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23.1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月眉池慈濟宮 的原始碼
←
月眉池慈濟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月眉池慈濟宮''' </p> |- |<center><img src="https://3.share.photo.xuite.net/a80088661/13d5c69/12095685/586099876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a80088661/twblog1/136528267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月眉池慈濟宮''',位於[[臺灣]][[高雄市]][[湖內區]],為一[[台灣民間信仰]]廟宇,主奉[[閩南]][[醫神]][[保生大帝]](大道公)。每十二年啟建五朝清醮。據說月眉池[[朱術桂]]所鑿,並植蓮花於池中供遊賞,因池狀如月而得名。夜夜出現毫光閃耀,約持續有一個月,而後保生大帝顯化成一老者指著月眉池向民眾說此池為蓮花穴,乃一風水寶地,而出現毫光乃是神明表示要得此地理之故。於是文賢里中厝、下厝、那拔林、海埔、太爺、葉厝甲、頂王、下王、頂黃、下黃、月眉池、草地尾、草子寮等十三莊境眾集資擇定月眉池建廟,由李天賜負責此事。因為此廟建在月眉池,遂在神明指示下定名為「月眉池慈濟宮」,在當地又俗稱大廟。<ref>[https://happy078.pixnet.net/blog/post/456893411-%E6%B9%96%E5%85%A7%E6%9C%88%E7%9C%89%E6%B1%A0%E6%85%88%E6%BF%9F%E5%AE%AE 月眉池慈濟宮],痞客邦,105-03-06</ref> ==歷史建造== === 立廟由來 === 據《湖內鄉誌》記載,該廟開基年代不明,嘉慶元年(1796年)才建簡陋茅廟供奉保生大帝,後重建新廟定名慈濟宫。但根據《[[鳳山縣采訪冊]]》的記載,該廟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李天賜建 而根據該廟沿革碑的記載,該廟由來可追溯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當地先民本地從漳州、泉州渡海來臺時,因擔心渡海發生危險,而自[[白礁慈濟宫]]迎奉保生大帝金身以求庇佑。先民來臺後散居於[[文賢里 (堡里)|文賢里]]十三莊,搭建簡陋草寮供奉保生大帝。信徒們雖感念保生大帝神恩而想正式建廟,但因未找到適當地點而擱置未建。後來到了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 發展 === 創廟之後,原本十三莊中因發生歧見,太爺與草子寮退出廟務。之後該廟在雍正三年(1725年)葉惠整修,嘉慶十六年(1811年)林必捷重修,光緒十八年(1892年)鄭武再修。日[[大正]]十五年或[[昭和]]元年(1926年)時,慈濟宫再次整修。 二次大戰後,該廟在民國56年(1967年)重修。後因廟宇年久失修,而在民國67年(1978年)拆除重建,此次工程並增設「超峰寺」與「天聖殿」,供奉觀世音菩薩與玉皇大帝等神祇,最後在民國72年(1983年)落成。此後因[[九二一大地震]]等影響導致漏雨等問題,該廟在民國99年(2010年)再次進行7個月的修繕工程。 == 相關條目 == *[[大甲慈濟宮]]:位在臺南市仁德區,是該廟的分靈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7 宗教建築;陵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月眉池慈濟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