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曲纹紫灰蝶 的原始碼
←
曲纹紫灰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曲纹紫灰蝶'''(学名:Chilades pandava (Horsfield) )属鳞翅目灰蝶科。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曲纹紫灰蝶</big> ''' |- | [[File:曲纹紫灰蝶.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71206&sid=8145301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22-29毫米。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有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彩,斑纹变化也很多样。雄蝶翅正面呈蓝灰白色,外缘灰黑色;而雌蝶呈灰黑色。前翅外缘黑色,后翅外缘有细的黑白边,前翅亚外缘有2条黑白色的灰色带,后中横斑列也具白边,中室端纹棒状。后翅有2条带内侧有新月纹白边,翅基有3个黑斑,都有白圈,尾突细长,端部白色。老熟幼虫长约9毫米,身被短毛。 雄成虫体长约9毫米,翅展约24毫米,雌成虫略大。头部复眼后方及胸部均被灰黑色鳞毛,触角棒状各节基部白色。体表黑色,腹部背面黑灰色,腹面灰白至深灰色。翅面为兰紫色,前翅反面后中横斑列黑褐色;后翅反面后中横斑列间断,上端两个内移。翅基有3个斑,这些斑点均特别明显。老熟幼虫长9毫米,宽3毫米,扁椭圆形,身被短毛,体色青绿或紫红色,背面色较浓,各节分界不明显。蛹短椭圆形,长8毫米,宽3毫米,背面呈褐色,被棕黑色短毛,胸腹部分界较明显,腹面淡黄色,翅芽淡绿色。 幼虫呈扁椭圆形,明黄色偏棕色,寄主为苏铁。 ==生活习性== 曲纹紫灰蝶在广州1年发生8-10代,世代重叠严重,第一代常见于3月下旬,危害盛期为7-10月,由于其产卵量大,生育周期短,对苏铁属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危害症状== 幼虫只危害当年抽出的新叶,初孵幼虫潜入拳卷羽叶内啃食嫩羽叶,随虫龄增大吃量急剧增加,造成新生羽叶残缺不堪,甚至只剩下叶柄和叶轴。 一般每年发生6~7代,7~10月份是其为害盛期。第一代幼虫孵化于6月上中旬,常见十几头甚至几十头、上百头幼虫群集于新叶上为害,以至羽叶刚抽出即已被食害,最后只剩残缺不全的叶轴与叶柄伸长,或叶柄中空干枯,严重影响苏铁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预防措施== 1. 冬季做好清园修剪工作,减少越冬虫源; 2. 成虫高峰期进行人工捕捉; 3.生物防治。在幼虫期,喷施每毫升含孢子100╳108以上的青虫菌粉或浓缩液400~600倍液,加0.1%茶饼粉以增加药效;或喷施每亳升含孢子100X108以上的Bt乳剂300~400倍液。收集患质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虫尸,经捣碎稀释后,进行喷雾,使其感染病毒病,也有良好效果。将捕捉到的老熟幼虫和蛹放入孔眼稍大的纱笼内,使寄生蜂羽化后飞出继续繁殖寄生,对害虫起克制作用。 4.化学防治。可于低龄幼虫期喷1000倍的20%灭幼脲1号胶悬剂。如被害植物面积较大,虫口密度较高时,40%敌·马乳油或40%菊·杀乳油或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或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 做好预测预报,特别是第一代幼虫的防治,注意羽叶上[[蚂蚁]]活动情况。 ==化学防治== 40%[[氧化乐]]果800-1000倍,20%[[甲氰菊酯]]800-1000倍,均能有较好防治效果。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曲纹紫灰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