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47.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斯陀含果 的原始碼
←
斯陀含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斯陀含果</big> ''' |- | [[File:97c9d380479bdd8a.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gQmLkElbkTkKIJlrELjbkRmLkElbYTkKIMkrELjb8TkKIKmrELjbkImTbxFE4ElKJ6wu981qR7zOM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TKVeRFUTiLEAElKJPxuRPxuQG0OV%2FzPsGwOVF_1427712894&query=%E6%96%AF%E9%99%80%E5%90%AB原图链接][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97c9d380479bdd8a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斯陀含'''== '''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后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 =='''含义'''== 斯陀含为梵语,对应的巴利语是Sakadagami,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后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永远摆脱六道轮回)。 =='''特征'''==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断“贪、嗔、痴薄”的特点。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证得果位的过程中,对世俗间之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北传佛教'''== 在北传大乘佛教体系里,二果属於小乘修行(罗汉道)的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罗汉,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罗汉),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罗汉),基本意义与南传佛教相同 <ref>[https://baike.sogou.com/v10879869.htm?fromTitle=%E6%96%AF%E9%99%80%E5%90%AB 斯陀含],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9-9-1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21 經及其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斯陀含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