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86.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旗後砲台 的原始碼
←
旗後砲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旗後砲台'''<br><img src="http://heritage.khcc.gov.tw/FileDownLoad/HeritagePhoto/BigPicture/20121003141719047.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0cf33b4c-91f4-47ca-af9c-547cd2bef4d1 圖片來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small> |}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上,公告為國定古蹟<ref>[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96999.html 臺北公會堂、旗後礮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 升格為國定古蹟]2019-02-23,文化部</ref>。 == 歷史 == *旗後建礮臺之紀錄,最早見於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之《鳳山縣志》:「旗後汛:砲臺一大座、煙墩一個、望高樓一座」。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末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清廷派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於打狗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最高處的「大坪頂砲台」,現已埋入土堆,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雄鎮北門」砲臺,三個礮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興建,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工程師督造。 *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完工。 *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旗後砲臺配置四門英製6.5公噸8吋阿姆斯壯後膛砲。 *清光緒21年(1895年)乙未戰爭,旗後砲台被擊毀。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後,國軍於礮臺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 *民國74年(西元1985),內政部公告「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 *民國80年(西元1991元)高雄市政府進行修復。 *民國84年(西元1995年)1月1日開放參觀。 ==建築構造== 「[[旗後礮臺]]」為臺灣第一批洋式礮臺,為國內唯二最早的洋式礮臺。砲台入口為「八」字形,門額題有「威震天南」;門口磚牆上左右,各有一個用磚砌成的「囍」字,在台灣砲台古蹟中是非常少見。 「旗後礮臺」基座為下大上橢圓;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厚牆內側為兵房,兵房上方有四座大砲。 建材以鐵、水泥、紅磚為主,是一座火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 旗後礮臺所用的紅磚來自廈門,鐵水泥購自歐洲,其他材料如木梁柱及石灰,可能來自福建或打狗當地。 旗後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 原有的砲座區、兵房、彈藥庫、前後操練場等格局保存相當完整,見證清末的戰防思考,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建築風格礮臺建築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旗後砲台在台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礮臺。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旗後砲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