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1.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推己及人 的原始碼
←
推己及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eafeabeb/c2568be3b6bf0bc4_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6%8E%A8%E5%B7%B1%E5%8F%8A%E4%BA%BA&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推己及人'''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ref>[https://www.sohu.com/a/608048275_121124707 中国汉字魅力无穷],搜狐,2022-11-20</ref>。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ref>[https://www.sohu.com/a/360288638_693023 诗酒趁年华 | 品中国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f>,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以自己的心思推测别人的心思。亦即儒家所说的“恕道”,是实现仁民爱物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它首先承认[[人类]]在精神上的根本一致,进而以此为原点,弘扬宽和、仁爱精神,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自身的所思所欲去理解别人: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所希望的,也要帮助别人实现。 引例1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巧言》)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得到) 引例2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努力按照将心比心的恕道去做,没有比这更接近仁的了。) 引例3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 (忠和恕离大道不远,如果施加在自己身上而自己不愿意接受,那么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推己及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