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94.6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晚唐白瓷皮囊壺 的原始碼
←
晚唐白瓷皮囊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晚唐白瓷皮囊壺'''<br><img src="https://www.miaosong.cn/img/2019/06/2019062711531066-480x300.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miaosong.cn/baike/156045.html 圖片來自秒送號]</small> |} '''晚唐白瓷皮囊壺'''為[[晚唐]]之[[皮囊式陶瓷壺]],為[[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號第003780號蒐藏<ref>[http://antiquities.npm.gov.tw/Utensils_Page.aspx?ItemId=5443 唐至宋 白瓷皮囊壺],國立故宮博物院</ref>,高14.4公分、口徑2.0公分,有弓式提梁,圓口狀帶唇短注口,注口下方有仿皮帶箍狀圈,提梁尾端和羽翼狀裝飾構造相接,羽翼狀裝飾帶有劃痕及模仿多枚羽毛的造型設計,器身上略扁下圓,壺身有三條仿皮革縫合痕的泥條貼花,從注口延伸至羽翼狀裝飾構造,器件肩部有錐飾流蘇樣式的鞍布裝飾,器件底部平坦無上釉,有廠記「官」一字,但是修削不太整齊,且黏有窯渣及沙粒,整體釉色呈現溫潤的牙白色微偏黃,釉層薄,積釉處偏青色調。窯址不明,但由於積釉處偏青色調,且[[邢窯]]出土破片經修補後,有類似器型的作品,因此有學者推測可能為[[邢窯]]作品。 == 造型 == [[唐代]]白瓷皮囊壺的製作工藝相當純熟,基本特徵為:腹身肥碩,下寬上窄,腹寬大於腹高,平底,帶有橫樑。壺口上本均應置有豎插蓋,惜難以保存而存世稀罕。之所以稱作[[皮囊壺]],是因它的器形仿自北方[[遊牧民族]]的皮囊容器,主要功用是作為[[酒器]]或[[。具體而言,唐代白瓷皮囊壺可分為兩種形制: 一種是柱尾、高提梁、鼓腹型,即高提梁,弧度陡些,梁後為圓柱形的尾飾,腹部圓鼓。以1996年出土於[[河北省]]故城縣的這件為代表。壺高24厘米,底徑10.3厘米,口徑2.9厘米,梁高5.7厘米。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光潤。鳳首形蓋,鳳眼點黑釉,短流,半圓形提梁,鼓腹,餅狀實足。腹身整體飾凸起的仿皮囊縫合線,前後腹部飾鞍形圖案,左右兩側貼塑有花朵紋。造型優美,裝飾華麗,工藝精湛。 另一種是鴨尾、矮提梁、鼓腹型,即提梁矮些,弧度緩些,梁後為上翹的鴨子尾巴形狀的尾飾,腹部圓鼓。以1956年[[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白家口出土的[[邢窯]]白瓷皮囊壺為代表。壺高16.2厘米,口徑2.4厘米。灰白胎,細密堅緻。通體施白釉,釉面勻凈、光潤。壺身上扁下圓,平底。豎直管狀口,環形提梁。壺身兩側為仿皮囊縫合的起線裝飾,上部飾花葉紋鞍韉。整體忠實模仿,細節講究,線條幹凈利落,富有韻律感。 兩種造型的白瓷皮囊壺,均未脫離皮質容器的基本面貌,屬於[[北方]]創新瓷器造型之一,獨具北方民族生活情趣與藝術特色。<ref>[https://kknews.cc/zh-tw/culture/5oxyp8l.html 出土唐代白瓷皮囊壺賞析],每日頭條,2018-04-23</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69 中國歷史地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晚唐白瓷皮囊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