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96.2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化斷層 的原始碼
←
新化斷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新化斷層''' </p> |- |<center><img src="https://faultnew.moeacgs.gov.tw//ckfinder/connector?command=Proxy&lang=zh&langCode=zh&type=Images¤tFolder=%2F&hash=ea8d60299e82343398f8ef2451c2b22b3c8cc8c6&fileName=%E6%96%B0%E5%8C%96%E6%96%B7%E5%B1%A4%E6%A2%9D%E5%B8%B6%E5%9C%B0%E8%B3%AA%E5%9C%9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faultnew.moeacgs.gov.tw/About/FaultMore/1dd6cbac6e614bffa6d81cedf2cb7cc9 圖片來自moeacgs] </small> |} '''新化斷層'''('''Hsinhua Fault'''),為[[右移斷層]],呈東北東走向,由[[台南市]][[新化區]]那拔里向西延伸至北勢里,長度約6公里。1946年12月5日芮氏規模6.3的地震,為新化斷層的再活動所造成<ref>{{cite web|url=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Home/pageMap?LFun=1|title=台灣活動斷層|author=經濟部|date=2016-02-09|access-date=2016-02-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625151911/http://fault.moeacgs.gov.tw/MgFault/Home/pageMap?LFun=1|archive-date=2017-06-25|dead-url=yes}}</ref>。 ==總結與評估== 新化斷層沿線的線形與1946年大地震後調查的斷層位置相吻合;沿線地形特徵也指示過去即活動過多次;由鑽井岩芯中觀察到的剪切葉理與岩芯對比,研判斷層的傾角相當陡;由畜產試驗所地面裂隙的分析結果,研判新化斷層近期的活動以潛移作用為主。 新化斷層有多次古地震事件,除最近的1946年地震之外,前一次約發生於1,200年前至1,900年前之間,而在1,900年前至10,000年前之間至少有另1次古地震事件,保守估計在10,000年內至少有3次古地震事件。 由1999~2005年的GPS測量結果,新化斷層兩側的水平速度場增加約20 公厘/年,顯示新化斷層的運動以右移形式為主。由1999~2006年間橫跨新化斷層的速度場變化顯示,主要位移方向平行斷層的走向,顯示斷層在1999~2006年間為右移形式。 新化斷層,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Category: 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化斷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