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53.1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晋北道情 的原始碼
←
晋北道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晋北道情.jpeg|有框|右|<big></big>[http://www.feiyi100.com/uploadfile/2018/0118/20180118070127849.jpg 原图链接][http://www.feiyi100.com/directory/drama/2018/0118/4451.html 来自 非遗在线 的图片]]] '''晋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道情艺术在中国[[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据南北20个省区的统计,各种俗曲道情仍不下90多种,其中歌曲道情4种,皮影道情3种,说唱道情70种,戏曲道情13种。 [[山西]]是个道情艺术比较盛行的地区,在曲种上有晋北说唱道情、晋南说唱道情、阳城说唱道情、长子说唱道情以及[[太原]]说唱道情等十几种。在剧种上有晋北道情、晋西道情(亦称临县道情)、洪赵道情。 2006年5月20日,晋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2006-06-02</ref>。 ==简介== 关于晋北道情的源流,沿革,很少有[[文字]]记载,只有些口耳相传的说法。据神池县道情剧团老艺人吴喜娃同志听其前辈传说:“古代终南山上有一种琴音异常优美,人们便仿此琴音编歌演唱流传民间,后道家搜集又编为‘道歌’,道情是由道歌发展而来的,据说道歌产生于汉唐时代。”《唐书礼乐志》记载说:(大意)玄宗喜神仙之事,曾召道士司马承祯等人制曲十余首,总名“道曲”。道歌、道曲均是与[[道教]]有关的曲调,可能是道情的最初形式。道歌、道曲发展成道情之后,一般均为说唱艺术形式,它是以描述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事件为主要演唱内容。这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前者是歌曲,后者为曲艺;前者以抒发感情为主,后者重在说唱[[故事]]。 道情由说唱向戏曲转化,是道情在艺术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晋北道情是山西道情戏中成戏最早的,它是[[乾隆]]初年借助“风搅雪”的组班形式,在与“勾腔”的交流结合中登上戏曲舞台的。“勾腔”又称“挠勾腔”或“老勾腔”,是与“京腔”齐名、与[[昆曲]]同期的一个剧种。 晋北道情和其它戏曲剧种一样,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过由于它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晋北道情属“联曲体”的戏曲音乐体制,拥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它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故有“道情72调”之称,今存套曲13种96曲。道情最早的伴奏[[乐器]]<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17/08/126275_7396088.shtml 各种乐器特点],个人图书馆,2009-10-17</ref>以鱼鼓、简板为主,发展成戏曲后仍保留了[[鱼鼓]],在文场乐器中增加了横笛、大板胡、小板胡、[[扬琴]]、四胡等。 ==视频== ===<center> 晋北道情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晋北道情</center> <center>{{#iDisplay:s0153gne4bv|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传统戏曲知识知多少</center> <center>{{#iDisplay:m0901rg4my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82 中國戲劇]]
返回「
晋北道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