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171.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港大興宮 的原始碼
←
新港大興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新港大興宮'''<br><img src="http://140.109.160.12:8090/crgis/temples/ChiayiCounty/shingang/1007002-DXG/img-3601.jpg/@@images/e229f6ca-147b-4309-a0f5-5ecb3c066c7f.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iayiCounty/shingang/1007002-DXG 圖片來自sinica]</small> |} '''新港大興宮'''主祀保生大帝,新港居民又稱「保生大帝廟」或「大道公廟」,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12鄰中正路73號,為單殿式傳統廟宇建築。1985年(民國74年),由嘉義縣政府登錄為縣定古蹟。 == 沿革介紹 == 相傳明朝末年,一位吳姓先民從故鄉[[漳州]][[青礁慈濟宮]]迎請保生大帝金身來台,供奉於笨港自宅,也吸引附近居民前往敬拜,香火日漸鼎盛。到了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由[[笨港]]街的仕紳、商賈、醫生、信眾合力鳩資,建成笨港慈濟宮(沿用[[青礁慈濟宮]]之號),此即新港大興宮的前身。<ref>{{Cite book|title=《新港大興宮(保生大帝廟)沿革》|last=新港大興宮管理委員會|first=|publisher=|year=|isbn=|location=|pages=}}</ref> 1799年([[嘉慶]]四年),笨港溪洪水橫溢,沖毀笨港街面。信眾遂於麻園寮([[新港鄉|新港]]舊稱)現址重建新廟,至1804年(嘉慶九年)落成,由[[王得祿]]命名為「大興宮」,並敬獻一張桌案。1840年([[道光]]二十年)及1858年([[咸丰 (年号)|咸豐]]八年)歷經兩次重修,今日廟旁涼亭保存一塊咸豐八年的「大興宮重修喜捐緣金名碑」。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及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雲嘉地區發生兩次大地震,大興宮受損甚巨,由當時的新港區街庄長[[林維朝]]倡議重修。廟內留有1907年(明治四十年)的木匾,刻記當時的奉獻人與修繕緣金。 1954年([[民國紀年|民國]]四十三年)成立大興宮管理委員會,發動重修工程,強化廟體結構、重新彩繪門神等。1999年(民國八十八年)遭遇[[九二一大地震]],至2004年(民國93年)完成重修,並新建涼亭、環保金爐、盥洗室、排水工程等設施。同年四月廿七日(農曆閏二月廿八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 供奉神祇 == 正殿神龕主祀保生大帝。 龍邊神龕供奉福德正神。 虎邊神龕供奉虎爺。 == 古物 == 咸豐六年的保生大帝神轎一頂。 「帝德化生」古匾,咸豐八年立。 「保我赤子」古匾,光緒乙酉年孟春月,代理嘉義縣知縣李時英敬酬。 「恩周道濟」古匾,光緒丁亥年孟夏,暑笨港分縣事江右楊錫霖敬酬。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港大興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