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8.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明史·李邦华传 的原始碼
←
明史·李邦华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明史26.jpg|缩略图|220px|右|[https://www.sohu.com/a/224248235_100008688 明史]]] '''明史·李邦华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book/mingshi.html -诗词名句网]</ref> ==原文==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业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一年,福王之藩已有期,忽传旨庄田务足四万顷。廷臣相顾愕眙,计田数必不足,则期将复更,然无敢抗言争之者。邦华首疏谏,延臣乃相继争,期得毋易。巡视银库,上祛弊十事,宦官不便,格不行。巡按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命归其事于有司,别遣中官吕贵录成遗赀。贵嗾①奸民纪光诡称机户②,诣阙保留贵代成督造。邦华极论二人交关作奸罪。邦华三疏争,皆不报。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宁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时为南京刑部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四年夏抵京,阉党大哗,谓枢辅孙承宗以万寿节入觐,将清君侧之恶,邦华实召之。乃遽勒承宗还镇,邦华引疾去。明年秋,阉党劾削其官。 崇祯二年春,命加兵部尚书。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虚冒者,无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十五年冬,掌南京都察院事,俄代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③。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未几,贼逼都城,率诸御史登城,群阉拒之不得上。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④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五三》,有改动) 注:①嗾(sǒu):唆使。②机户:以纺织为业的民户。③南都:南京。④文信国:文天祥。 ==译文==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早年跟随同乡邹元标学习,与父亲李廷谏共同考中万历三十一年乡试举人。父子两人互相激励,身穿布衣步行到京城参加会试。第二年,邦华考中进士。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 四十一年,福王到自己封地就任的时间已经决定,神宗忽然传下圣旨要求给福王的庄田务必达到四万顷。廷臣吃惊地互相看着,估计田数一定不足,那么福王到封地就任的时间将要更改了,但是没有人敢于抗言争论。李邦华首先上书进谏,廷臣于是相继起来争论,福王到藩地去的时间才不用改变。李邦华巡视银库,上书祛除弊端的十条办法,宦官认为对自己不利,被阻止没有实行。后来李邦华去巡视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了,朝廷命令把他的事务交回给官府来办,另外派遣了中官吕贵来收取刘成的遗产。吕贵教唆一名坏人纪光假称机户,到京城请求留下吕贵,让他接替刘成督办织造。李邦华上书极力讲述他们两个人互相勾结弄虚作假的罪恶。李邦华三次上书争论,神宗都没有答复。 四十四年,李邦华称病回乡。当时一群小人都在竭力排挤东林党人,把邹元标指为东林党魁。邦华与元标是同乡,相互之间是师友关系,他的脾气又喜欢辨别是非。有人劝他做人要圆滑一些,李邦华说:“我宁做陈旧的学问,也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些人听说后更加恨他了。第二年,根据年限规定把李邦华调出做山东参议。他的父亲李廷谏当时任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回家了。李邦华于是就推辞生病,没有去赴任。 天启元年四月,朝廷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接替毕自严做天津巡抚。李邦华到任后极力加以整顿,使津门军成了各镇的表率。四年夏天李邦华抵达京师,阉党大吵大闹,说枢辅孙承宗在万寿节来朝见皇上时将要清除皇上身边的坏人,实际上是邦华让他来的。熹宗皇帝立刻勒令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自己请病假回去了。第二年秋天,阉党弹劾并削除了邦华的官籍。 崇祯二年春,命李邦华加任兵部尚书。京营原来就有占役、虚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为各将领服劳役。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李邦华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理虚冒一千人。三大营兵力十多万人,有一半是老弱之人。按照惯例,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允许报加,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的。邦华对各营士兵都亲自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的一概不录用,从此京营中很少有随便充数的士兵了。 十五年冬季,李邦华掌管南京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攻下了山西。李邦华秘密上书请求皇帝坚守京师,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京监督国事。皇帝说:“国君为国家而死是本分,朕的主意已经定了。”于是拒绝考虑李邦华的办法。不久,贼寇兵临都城,李邦华带着御史们想登城参战,一群宦官挡住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去。十八日,外城失守,邦华跑到文信国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内城也失守了,李邦华于是对着信国的木像作了三个揖说:“李邦华死于国难,请跟随先生到九泉去吧!”接着他上吊自杀了。追赠李邦华为太保、吏部尚书,谥号忠文。 <ref>[http://wyw.5156edu.com/html3/16.html 明史-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ref>[http://www.bookasia.cn/zuozhe/19886.html 张廷玉简介 - 古诗词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6 明代別集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明史·李邦华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