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8.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文天祥祠 的原始碼
←
文天祥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文天祥祠.jpeg|有框|右|<big></big>[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1220/d0f6f9dfe3c54f77bba804bc1f0bfa28.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510321293_121124390?scm=1019.e000a.v1.0&spm=smpc.csrpage.news-list.2.1641531945868gLcnBUP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2016年6月6日是文天祥诞辰780周年纪念日。祠堂坐南,由大门、过厅、堂屋等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堂屋内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贵文物。后院尚存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期间亲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树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祠堂概况== 北京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 ,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2016年6月6日是文天祥诞辰780周年纪念日<ref>[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6-06/07/nw.D110000gmrb_20160607_7-09.htm 江西纪念文天祥诞辰780周年],光明网,2016-06-07</ref>。 [[祠堂]]坐南,由大门、过厅、堂屋等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堂屋内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贵文物。 如明《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石碑及《宋丞相信国文公像》碑等。“生平事 迹展览”简要介绍了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室内屏风正面为[[毛泽东]]手书“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面为文天祥所着的《正气歌》全文。 后院尚存一株[[枣树]],相传为文天祥被囚禁期间亲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树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伫立堂前,凭吊英灵,我们更能深刻地体味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和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祠"庙"小(仅600平方米)"神"大,20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余万人次。人们在这里吟颂《[[正气歌]]》和《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修缮后的文天祥祠依照1930年的[[历史]]照片资料,复原了后殿文天祥泥塑像、神龛、供桌及部分匾额、[[楹联]];前殿更新了展板、展柜,通过图表、照片、绘画、实物等,展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千古传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文天祥本人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文天祥历来是坚贞不屈、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的典范,受到人民的爱戴,不少地方都建祠纪念。 在文天祥的家乡,有文氏祖族[[祠堂]],堂内藏有文天祥画像和历代石刻多块,是研究文天祥生平的珍贵历史文物。 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听说元军东下以后,在[[赣州]]组织了义军开进临安(今浙江杭州)守御,第二年出任右丞相,奉命到元军营中谈判,被元军无理扣留。 后来他设法逃出元营,到[[浙江]]温州北瓯江江心的一个孤岛上居住了一个多月。 他在这儿召集温、台、处三地的志士仁人共商复国大计。这里的人们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建造文信国公祠。现存祠庙为[[清代]]建筑,肃穆清雅。 大殿里塑有文天祥像,神态自若,从容不迫。大殿四周有8幅[[壁画]]<ref>[https://www.sohu.com/a/320544734_100132429 中国最出名的古代壁画 古代壁画代表作品有哪些] ,搜狐,2019-07-04 </ref>,反映着文天祥的一生活动。 此外,还有《正气歌》刻石和历代文人学士咏赞文天祥的诗文碑刻多方,都是较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文天祥的纪念性建筑中,要数北京的文天祥祠最为着名了。文天祥从浙江到福建、广东与张世杰、陆秀夫等继续抗元,于端宗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军俘获,掳至大都(今[[北京]]),关在兵马司土牢中。 在被囚的四年中,他与元朝统治者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正气歌》就是这段时间内写成的。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文天祥在柴市(今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英勇就义。[[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按察副史刘崧主持在柴市顺天府学右侧建造了文丞相祠。 当时把柴市一带也改为教忠坊,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教忠坊"石刻就嵌刻在祠堂正殿的西壁上。 朝廷把祭祀文天祥列入祀典,每年春秋两次,由顺天府官员主持[[祭祀]]仪式,同时重修了祠庙。到万历年间,祠堂由府学右侧迁到了左侧,规格进一步提高。此后,嘉庆、道光和民国年间都不断对祠堂加以修缮,保存至今日。 文丞相祠坐北朝南,自南向北由大门、过厅、享堂(正殿)三部分组成,现有[[面积]]600多平方米。穿过牌楼式大门就是过厅,正中为文丞相半身像。 在建祠的时候,文天祥塑像着儒服,后来才改为宋丞相的官服:头戴高冠,手执笏板,面容安详,双目炯炯有神,直视南方,三绺黑须飘洒胸前,一派儒雅风范。 塑像反映出的是正统思想,似有千篇一律之嫌,不足以表现出文丞相的[[精神]]力量,不知建祠当初的儒服是什么样子,从中可以看到文天祥壮烈的一生。 雅室虽小,但却洋溢着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 过厅的后面一座灰筒瓦悬山顶的建筑便是享堂了,这里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里面保存了历代石刻等珍贵文物,最着名的莫过于东壁上嵌刻的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所写的《云麾将军李秀碑》断碑二础石,[[艺术价值]]很高。北墙前有明代的《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及《宋丞相信国公像碑》,都是研究文天祥的宝贵实物资料。 树,是祠庙中不可缺少的。文丞相祠内种的并不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原有三棵树龄达百年的古槐。祠内现存有枣树一棵,位于享堂前东侧,相传是文天祥被囚于兵马司时亲手栽种的。这棵枣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枝干虬曲,但却都自然倾斜向南,与地面成约45度角,似乎也在学着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视频== ===<center> 文天祥祠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忠贞润廉心之探访文天祥祠</center> <center>{{#iDisplay:k0855g6dnct|560|390|qq}}</center> <center>文天祥祠就建在原来囚禁他的地方</center> <center>{{#iDisplay:e0722did8x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返回「
文天祥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