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144.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智谕法师 的原始碼
←
智谕法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智谕法师</big> ''' |- | [[File:智谕法师.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智谕法师 别名;号昌圆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4 逝世日期;2000 代表作品;《四分比丘》、《比丘尼戒本》 |} '''智谕法师''',俗家姓[[徐]],名[[曙明]],号晓村,父讳文华,母亲王氏,原籍[[山东]]省[[博兴]]县,1924年11月12日,出生于[[北京]]。2000年11月14日在四众弟子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住世77岁,僧腊32年,戒腊27年。[[台湾]][[西莲净苑]]的开山住持<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fdb0570100wa2h.html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 新浪网 2011-11-27 </ref> ==人物生平== 智谕自幼循序就学,及长遭逢乱世,农村民不聊生,乃投身军旅,报效国家。1949年随军赴台,中年自军中退役后,因参加台北松山寺的佛学研究会,以此因缘而接触佛法。日久之后,对佛法逐渐深入,憬悟佛法为宇宙人生之真理;又以父母陷身大陆,生死未卜,为报父母之恩,以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愿力,决志出家。乃于1969年9月[[观音菩萨]]出家之日,于[[松山寺]][[道安长老]]座下落发出家,法名智谕,内号昌圆。10月于基隆海会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为道源长老 。 1970年,智谕遵[[道安长老]]之嘱,到五指山静修。当披阅《[[圆觉经]]》至"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一段,泪流不止,顿有所悟。后来到台北县树林光明寺阅藏,本拟禁足三年,阅完《[[大藏经]]》,后因缘不具,未能如愿。1972年2月,智谕法师依道安长老指示,回到[[台北]][[松山寺]],接办松山寺第三届"北区大专佛学讲座",他辛劳数月,圆满完成任务。 在主办北区大专佛学讲座期间,有一位[[恒毅法师]],他在台北县三峡镇的山边有一片山坡地出让,问智谕法师是否有意承接。智谕法师正想找一处清净的地方结茅念佛,遂于端午节到三峡实地察看。他见地方十分清净,风景也好,于是自[[恒毅法师]]手中买过来,并且向道安长老禀白,希望请假三年,在山中念佛潜修。智谕法师辞别道安长老,在三峡山边的土地上建了平房三椽,1972年11月完工,12月举行了晋山典礼,成为西莲净苑的开山住持。晋山之后,曾请[[广钦老和尚]]及[[传斌法师]]到西莲净苑普照。 1973年暑假,智谕法师在净苑开办"《[[圆觉经]]》进修会",为期21天,有二十多个人参加。1974年率领住众结夏安居,并于草寮,领导第一次佛七,任主七和尚,开示念佛法门。智谕法师并应桃园县佛教会理事长淳皓老法师之请,定期到桃园监狱中弘法。1975年,请假三年之期将满,他到松山寺迎请道安长老及灵根法师来苑普照。道安长老指示他嗣后收徒,男众外号用"惠"字,女众外号用"慧"字;并交代他不用回松山寺,就在西莲净苑弘法。自此之后,智谕法师为淑世导俗、净化人心,乃在净苑开办"大专青年念佛会",继续接引青年学佛。 1978年12月,智谕法师在西莲净苑传授第二届在家五戒,有[[慧敏]]、慧彰、[[慧观]]、慧洵、[[慧莲]]五位青年受戒,后来这五个人全部出家。第一次传在家五戒,只有慧全一个人受戒。1979年6月观音成道日,智谕法师为[[惠生]]、惠严、[[惠敏]]、惠闻、[[惠悦]]等知识青年剃度,这是法师座下第一批剃度弟子。