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50.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提水灌溉 的原始碼
←
提水灌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提水灌溉'''是利用[[人力]]﹑[[畜力]]﹑[[机电动力]]或[[水力]]﹑[[风力]]等拖动提水机具(如水泵﹑水车等)提水浇灌作物的灌溉方式。又称抽水灌溉﹑扬水灌溉。除需修建泵站外﹐一般不需修建大型挡水或引水建筑物﹔受水源﹑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影响较小﹐一次性投资少﹑工期短﹑受益快﹐并能因地制宜地及时满足灌溉的要求。但在运行期间需要消耗能量和经常性地进行维护﹑修理﹐其管理费用比自流灌溉较高。 [[File:提水灌溉1.jpg|缩略图|提水灌溉[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97007792,272078626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497007792,2720786266&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中文名''':[[提水灌溉]] '''外文名''':[[Water lifting irrigation]] '''拼 音''':[[tishui guangai]] '''出现年代''':[[春秋时期之前]] ==历史概况== 春秋以前[[中国]]已有“抱瓮而出灌”的原始提灌方式。[[春秋]]时期使用[[提水吊杆]]──桔槔﹐后发展成[[辘轳]]。[[东汉末年]]制造出翻车(即龙骨水车)。到元﹑[[明时期]]开始把人力驱动的翻车改为水力或畜力驱动进行提灌。在[[欧洲]]﹐1689年﹐[[法国]]D.帕潘设计成第一台离心式水泵﹐1754年俄国人导出涡轮机的基本方程式。19世纪末叶﹐由于[[电动机]]的发明﹐[[离心泵]]得到广泛应用。1906年[[俄国]]学者创立[[机翼升力理论]]和[[叶栅理论]]﹐成为轴流泵的理论基础﹐从而研制成[[轴流泵]]和[[溷流泵]]﹐为发展机械提水灌溉提供了条件。 中国于20世纪初﹐始用[[小型煤油机]]拖动[[龙骨水车]]进行灌溉(江苏省)﹐20年代采用[[柴油机]]和[[电力]]为动力﹐并使用了离心泵。60年代以来﹐由于喷灌技术的发展﹐[[地下水源]]的开发﹐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提水灌溉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截至1986年机电排灌动力达5979万千瓦﹐提灌面积3.95亿亩﹐提排面积0.61亿亩。提灌面积约占总灌溉面积的55%。中国第一座大型泵站江都排灌站抽水流量达470立方米/秒。扬程最高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第一期工程)分10级提水﹐累计总扬程达450米。 [[File:提水灌溉2.jpg|缩略图|提水灌溉[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413637916,179380088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413637916,1793800880&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泵站提灌== 利用水力机械设备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或输送到远处的工程设施。一般由水泵﹑动力设备﹑输水管道﹑[[进水闸]]﹑[[引水渠]]﹑[[前池]]﹑[[进水池]]﹑[[出水池]]﹑泵房和泄水渠等组成泵站。高扬程泵站还设有水锤消除器等防护设施﹔从多泥沙水源中提水的泵站要设沉沙池。灌溉泵站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大类。前者适用于水位变幅较小的场合﹔后者适用于水源水位变幅较大﹑且水泵机组较小的场合。活动泵站一般将水泵机组安装在[[船上]]或有滑轨的用钢丝缆牵引而升降的泵车上。此外﹐还有利用自然能源进行提灌的泵站﹐如利用山溪水力的[[水轮泵站]]和[[水锤泵站]]﹑利用[[风力提水]]的泵站﹑利用[[太阳能]]或潮汐能提水的泵站等。 为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泵站在灌区的布置形式有4种提灌﹕一站提水﹑一区灌溉﹐适用于灌区面积及地形高差变化较小的场合。一站提水﹑分级灌溉﹐适用于灌区地形高差变化大﹑水源靠近灌区最高控制高程的场合。一级提水﹑分区灌溉﹐适用于灌区面积大﹑地形平坦﹑多水源或水源流经灌区范围较广阔的场合。多级提水﹑分级灌溉﹐适用于灌区地形高差变化大﹐而水源远离灌区控制高程的场合。 [[File:提水灌溉3.jpg|缩略图|提水灌溉[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445484756,3264262943&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2445484756,3264262943&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提水灌区== 根据自然条件﹑地形特点和水源条件等﹐中国的提水灌区可分为4类﹕北方平原[[井灌区]](见井灌)﹐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南方河网提水灌区﹐一般地势低平﹑水源充沛﹑扬程较低。西北黄土高原高扬程或多级提水灌区﹐以大型机泵为主。跨流域提水工程灌区﹐以水利枢纽﹑大型机泵为主﹐如南水北调工程。<ref>[黄汉江. 建筑经济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08]</ref> 问题研究 在发展提[[水灌溉工程]]时﹐中国规定[[大型泵站]]﹑[[大泵站]]和高扬程泵站效率不低于65%﹐中﹑小型泵站不低于54.4%﹐同时应使8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较高水平。为此应注意根据灌区地形﹑水源特征﹑灌水要求和能源条件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工程设计标准﹐对水泵和泵站设备正确选型﹐合理配套﹔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以达到节水﹑节能和提高灌溉效益的目的。 ==视频 == ==提水灌溉泵站== {{#iDisplay:w0300z54hsa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30 農業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提水灌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