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31.19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晨 的原始碼
←
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晨 </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d1.5ykj.com%2Ftoolimg%2Fsfi%2F6c%2F86%2Fb0013ccb2a43f9fb10a6d3884658866c.gif&refer=http%3A%2F%2Fd1.5ykj.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4610268&t=f59c5a61c5960cdc3b64c31646743bfb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d1.5ykj.com%2Ftoolimg%2Fsfi%2F6c%2F86%2Fb0013ccb2a43f9fb10a6d3884658866c.gif&refer=http%3A%2F%2Fd1.5ykj.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64610268&t=f59c5a61c5960cdc3b64c31646743bfb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晨(拼音:chén)是汉语常用字 ,篆文有䢅和曟两种字形。 䢅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像手持农具"辰"耕作。 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 曟始见于战国 ,一般认为是"辰"在"星辰"的意义上分化而来的,义为星名,即房星;也有人认为本义是早晨。 "曟"和"䢅"后来都写作"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晨 拼音; chén 注音; ㄔㄣˊ 平水韵部; 上平十一真 部首; 日 总笔画数; 4+7 郑码; KGH 五笔; JDFE 仓颉; AMMV 统一码; 基本区-6668 四角号码; 60232 异体; 䢅、曟、㫳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字级; 一级(2260) 文字溯源; "晨"来自两个字:"䢅"和"曟"。 "䢅"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甲组图1)上部是两只手,下部是"辰"。"辰"的甲骨文一般解释为一种农业上用于清除草木的工具,就是古书中所说的耨类农具。古人晨作而暮息,所以以双手持农具"辰"开始劳作表示"早晨"之义,"辰"也表示读音。古人对时间的感觉与日、月密切相关,所以"昼"、"夜"、"朝"、 "暮"等字或从"日"、或从"夕"。 "䢅"字也是[[如此]]。 西周金文"䢅"从"夕"(甲组图6),战国楚简的"䢅"从"日"(甲组图7),都是"䢅"字的异体。《说文》卷七日部别有"晨"字(乙组图4),是表星辰义的"晨",正篆作"曟"。"曟"是形声字,上部是"晶","晶"是"星"的本字,下部是"辰",表声。战国文字中多作"日"在"辰"下之形(乙组图1、2),"辰"为声旁,也用为"晨昏"之义。"曟"本义是星名,即房星;一说本义是时间很早,还可以看见星星,所以用"晶"做形符。但从古文字材料来看, "晨"当是"䢅"字的后起异体字。后来通行用"晨"字,"葌"和"䢅"均被[[淘汰]]。 甲组图A的甲骨文,从林,从辰。这个字形一般释为"农" ,但意义和"晨昏"的"晨"字相同:"丙午卜,即贞:翌日丁未、丁农岁,其有伐。" (《甲骨文合集》22610),也就是《说文》的"䢅"字。有可能甲骨文的"农"有"䢅"、 "农"两个读音。因为西周金文中的"农"字大部分不从"又",把金文中的"农"、 "葋"等都解释为省"又",似乎太牵强。 《说文》说"农"从"䢅"或许是有所依据的。总之, "农"、"耨"、 "农"、 "䢅"等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尚需深入研究。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三上】【䢅部】食邻切(chén) 早昧爽也。从楑(jú)从辰。辰,时也。辰亦声。夕为ᖊ(夙),楑辰为䢅,皆同意。凡䢅之属皆从䢅。 【卷七上】【晶部】植邻切(chén) 房星,为民田时者。从晶辰声。 晨,曟或省。 〖注释〗①早昧爽也:一句数读。即:"早也,昧爽也。"《说文·日部》:"早,晨也。""昧爽,旦明也。"②è(jí)夕为ᖊ(夙):夕表月,表人执事。人在月亮还未落时作事,比晨更早。③同意:ᖊ(夙)、晨二字表意结构相同。④"房星"二句:训晨二义。张舜徵《约注》引马叙伦说:"曟当如晨下训早也","借以为房星之称。"⑤从晶:张舜徽《约注》:"曟为晨旦正字,当昧爽(天明)之时,犹可见星,故从晶。" 说文解字注 【卷七上】【晶部】 房星。 注:《尔雅》曰:天驷,房也;大辰,房心尾也。于天官为东官苍龙。 为民田时者。 注:《周语》曰:农祥䢅正。韦云:农祥,房星也。䢅正,谓立春之日䢅中於(于)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尔雅》注曰:龙星明者以为时˫(候),故曰大辰。 从晶,辰声。 注:以䢅解例之。当云从晶、从辰,辰,时也,辰亦声。上文为民田时者,正为从辰发也,曟星字亦径作辰。《周语》:辰马农祥。植邻切。十三部。 曟或省。 注:今之䢅字作此。 【卷三上】【䢅部】 早昧爽也。 注:日部曰:早䢅也。昧爽,旦明也。文王世子注曰:早昧爽,击鼓以召众。亦三字絫言之。《左传·僖五年》正义解《说文》谓夜将旦鸡鸣时也。 从臼辰。 注:会意。 辰, 注:逗。 时也,辰亦声。 注:食邻切。十二部。 è夕为ᖊ,臼辰为䢅,皆同意。 注:圣人以文字教天下之勤。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晨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7 古文:Թ 《唐韵》植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丞真切,并音辰。《说文》:曟,或省作晨。房星为民田时者。《周语》:农祥晨正。注: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又《广韵》食邻切。《集韵》乗(乘)人切,并音神。《说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时也。《九经字样》:䢅,隶省作晨。《尔雅·释诂》:晨,早也。《释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复伸见也。《玉篇》:明也。《周礼·秋官·司寤氏》:御晨行者。 又《集韵》慈邻切,音秦。关中语也。 又《集韵》:鷐通作晨。《尔雅·释鸟》:晨风,鹯。注:鹞属。《诗·秦风》:鴥彼晨风。 又《韵补》叶时连切。《陆机·挽歌》:侧听阴(阴)沟涌,卧观天井悬。广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说文解字》书《说文解字注》书影 《康熙字典》书影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①丨(竖)②㇕(横折)③一(横)④一(横)⑤一(横)⑥ノ(撇)⑦一(横)⑧一(横)⑨㇙(竖提)⑩ノ(撇)⑪㇏(捺) 【写法】❶"日"窄、扁,"辰"宽、大。❷"日",居上居中,上宽下窄。❸"辰"主体居下半格,首笔横与"日"顶部同宽,中间短横在横中线;㇙(竖提)的钩尖过竖中线,短撇与竖中线右侧长捺相接。<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6%99%A8 晨],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