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5.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斯蒂凡·馬拉美 的原始碼
←
斯蒂凡·馬拉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斯蒂凡·馬拉美</big> ''' |- | [[File:斯蒂凡·馬拉美.jpg|缩略图|居中|'''斯蒂凡·馬拉美'''[原圖連結] [https://zhtw.atomiyme.com/%E6%B3%95%E5%9C%8B%E8%A9%A9%E4%BA%BA%E9%A6%AC%E6%8B%89%E7%BE%8E%EF%BC%9A%E5%82%B3%E8%A8%98%EF%BC%8C%E5%89%B5%E6%84%8F%EF%BC%8C%E7%85%A7%E7%89%87/ 圖片來源] ]] |- | align= light| 中文學名:斯蒂凡·馬拉美</br> 法名:Stéphane Mallarmé</br> 出生:1842年3月18日</br> 逝世:1898年9月9日</br> 國籍:法國</br>Aves 出生地:巴黎 </br> 職業: 詩人</br> |} '''斯蒂凡·馬拉美''' 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和散文家。被譽為「象徵主義之象徵」,是象徵主義發展歷程中的關鍵人物。 1847年,斯蒂凡5歲時,他的母和親父親、姐姐相繼離去世,然後他被帶到外祖母家。 1860年,大學畢業。 1862年,[[斯蒂凡]]開始發表詩歌,同年去[[英國]]進修英語。 1863年,回到[[法國]],成為圖爾農公立中學英語教師。 1864年,斯蒂凡認識了[[Kautllom門德斯]],[[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MV 阿丹里爾]]。 據了解,他的極大興趣,詩歌Parnassian學校創始人 Theophile的戈蒂埃。 1865年,發表了“午後牧神”的詩作。 這首詩是一個感性和精緻的榴輝岩。 生活的喜悅異教徒遍及整個工作。 1866年,詩歌開始受到詩壇的關注。 ==將象徵主義理論系統化== 他是第一個將象徵主義理論系統化的詩人。<ref>[https://zhtw.atomiyme.com/%E6%B3%95%E5%9C%8B%E8%A9%A9%E4%BA%BA%E9%A6%AC%E6%8B%89%E7%BE%8E%EF%BC%9A%E5%82%B3%E8%A8%98%EF%BC%8C%E5%89%B5%E6%84%8F%EF%BC%8C%E7%85%A7%E7%89%87/ zhtw.atomiyme - 法國詩人馬拉美:傳記,創意,照片]</ref> 馬拉美提出「純詩」理論,認為詩是從無到有、超越經驗的獨立存在;詩是一種魔術,運用咒語來創造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絕對理念世界。 在創作方法上,馬拉美十分強調暗示性的重要。他曾說:「叫出一個事物的名字就會破壞詩的大半樂趣……理想的方法是暗示事物。」 斯蒂凡的理論具有神秘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他在理論上建樹頗高,被同代象徵主義詩人譽為領袖,而他本人的詩作卻並不多。 ==「星期二沙龍」== 1885年以後,馬拉美在巴黎的寓所舉行一周一次的「星期二沙龍」,一些著名的詩人、音樂家、畫家都是這裡的常客,如[[魏爾倫]]、[[蘭波]]、[[德彪西]]、[[羅丹]]夫婦等等。逐漸成為象徵主義文學的中心。 因為沙龍在星期二舉行,被稱為“馬拉美的星期二”。 其時歐洲許多年輕詩人慕名拜訪,象徵主義文學正式超越了法國一國的範圍,成為一場國際性文學運動。 ==晦澀、難解的詩風== 斯蒂凡的詩歌幽晦而神秘,將世態的坎坷、變故變成了語言的柔韌飄逸的舞姿,將心靈的甘苦演變成天籟般的音韻意趣。 斯蒂凡的詩歌追求語言美、句法多變化和音樂性,確立了自由詩的形式;詩歌有多種象徵含義,導致晦澀難懂;後期詩作尤其如此,需要讀者去發現含義,詩歌具有深奧的哲理。 