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107.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旱薄地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的原始碼
←
旱薄地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05/3f1e236f001e4f709fcf2c571649f95f.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93043769_45495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旱薄地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浅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滩涂沙地是我国[[花生]]的重要产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或季节性干旱严重制约了我国花生生产。 ==一、技术名称== 旱薄地[[花生]]<ref>[https://www.sohu.com/a/443859086_100016461 花生基础知识介绍【一】],搜狐,2021-01-11</ref>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二、技术概述(1500字以内) ===(一)研发背景=== 浅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滩涂沙地是我国花生的重要产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或季节性干旱严重制约了我国花生生产。干旱、瘠薄致使花生长势较弱,产量低而不稳,荚果产量长期200公斤/亩左右徘徊。能在旱薄地花生产区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对于促进干旱地区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抗旱耐瘠品种筛选、平衡施肥、增施保水剂、起垄覆膜种植等技术,集成了“旱薄地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旱薄地花生丰产种植技术规程》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15年颁布实施。 ===(二)技术要点及参数===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产和[[市场]]需要,选择抗旱耐瘠性强、适应性广的中早熟品种,如豫花9326、远杂9307等。 ====2.种子处理==== 剥壳后[[种子]]分级粒选,剔除虫、芽、烂粒,选用一、二级籽粒作种,播种时分级播种。 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出苗率及抗旱性,花生播种前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药剂及钼酸铵拌种,药剂应[[严格]]按照推荐用量,不得随意加大,钼酸铵用量为1.5g~2g钼酸铵拌种1kg。 ====3.整地施肥==== 春播花生田应冬耕翻晒(滩区沙薄地除外),耕深25cm~30cm;播种前施肥浅耕,耕深15cm~20cm,随耕随耙,做到地平土细。 平衡施肥并增施保水剂,施肥以基肥为主,结合撒施,每亩施用N 9~10kg、P2O5 8~9kg、K2O 8~9kg、B 0.09~0.13kg、CaO 16~20kg。保水剂在[[耕地]]前与基肥一起施用,每亩施用保水剂3kg~5kg。 ====4.播种==== 5cm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5cm~6cm,墒情好宜浅播,墒情差宜深播。 大果型品种每亩播种密度为10000~12000穴;中小果型品种每亩播种密度为12000~14000穴,双粒穴播。宜采用起垄覆膜机械播种,一次完成起垄、施种肥、开沟、播种、覆土、喷[[除草剂]]、覆膜、压土复式作业;不宜机械化播种的小田块可采用人工种植。一垄双行,垄距80cm,垄面宽50cm左右;垄上行距25cm~30cm,穴距12cm~17cm。 ====5.田间管理==== 播种后应查田护膜,防止刮风揭膜和地膜破口透风;及时破膜放苗,防止烧苗。旱地雨后及时浅中耕保墒;有条件的薄地应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花生进入结荚期后,视田间长势,叶面喷施1%的尿素和2%~3%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ref>[https://www.sohu.com/a/139106735_718124 最全磷酸二氢钾知识详解!],搜狐,2017-05-08</ref>水溶液2次~3次(间隔7d~10d),每次喷洒50㎏/亩~75㎏/亩。 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6.收获贮藏==== 花生成熟时应及时[[收获]],宜采用联合收获机或分段式收获机收获。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因此在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捡收残膜,防止污染土壤,达到净地净膜。 花生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谨防霉捂,当花生荚果水分降至10%以下时,入库储藏。 ===(三)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河南、辽宁、山西、[[湖北]]、[[江苏]]、安徽等6省10余县市进行了重点示范,并辐射带动周边产区实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各地区旱薄地技术平均投入为605元左右,其中肥料160元、地膜52元、钼酸铵7元、保水剂60元、农药54元、机械(整地、播种、收获)261元,其他(管理费)11元,平均产量为393.38kg/亩,产值1966.9元,收益1361.19元;当地对照处理平均投入527元左右,其中肥料140元、地膜52元、农药60元、机械费(整地、播种、收获)261元,其他(管理费)14元,平均为325.15kg/亩,产值1625.72元,收益1098.52元。 旱薄地综合高产技术较对照平均增产20.98%,增收261元/亩。其中以大果型品种豫花9326为主的旱薄地综合高产技术增产最为突出,较对照增产27.34%,增收354.92元/亩;以远杂9307为主的旱薄地综合高产[[技术]]较对照增产14.71%,增收166.22元/亩。 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 ==三、适宜区域== 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山西]]、辽宁等旱薄地花生产区。 ==四、注意事项== 1.及时趁墒播种,保证出苗。 2.及时破膜放苗,防止烧苗。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
返回「
旱薄地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