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45.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拓跋绍 的原始碼
←
拓跋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281273817.jpg|缩略图|右|[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86/281273817.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8/3bob508606.html 来自名人简历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拓跋绍'''(394~409年),字受洛拔 <ref>《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清河王绍字受洛拔,天兴六年封。</ref>,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母为贺夫人。 <p style="text-indent:2em;">天兴六年(403年),拜征南大将军,封清河王。凶狠俭悖,不遵教训。 <p style="text-indent:2em;">天赐六年(409年),为了营救犯错的母亲贺夫人,趁夜潜入宫中,弑杀道武帝拓跋珪,终为明元帝[[拓跋嗣]]所诛,年仅十六岁。 ==基本信息 == {| |- | '''中文名称''' || 拓跋绍 || '''出生时间''' || 394年 |- | '''别 称''' || 受洛拔 || '''去世时间''' || 409年 |- | '''官 职''' || 征南大将军 || '''出生地''' || 平城 |- | '''所处时代''' || 北魏 || '''爵 位''' || 清河王 |- | '''民族族群''' || 鲜卑 || '''册封日期''' || 天兴六年十月廿五日 |} == 人物话题 == * [https://www.sohu.com/a/144957056_603048 十六岁恶少,凶残杀父泄愤,在大街上被割死吃掉] * [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7/347267.html 拓跋绍为什么要杀掉拓跋珪?原因是什么] * [https://www.baidu.com/link?url=11U7vyXJIhms8q9MlVCKf0UTOBbDOzRA5OtzntWbYb4LCwbxkiCHtkMuv0nhGwjD&wd=&eqid=cc21eab900000985000000025f155fcd 拓跋绍杀死拓跋珪: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拓跋绍的生母贺夫人,是道武帝拓跋珪的母亲献明皇后贺氏的妹妹,也就是道武帝的姨母,长得非常美丽。道武帝前往贺兰部时,见到贺夫人后很喜欢她,便对母亲献明皇后说了,请求纳她为妾。献明皇后认为太美的东西,一定有不好的地方。况且贺夫人已有丈夫,不可强夺。道武帝秘密派人把贺夫人的丈夫杀死,而后把她迎娶进宫,于登国九年(394年)生下拓跋绍。<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初,珪如贺兰部,见献明贺太后之妹美,言于贺太后,请纳之。贺太后曰:“不可。是过美,必有不善。且已有夫,不可夺也。”珪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清河王绍。</ref> === 成年封王 === <p style="text-indent:2em;">天兴六年(403年)十月二十五日,道武帝封拓跋绍为清河王,加任征南大将军。拓跋绍为人凶恶残忍、阴险叛逆,不遵守教导。喜欢在大街小巷里游逛,往往抢劫行人,砍杀射击猪狗,作为游戏取乐。拓跋绍看到有位孕妇,便将剖开她的肚子观看胎儿,道武帝非常气愤,把他倒悬在井中来惩罚他,眼看快死时才将他拉上来。拓跋绍的兄长齐王[[拓跋嗣]]多次以仁义的道理来教训他,因此二人关系不融洽 ,拓跋嗣总担心他会制造叛乱。 <ref>《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清河王绍,天兴六年封。凶佷俭悖,不遵教训。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斫射犬豕,以为戏乐。太祖尝怒之,倒悬井中,垂死乃出。太宗常以义方责之,遂与不协,恒惧其为变。 </ref> === 杀父弑君 === <p style="text-indent:2em;">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十三日,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因有过失,道武帝将她囚禁在宫中,将要下令杀她,由于天色已黑,没有处决。贺夫人秘密派人告诉拓跋绍让他来救自己,当晚拓跋绍与帐下武士以及宦官等数人联络谋划,跳墙进入宫中,来到天安殿。左右侍奉道武帝的侍卫高喊贼寇来了,道武帝惊醒起身,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于是被拓跋绍杀害。<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戊辰,珪谴责贺夫人,囚,将杀之。会日暮,未决。夫人密使告绍曰:“汝何以救我?”左右以珪残忍,人人危惧。绍年十六,夜,与帐下及宦者宫人数人通谋,逾垣入宫,至天安殿。左右呼曰:“贼至!”珪惊起,求弓刀不获,遂弑之。</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十月十四日,宫门到中午也没有打开。拓跋绍谎称奉诏书,把文武百官集合在端门之前,面向北方而立。拓跋绍从门缝中对百官们说:“我有父亲(一作叔父),也有哥哥,你们打算听从谁的?”王公以下大臣都大惊失色,一时间全愣住了,没有一个回答的。很长时间后,南平公长孙嵩表示愿意拥护拓跋绍。群臣知道道武帝已死,但是不知真正死因,所以没人胆敢出声,只有阴平郡公拓跋烈放声大哭,转身离去。于是,从朝廷到民间,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各有打算。