婚。举行婚礼的那天,里修斯的导师、哲人阿波罗尼虽未受到邀请,还是来了。拉弥亚尽她无力的手所能表示的,示意阿波罗尼不要声张,但这人不为所动,揭穿了她蛇的本性,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拉弥亚终于在他逼人的眼光下枯萎,惨叫了一声后,便烟消云散了,里修斯也在失去爱人的悲痛中死去。 伯顿在《忧郁的剖析》中曾有这样的描述:“百合的洁白,玫瑰的殷红,紫罗兰的绛紫,还有一切无生命的事物身上的光泽,月亮的银光,太阳灿烂的光束,黄金的光辉,宝石鲜红的闪光,以及良驹的外形,狮子的威武,飞鸟、孔雀的毛羽,游鱼的鳞甲,我们都怀着特别的喜欢和赞美来观赏。”济慈也用这一类动植物和无生物的美来描绘拉弥亚: <poem> 她是个色泽鲜艳的难解的结的形体, 有着朱红,金黄,青和蓝的圆点, 条纹像斑马,斑点像豹,眼睛像孔雀, 全都是深红的线条;混身是银月, 她呼吸时,这些银月或消溶, 或更亮的发光,或把它们的光辉 跟较暗淡的花纹交织在一起 身体那么像彩虹……” </poem> [[济慈]]:《拉弥亚》,收入《[[济慈诗选]]》([[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拉弥亚 (希腊神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