后来,法师座下剃染徒惠字的男众十七人,慧字的女徒七十余人,可谓枝繁叶茂。由一九八二年开始,法师更于讲经之外,提笔撰述,他称之为"建无形的大殿"。智谕法师提出"持戒念佛,修学并重"为道场宗风。 1983年结夏,智谕法师为住众开讲比丘尼戒。从此,每有所感,则写出贴于公布栏,与大众共勉。因此净苑掀起了"持戒念佛"的风气。1985年,开始为比丘讲戒。8月,计画成立"戒学会",护持比丘、比丘尼学律。10月,宣布依"南山三大部"撰述《四分律拾要钞》,以孤臣孽子之心,弘扬戒律,弘扬净土。 智谕法师除培育大专青年,教育僧众之外,1985年11月,又成立了"弘法组",准备在三峡、板桥地区展开弘法活动。1986年4月,开示:"把净土法门弘扬开来,让佛号响遍三峡,甚至台北,甚至[[台湾]],甚至全世界。"1988年农历六月十八日,智谕法师受弟子孝心所请,乔迁至新方丈室"莲乡"。法师以莲乡为"持戒念佛,求愿往生"之地,开示本苑宗旨:"弘扬大乘,专修净土。护法安僧,弘化利生。严持重戒,善识开遮。但务实质,不重形式。采择各宗,修学并重。四众和合,续佛慧命。" 到1990年,智谕老法师年已67岁,健康情形衰退,行动需人扶持。1992年2月,因病住入开刀,住了三个星期出院。1996年除夕之夜又大病一场,由于当家慧修法师及侍者慧道法师等,尽心尽力日夜照顾,得以逐渐恢复。四众弟子不断虔诚乞请,请老法师留住世间。老法师为法忘躯,抱病重登法座,续讲《[[楞严经]]》。1998年5月,老法师自住持之位退居,由上座弟子惠敏法师继任。老法师从此万缘放下,一心念佛。2000年7月再度住院十余天,佛、菩萨加持,能够度过险境,平稳了一段时间。而于2000年11月14日上午,在四众弟子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住世七十有七岁,僧腊三十二年,戒腊二十七年。 ==主要事迹== 智谕老法师一生,弘扬大乘,持戒念佛,可谓"律绍南山,教宗般若,行在弥陀"。于"律绍南山"方面,老法师讲《[[四分比丘]]》、《比丘尼戒本》,遍述《[[四分律拾要钞]]》。探讨戒体。有云:"实相无不相,真如随缘起万法,是作戒体;实相无相,万法无性是真如,是无作戒体。"使大众茅塞顿开,发心深入戒律精微。又主编《[[南山律学辞典]]》,撷取南山三大部之重点、戒律名相,加以汇整,俾助学戒者知南山之殊胜而发心行持。更令常住众依弘一大师拟订了"南山律学程",集体修学。如佛所教,半月诵戒,每年结夏安居,平时过午不食,均为老法师尊重戒律之训示。 于"教宗般若"方面,老法师在松山寺大专佛学讲座授课时,一学期讲《[[心经]]》,另一学期讲《[[金刚经]]》,交替开讲。后来更有《[[缘起法泛谈]]》、《[[般若义理的探究]]》、《[[性缘问题之申论]]》等思想体系的般若撰述,深入缘起法,深入谛理,深入无性随缘随缘无性。又主编《[[般若藏汇粹]]》,俾助看经演教者能真俗不二,理事圆融。 于"行在弥陀"方面,老法师自己专志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尝云:"愿为弥陀孤臣。"对净土法门之弘扬,不遗余力。凡有说法,皆归念佛;凡有撰述,皆归念佛。在《佛七讲话》中称,"现在开始念佛"成为名言,与阿弥陀佛"现在说法"相应。又主编《[[净土藏汇粹]]》,俾助净土行人能信愿具足,持名念佛,老实修行,同生西方。 老法师一生如法讲说、如法著书。他所讲的经有:《[[楞严经]]》、《无量寿经》、《[[法华经]]》等。讲的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梵网经菩萨戒]]》等。其余著述有:《[[念佛三昧]]》、《莲宗指要》、《[[念佛法要]]》等。另有开示,已结集成《[[佛七讲话]]》(八集)、《[[夏雨清凉]]》(三集)、《[[侧闻散记]]》(四集)等。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o0318rfge0v|480|270|qq}} <center>智谕法师诵《夏雨清涼》4</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智谕法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