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13.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昭仁殿 的原始碼
←
昭仁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昭仁殿'''<br><img src="https://m.0951njl.com/uploads/allimg/171101/1-1G101204H52E.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0951njl.com/beijinglvyou/dongcheng/9861.html 圖片來自樂嗨旅遊]</small> |} '''昭仁殿''',是位于[[北京故宫]][[乾清宫]]东侧的小殿。 ==由來== 建于[[明朝]],原名'''弘德殿''',萬曆十四年(1586年)改名「昭仁殿」,是乾清宫东侧的小殿。[[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帝]]出紫禁城到[[景山公园|景山]]自缢之前,在昭仁殿砍杀其女[[昭仁公主]]。<ref name=zrd>[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phoweb/BuildingPage/11/B5278.htm 昭仁殿,故宫博物院,于2014-11-19查阅] </ref> [[清朝]]时,昭仁殿成为皇帝读书之所。殿后西室有“慎俭德”匾,再往西有“五经萃室”匾。[[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下诏自宫中各处藏书内选出善本呈览,在昭仁殿内列架收藏,并且御题“天禄琳琅”匾悬挂在昭仁殿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帝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去赝刻,编为《[[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十卷,记载每部藏书的刊刻年代、收藏、流传、鉴别等方面情况。当时,昭仁殿内共收藏有宋版、金版、元版、明版藏书429部。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认为[[南宋]][[岳珂]]校刻的《诗》、《书》、《礼记》、《易》、《春秋》[[五经]]很重要,乃命诸臣在昭仁殿后室特别辟出一小室,赐名“五经萃室”并御题匾额,悬挂在室内,又设围屏,围屏上刻有“五经萃室记”,两侧有对联:“有秋历览登三辅,旰食惟期协九经”。后来,[[嘉庆帝]]也常到该室阅览,并且作有《五经萃室观书诗》。[[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宫失火,延烧到昭仁殿,将《天禄琳琅》藏书焚毁。同月,嘉庆帝命重辑《天禄琳琅续编》,于嘉庆三年(1798年)完成。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昭仁殿,收藏《天禄琳琅续编》图书659部,12258册。“五经萃室”也被恢复,藏有《相台五经》。昭仁殿藏书中,宋版本、金版本采用锦函,元版本采用青绢函,明版本采用褐色绢函,分架排列整齐,皇帝可随时阅览。 ==建筑== 昭仁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面阔三间,正中明间辟有门,两次间安有槛窗。殿前接有抱厦三间。[[明朝]]时,殿前有斜廊通往乾清宫及东庑,清朝改斜廊为砖墙,从而自成一院落,昭仁殿位于院落北部,院落南墙上西侧有随墙门一道。乾清宫东穿堂的东山墙上靠南也有一道小门与该院落相通。昭仁殿后接室三间,都是藏书之处。昭仁殿以东设有龙光门,明朝时已有,是正宫通往东路的安全出口。龙光门的形制与弘德殿西侧的凤彩门相同。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2 中國建築]]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昭仁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