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0.1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 的原始碼
←
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br><img src="https://dcm.s3.hicloud.net.tw/collection/2020-07-10/66141ae0-69ac-4a9d-8729-19427099e193/20200090013000100S.jpg" width="280"></center><small>昭和12年新竹州農業傳習所<br>予葉乾昌之修業證書<br>[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965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圖片來自國家文化記憶庫]</small> |} '''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為[[台灣日治時期]][[特殊]][[農業]][[教育]]的機構,設立於民國22年(西元1933年)[[竹南街]][[崎頂]],其所內有一座[[神社]][[崎頂社]],目前仍存有崎頂社的[[神殿]][[基座]]、[[石燈籠]]和[[參道]];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動物]][[用藥]]品[[檢定]]分所。 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於民國29年(西元1940年)改為'''[[新竹州立農士訓練所]]''',並於民國31年(西元1942年)遷至[[頭分街]][[斗換坪]],現為[[苗栗縣私立大成高級中學]]。 == 農業傳習所介紹 == 為了增進[[農作]][[生產]],並同時強化日本國民[[精神]],培育[[農村]]中堅人物,當時於[[臺北州]]、[[新竹州]]、[[臺南州]]皆有成立類似的農業教育機構。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的設立在1933年4月認可,位於[[竹南郡]]竹南街崎頂230番地,每屆名額約30名學員。其招收資格須具備[[公學校]]、[[小學]]和[[農業補習學校]]畢業,且17至25歲的男性,修業年限為一年。 學生均住宿在農業傳習所內的[[宿舍]],除了[[農業]][[知識]]與[[技能]][[訓練]],每日需參拜神社、實施國民講話、練習國民[[武道]]和國民[[體操]]。民國29年(西元1940年)3月底,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廢止,隔月在同址改設「新竹州立農士訓練所」<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89788 苗縣大成高中砍老樹 鄉親不捨],自由時報,2019/05/20</ref> ,從事未開墾地[[開發]]的訓練,並[[加強]]對南中國和[[海南島]]方面的農業開發。民國31年(西元1942年)3月31日,地點遷至竹南郡[[頭分街]][[斗換坪]]357-10番地。 == 傳習所內的崎頂神社 == 為了培養傳習生對神社崇拜,於民國23年(西元1934年)2月23日[[裕仁皇太子]]殿下御降旦御餐宴祝日選定了農業傳習所內南面的山地作為神社[[預定地]],由所內職員和學生整地除草、開闢道路和植樹,在民國23年(1934年)12月9日舉行了[[地鎮祭]],在同年12月29日舉行[[鎮座祭]]。而崎頂社的[[鳥居]]和[[玉垣]]在民國24(西元1935年)10月24日才[[建立]]。其原神殿基座上現為[[地藏王菩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新竹州立農業傳習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