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10.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的原始碼
←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朱元璋</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1.itc.cn%2Fq_70%2Fimages01%2F20220510%2Fb776dcf1fd9c4d098540b08cd38f8617.jpeg&refer=http%3A%2F%2Fp1.itc.cn&app=2002&size=f9999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1.itc.cn%2Fq_70%2Fimages01%2F20220510%2Fb776dcf1fd9c4d098540b08cd38f8617.jpeg&refer=http%3A%2F%2Fp1.itc.cn&app=2002&size=f9999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折扇抗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f>[https://www.gugong.net/miwen/16374.html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故宫历史网] </ref> 要彻底搞了解这件事,咱们需要先解开这个谜团:[[朱元璋]]为什么恨[[日本]]? 首先,这是由14世纪的中日关系决定。众所周知,隋唐中国让日本顶礼膜拜,而对于明中国,日本却立而不拜。明太祖朱元璋登大宝之初,就对日本马上做了一件事——派使臣向日本下国书。希望他们来朝拜新中华之主。但是,使臣到达日本后,令朱元璋惊呆的事发生了。 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而且还砍了使者的脑袋。史料显示,日本时值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南朝的实际统治者叫怀良亲王,据说这位怀良亲王是后醍醐天皇之子,作风强硬,他斩杀大明使者,一是不认大明为中华正统,二就是想向大明开国皇帝示强,他料定,明军不敢来伐日。 果然,朱元璋没有让怀良感到失算和后悔。在“索贡”使臣遭杀后,朱元璋恼羞成怒。但思量再三,始终没有做出远征日本的决定。这位一直厌日的中国皇帝,终其一生,受了日本不少窝囊气,但始终没有对日开战,这是为什么? 这可以从后来朱元璋留给子孙的铁券丹书中寻找答案。 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接班人长孙朱允炆(建文帝)一本铁券丹书,明确将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日本赫然在列。其余十四个国家都是谁呢?“[[朝鲜]]、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 这十五个国家都是什么“成分”?可以今日名称比照。“琉球”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安南”就是越南,“真腊”就是柬埔寨,“暹罗”就是泰国,“渤尼”就是文莱,“苏门答腊”“瓜哇”今日属于印尼,“西洋顼理”有说印度,“占城、三佛齐、白花、湓亨”这些古国已经没有了,成为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和印尼群岛一部分。 由此,可一现端倪。这十五个国家有个共同特点,均与海相邻——不是半岛国,就是海洋国,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朱元璋是个“中国式皇帝”,没有“走向深蓝”之志。他和众多中国传统皇帝一样,接受的是中式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确立的是“内向”而非“外向”的志向——“怀柔远人”“抚而不治”。中国天子只要管好中国的事、统治好中国百姓就行了,对夷狄之国,尤其是隔海岛国,力避“劳师远征”,尽量希望通过德化外交,求得感化,从而实现“大同”。 当然,这里,朱元璋还暴露出中国式皇帝的通病——对海战既无欲望,也无信心。他给子孙留下的,其实就是“不打海洋国”的盟约。大明战船,是向世界炫耀财宝的,不是炫耀武力的。 然而,明初时的日本,不仅不朝贡、杀大明使臣,而且还主动对大明打劫——“倭寇”不停骚扰中国沿海,越闹越凶,他们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 打又打不得,不打又不消停。怎么办?洪武皇帝咽不下去这口窝囊气,终于想出了一个“抗日绝招”——令人做了一把仿日折扇,命名为“倭扇”,在扇面上,他提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反日诗”,名唤《[[倭扇行]]》: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 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在这首诗中,朱元璋明确将日本定性为“国王无道民为贼”小丑国,发出对日本“肆志跳梁”挑战大明的鄙视,同时,他也料到日本日后一定会成为中国的麻烦制造国——“异日倭奴必此变”。但却没有为本国、为子孙拿出具体的对应之策,只是表示要把日本像折扇一样,“一挥掌握中”。 由此可见,把倭扇常常带在身上,天天握在手里,就等于天天“把玩日本”、日日“抗倭大捷”。朱元璋的此举,是不是够绝的,这一招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境界,不废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抗日胜利——至少是精神及意念上的完胜。<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203/21/476103_727520796.shtml 朱元璋的治国奇招,催生一场军事变革,叫日本吃够苦头 个人人图书馆]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6 明代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