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点起警报的烽火,反抗拓跋绍,贺兰部的人都纷纷赶来,其他那些部落也都各自把部队集合在一起。拓跋绍听说人心不定,便拿出大量的绸缎布匹,分别赏赐给王公以下的官员,希望以此收买人心,多者几百匹,少者十匹 ,只有[[崔宏]]不接受。 <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己巳,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集百官于端门前,北面立。绍从门扉间谓百官曰:“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众愕然失色,莫有对者。良久,南平公长孙嵩曰:“从王。”众乃知宫车晏驾,而不测其故,莫敢出声,唯阴平公烈大哭而去。烈,仪之弟也。于是朝野汹汹,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赴之,其馀诸部亦各屯聚。绍闻人情不安,大出布帛赐王已下,崔宏独不受。</ref> === 事败身亡 === <p style="text-indent:2em;">此事发生之前,齐王拓跋嗣因其生母刘贵人在他被立太子之前,即按北魏后宫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因而遭道武帝怒斥出宫。当拓跋嗣听说都城发生事变后,便从外地赶回,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宿在王洛儿家。王洛儿的邻居李道暗中给拓跋嗣供应食物。百姓有很多人都知道此事,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说之后,逮捕李道并杀了他。拓跋绍收买人到处打听拓跋嗣的下落,打算杀了他。猎郎叔孙俊与皇家宗族比较疏远的一个亲属拓跋磨浑,告知拓跋嗣藏身的地方。拓跋绍便派手下的两个亲信一起前往。叔孙俊与拓跋磨浑出城以后,抓住那两个家伙,前去拜见齐王拓跋嗣,并把二人杀了。王洛儿支持拓跋嗣,多次往来平城,与各位重要的大臣取得联系,夜里又派人告知北新侯安同等人,文武官员们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他,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拓跋嗣来到城西,皇宫卫士抓住了拓跋绍,押送给他。拓跋嗣下令杀死拓跋绍母子,并诛杀拓跋绍手下武士以及作内应的宦官、宫女等十几人。其中,最先刺杀道武帝的人,大臣们在城南的,活生生地切割骨肉分吃。拓跋绍死时,年仅十六岁。<ref>《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齐王嗣闻变,乃自外还,昼伏匿山中,夜宿王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奉给嗣,民间颇知之,喜而相告;绍闻之,收道,斩之。绍募人求访嗣,欲杀之。猎郎叔孙俊与宗室疏属拓跋磨浑自云知嗣所在,绍使帐下二人与之偕往;俊、靡浑得出,即执帐下诣嗣,斩之。俊,建之子也。王洛儿为嗣往来平城,通问大臣,夜,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众闻之,翕然响应,争出奉迎。嗣至城西,卫士执绍送之。嗣杀绍及其母贺氏,并诛绍帐下及宦官宫人为内应者十馀人。其先犯乘舆者,群臣脔食之。</ref> == 人物评价 == * 《[[魏书]]》:“凶狠俭悖,不遵教训。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斫射犬豕,以为戏乐。”;“枭獍为物,天实生之,知母忘父,盖亦禽兽,元绍其人,此之不若乎!”李延寿《北史》:“枭獍为物,天实生之。观夫元绍所怀,盖亦特钟沴气。” == 史书记载 == * 《魏书·卷二·帝纪第二》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2093/5fa621r-NBoe2NxXjrd7BDjOM2z9ROfISsn7hZ2SOXwZQT0OklE_XOZueYWML4ULM9c--ggGgEaDE5n8a-zPyLdADeH3b3B4d0meDZM 《魏书·卷二·帝纪第二》.国学导航.2014-04-20] </ref> * 《魏书·卷三·帝纪第三》 <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ws/002.htm 《魏书·卷三·帝纪第三》.国学导航.2014-04-20] </ref> * 《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2093/c70a6crPF_MJzpXDs7X9T8kcGFqVn6w13k3ScZ5e1tuQkYTyb6ubKVvxl7V4b4ChPWjY2Fj8aM2DcvA8AkYysQbrNR-sfbUskKk3mqA 《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国学导航.2013-03-10]</ref> * 《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2093/9c27RyuUXgUnBYARPzGgYwJ63lMws_gDqQxPubquhCFtT9QuSLw6BxkX2qz2zBNB6oWr1C8ya_Ym72WbWuKBmjIKMO7TvLd8TEe4oHw 《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国学导航.2014-04-18] </ref>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32093/c2ff1Pry7vfOqqinAzAGhWuNngryqI_WVeUK-V70ACT8qY4nxwGzT1spxSB1_A6kcBG3FCapVbI5gT23XgqYgUTmkHlOlFXUDcoMDLXJ4g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国学导航.2014-04-20]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三国两晋南北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拓跋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