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41.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的原始碼
←
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big> ''' |- | [[File: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类别;历史类 地点;新疆 竣工时间;2006年 |} '''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是中国首家经政府批准注册的省级[[和田玉]]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拥有藏品上万件,是新疆唯一的和田玉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也是业务辐射全[[世界]]的珍品创意设计基地。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成立于2006至今已有7年馆史,这里展示的是[[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能够延续几千年之久而从未中断过的罕见物质文化。 ==序言介绍== 历代精品系列共分为以下14个时间段展示了古人对玉石的爱! ·红山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玉器 ·夏商周三代 ·春秋战国玉器艺术成就 ·汉代玉器 ·汉代吉祥文化 ·唐玉题材 ·宋代玉器仿古风尚 ·辽金神玉 ·秋山与春水 ·明代用玉 ·清代玉器的审美观 ·清代玉器三大成就 现代成果: ·美在工艺 ·美在俏色 ·美在玉质 ·美在造型与纹饰 ·吉祥图案 ·现代玉雕的风格流派 ·昆秀神玉器·观音与佛 ·插屏艺术·金镶玉 ·和阗玉印 ·玉山子 ==发展历史== 玉石之路: 和田玉产自昆仑深处,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矿藏,透闪石成分多余99%,莫氏硬度在6-6.9之间,质地细密,晶莹润泽,极富韧性,可以雕琢任何精细工艺,其成品造型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历代均为皇家[[珍品]]。 和田玉石[[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中国古籍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和"万山之祖";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写出"登昆仑兮食玉英"之千古绝句;《千字文》中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这表现了古人对和田玉出产地的[[确认]]。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以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为[[中心]],东到中原安阳,西达欧洲地中海,逐渐形成了沟通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玉石之路",最终形成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中国玉文化体系,以此规范人们的思想修养和社会实践。和田玉也成为了君子的化身和道德的[[象征]]。<ref>[https://www.sohu.com/a/292859556_658784 2018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回忆录 ] , 搜狐 2019-02-01 </ref> 古代和田开采山玉有漫长的历史。玉在昆仑[[雪山]]之巅,交通险阻,高寒缺氧。正如《太平御览》中所记:"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即使如此,古人冒着生命危险,仍在昆仑山采玉取宝。深山采玉和搬运,是男人生命的拼搏古代在掘洞采玉时,须纳钉悬绳,然后凿之。玉石将坠,系以巨绳,徐徐而下,有些大料,重或千万斤,危险[[艰苦]],可想而知。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大型科技文献《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昆仑山下古代先民在河中捞玉的生动历史场景:由于玉石强烈的反光作用,河中有玉的地方月光就很亮,所以人们采玉多选在秋天夜晚的月明时分,沿着河边寻找[[月光]]最明亮处,这样容易找到玉石。为了找到沉入水下、隐身河底的美玉,古人还专门挑选面容娇美、体态轻盈的年轻女子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地下水采玉,认为女人身上旺盛的阴气可以召唤和吸引最美的玉籽,让纯洁的美玉和女性的[[身体]]在水中相会,而不是让它在河中丢失。 设计与琢磨: 一块坚硬的玉石要琢为精美的[[艺术品]],创意设计与精工雕琢非常重要。首先要对玉石原料进行综合分析,或按质量分析,或按需要分割,或对玉料进行特殊处理。然后要对玉料进行工料构思。构思设计时要考虑玉料形状、质地、颜色,充分发挥玉料潜力。第三步才是玉雕制作的关键工序。这道工序一般按题材分科,做人物的不做花鸟,甚至做侍女的不做佛像。雕琢的过程十分[[复杂]],用金刚钻琢磨出精细如丝的纹饰需要足够的基本功。需要进行实材勾样,这是在玉料上勾画出[[形象]]的具体位置和结构;下一步是切块定位,用砣片将玉料上多余的部分切掉,具体块面中孕育着形象的相应部位;接下来在相应块面上较细致地做出形象的结构;还要进行细致雕刻加工,最后是在首次修饰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整,使形象[[刻画]]更准确细致。最后一道工序是玉件雕琢工序完成后的细磨、罩亮、清洗、过蜡和擦拭等环节。这样,美轮美奂的玉器就基本完成了。 俏色巧雕: 和阗玉具有白、青、绿、黄、黑多种[[颜色]],千万年的风雨浸蚀,各色玉材的表层又会产生多彩的沁色,这些天然颜色正是创作俏色艺术品的条件。中国玉器历来以选料讲究、加工精湛、设计绝妙为世人称道,而俏色玉器因其玉料颜色利用与造型设计二者达到天然浑成,更显[[中国]]玉器之精妙。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y0328b4brqw|480|270|qq}} <center>和田玉博物馆</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