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14.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数来宝 的原始碼
←
数来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数来宝.jpg|缩略图| [https://pimage.cqcb.com/d/file/county/nananquxinwen/2020-02-26/64825924d8a6a72e32ec56db3f496535.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qcb.com/county/nananqu/nananquxinwen/2020-02-26/2210090_pc.html 重庆晨报]]] '''数来宝''',一种[[中国]]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2014年11月11日,数来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f>[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2/03/content_9286.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ref> 2019年11月12日,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ref>[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911/t20191129_849224.html?keywords=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ref> == 历史源流 == 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最初是艺人用以走街串巷、在店铺门前演唱索钱。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由于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数”得仿佛“来”(增添)了“宝”,因而得名。据说早在明朝初就有了数来宝的师承关系和13门户,清末民初的著名艺人有海凤、曹德奎、刘麻子、霍麻子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有高凤山、王凤山等。[[北京]]一带有索、李、朱3家;江北有丁、郭、范、高、齐五家;江南有桃、李、杏、花、春五家。数来宝进入小戏棚演唱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曹德奎、刘麻子、霍麻子等。 == 表演方式 == 数来宝的表演为韵诵式的数唱。传统唱词大都是即兴编唱,依一定的程式,凭借着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即兴创作的才能,讲今说古,类编排比、夹叙夹议。唱词的句式为上六下七的上下句式,上句六个字可为三、三句式;下句七个字为二、二、三句式。采用“大花辙”的押韵方法,上下句尾字要求同辙同韵(同一个声调),数唱中可穿插简短说白。 数来宝艺人凭借广泛的生活知识,见景生情,即兴编唱,有的还能讲今比古,引经据典,夹叙夹议,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套子词。后来吸收了对口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对口数来宝,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出现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新唱段。诙谐、风趣是数来宝的艺术特色之一。数来宝的基本句式为上六下七,上句六字为三三,下句七字为四三、二五、二二三。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如过口白、夹白等。 == 伴奏乐器 == 数来宝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如高粱竿儿、钱板儿、撒拉机、牛胯骨、三块板儿、三个碗儿、开锄板儿(又名和平板儿)等。现普遍使用七块板儿,大竹板儿两块叫大板儿,小竹板儿五块叫作节子板儿。大竹板儿有多种打法,有演唱之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还可以打出种种花点儿制造气氛,有时摹拟某些音响,有助于表达唱词内容。 数来宝的伴奏乐器几经演化,曾使用过钱板儿、撒拉机、牛掀板骨、三块板儿等。后来普遍使用七块板即两扇大竹板(称为大舀)和五扇小竹板(称为节子),表演时用以击节伴唱,制造气口,衔接唱词,烘托气氛。也可在演唱之前敲击出复杂的节奏、多变的音响作纯技艺性表演。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17/00/440216_485479144.shtml 传统文化数来宝 ] 个人图书馆</ref> == 代表作品 == === 传统曲目 === 数来宝的传统曲目有《生意行》、《同仁堂》《棺材铺》《十字坡》《杨志卖刀》《诸葛亮押宝》《董家庙》等,还有反映军阀混战的《直奉战》、《打南口》等故事性较强的时事新闻唱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胶东解放区流传过数来宝艺人栾少山编写的《大臭虫》《算算帐》等作品。 === 现代曲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数来宝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舞台。北京市曲艺团数来宝演员[[高凤山]]、[[王学义]]等,挖掘、整理、上演了一批优秀传统曲目,并创作了《黑姑娘》、《综合利用开红花》等一些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现代曲目,受到观众欢迎。同时,数来宝在部队文艺活动中普遍流行,出现了《战士之家》、《从军记》、《学雷锋》、《巧遇好八连》、《壮志凌云》、《硬骨头六连战旗红》 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数来宝在北京各部队曲艺团队中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山东快书演员刘学智、刘洪滨等一批曲艺演员锐意革新、勇于实践,采用多道辙、大跳跃的创作手法,积极反映人民军队及地方火热的现实生活,编演了许多优秀作品,如《战士之家》《从军记》《青海好》《人民首都万年青》《军营新歌》《我的弟弟》等。 === 传承意义 === 数来宝本来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他们用两个牛胯骨(内行叫“合扇”),上面拴有十三个小铃铛(俗称十三太保),头上有两个红缨,敲打着念自己编的词向商号要钱。他们站在门口左右都有规矩,分为“梭”家门和“李”家门,还有一种叫“梭李不靠”的。他们要钱非达到目的不走,如果商号态度不好或出口恶言,他们便编词骂街,一定要给钱才走,是一种耍无赖的要钱方式。但他们都很聪明,能见到什么就编什么词,虽然商家讨厌他们,但得到多数旁听人们的赞赏。商家给钱他们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节子”板(即七块竹板)的,要钱的方法和唱的词句也相同。戴少甫演出即用“节子”板伴奏。戴少甫吸收了这种民间艺术,经过他加工整理,改编成适合相声的形式,充实了内容,增添了许多“包袱”,也淘汰了许多粗俗不健康的词句,使《数来宝》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在演出时先和副手于俊波扮成一男一女,入活后戴扮数来宝要饭的,于俊波作商号掌柜的。 这样,在矛盾互相冲突和发展中达到了艺术的高潮。数来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亟待保护与发扬。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17/00/440216_485479144.shtml 传统文化数来宝 ] 个人图书馆</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 不愧是德云社的总教习,高峰这段打板学唱数来宝,连老郭都自叹不如 {{#iDisplay: k0530zxw78k|640|360|qq}} <ref>[https://v.qq.com/x/page/k0530zxw78k.html 不愧是德云社的总教习,高峰这段打板学唱数来宝,连老郭都自叹不如 ]腾讯视频</ref>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数来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