他經常使用稀罕、不常見的字詞、韻腳來創作。例如在一首名為《x韻腳的十四行詩》(或譯:《她純潔的指甲……》)中,馬拉美將全詩的兩韻,分配到四種字尾的字詞上,分別是YX,ORE,IX , OR,其中YX、IX在法文中算是罕見的,罕見到馬拉美甚至得使用一些古代希臘語衍生的字彙,例如冥河(Styx)、火鳥(Phénix),來進行押韻。但更讓人震懾的地方是,除了使用很不常見的字詞外,馬拉美為了押韻,讓詩唸起來美妙,甚至創造了一個新的、無意義的詞彙——Ptyx(後來被譯為:咳)。這造成一種效果,雖然這首詩歌充滿意義的斷裂,卻唸起來十分奇特。而IX和YX的發音讓人容易產生古怪的氛圍,因此有人會說這整首詩就像在唸一種古怪的咒語一樣。 斯蒂凡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通過近乎苦行的實踐來達到他的極樂境界,他推卻了他所從事藝術的一切便捷及功利。 在他的思想面前為自己找到了理據:他敢於將自己整個人放到最高級和最大膽的思想上作賭注。從夢想到語言的過程占據了這個極其簡單的人生,使它充滿了一個罕見的敏銳頭腦的所有那些組合。 ==詩人之王== 1896年,斯蒂凡被選為“詩人之王”,成為法國詩壇現代主義和象徵主義詩歌的領袖人物。 ==晚年的詩作== 1897年,出版《骰子一擲,不會改變偶然》晦澀難懂,是馬拉美最令人困惑的一首詩。<ref>[https://vocus.cc/article/5f052be5fd8978000148458c 文學的實驗室 - 馬拉美詩學: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為了書寫| 方格子]</ref> 這首詩的文字排列非常奇持,沒有標點符號。它有時呈樓梯式,有時一行只有一個字,有時一頁只有一個字或幾個字。<ref>[https://ernestip.com/2019/01/12/%E8%88%87%E9%A6%AC%E6%8B%89%E7%BE%8E%E6%93%B2%E9%AA%B0%EF%BC%9A%E5%BE%B7%E5%B8%8C%E9%81%94%EF%BC%8F%E6%A2%85%E4%BA%9E%E8%98%87/comment-page-1/ 與馬拉美擲骰:德希達/梅亞蘇– A Loner's Discourse]</ref> 馬拉美企圖描畫出思維同混亂的宇宙接觸的歷程,他力圖洞穿宇宙的奧秘和法則。 這個歷程也是詩人將字句寫到紙上,尋求能夠表現現實的語言結合的過程。這首詩無論在語言、詩句,還是在韻律方面,都大大革新了詩歌創作,直接邁向了20世紀的詩歌。 ==作品 -《蒼天》== 安詳地嘲諷蒼天永恆 病態美似群花,藉 痛苦的荒瘠大漠,壓抑 詛咒自己天賦的詩人………… 而你,親切的煩惱,走出 忘川的池塘,聚集路上的 泥沙和蒼白蘆葦,用你永不疲倦的手 堵住群鳥惡意構築的藍色大洞。 還有,讓憂愁的煙囪不停地 冒煙,也讓流動牢房在 黑色痕跡的恐怖裡弄熄 地平線上發黃的待斃太陽 ——天空已死。——我奔向你!給予物質, 忘掉殘酷的理想與罪孽, 如同殉道者將分享到 人類飼養幸運牲畜休憩的墊草…… (在此詩中,我們看到詩人大量將情感擬人化,使詩在閱讀裡,湧現眾多的意象。然而,儘管意象、畫面感很多,情感很澎湃。但詩人究竟為何詛咒自己的天賦?為何會有煩惱?為何心中會有像煙囪一樣不停排放連綿憂愁的感受?是詩中一直都沒透露的。) ==代表作== 1876年,創作的《牧神的午後》,是馬拉美最著名的作品。<ref>[https://blog.xuite.net/vistara/wretch/104148761 馬拉美:牧神的午後@ Adagio956 :: 隨意窩Xuite日誌]</ref> 這首詩後來經音樂家[[德彪西]]為之譜曲而廣為傳播。詩歌根據[[希臘]]神話中牧神追求水中仙女的故事寫成。 ==著作== 《詩與散文》、詩集《徜徉集》等。 1887年,出版的《詩集-天鵝》,以及歷時二十餘年而未完成的《海洛狄亞德》。 ==參考資料== [[Category:法國人]] [[Category:詩人]]
返回「
斯蒂凡·馬拉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