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254.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朱载重 的原始碼
←
朱载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br><img src="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2496/21395826.jpg"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66/asamlb6900.html 朱载重]</small> |} '''朱载重'''明穆宗朱载重[更正:朱载坖](1537~1572)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的第三个儿子,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登基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故后世又称他为隆庆帝。虽然朱载重一生在位仅仅六年时间,但是在他统治期间,朝野政治清明,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方面与明世宗朱厚熄时期相比,有了重大的改观,几乎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因而可以说他是明朝历史上比较幸运的皇帝。但是,与他父亲朱厚熄一样,朱载重也贪于女色,生活淫乱,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 基本内容 == 明穆宗朱载重[更正:朱载坖](1537~1572)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熄的第三个儿子,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登基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故后世又称他为隆庆帝。虽然朱载重一生在位仅仅六年时间,但是在他统治期间,朝野政治清明,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方面与明世宗朱厚熄时期相比,有了重大的改观,几乎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变故,因而可以说他是明朝历史上比较幸运的皇帝。但是,与他父亲朱厚熄一样,朱载重也贪于女色,生活淫乱,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污点。<ref>[https://www.100chui.com/article/185843.html 朱载重皇帝简历 锤子简历]</ref> 革弊施新朱载重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为生母未能得到其父明世宗朱厚熄的宠爱,又非长子,因而很少得到父爱,再加上朱厚熄宠信道士,尽管朱厚熄不喜欢他,但似乎是命中注定,朱载重生来就是要做天子的。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载重和他的哥哥们受封为王,太监们却误将敕封太子的册宝送到了他的府中。更意外的是,他的哥哥哀冲太子、庄敬太子先后都因病去世,太子的位置居然就轮到他了。当时他的弟弟景王想和他争夺皇位,但不幸的是,在朱厚熄去世的前一年也死了。尽管朱厚熄一生共有8个儿子,但是在他去世前,唯一在世的就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当时的裕王朱载重。朱载重从小性情贞静、仁义,很少张狂。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u2019冈0满16岁的朱载重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他能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这些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熄去世后,朱载重登基继承皇位。即位后,朱载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一改朱厚熄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 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冒死上书的海瑞,这时始获释出狱,恢复官职。同时严惩方士,并罢除一切斋醮,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等阁、玉熙等宫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 施新,即“正士习、纠官邪、安民生、足国用”。所谓“正士习、纠官邪”,就是整治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贪官罢免官职,对于“赃多迹著者部院列其罪状,奏闻处治”。与此同时,又蠲免救济,减少了百姓灾后的痛苦,抑制土地兼并,一方面限田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另一方面清田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 革弊施新取得了比较大的实效,使得朱载重时期乃至其后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返照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重大的改观。可以说,朱载重在使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当然,这一切并不完全都是他的功劳,更多的是大臣们努力的结果。当时的明王朝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而朱载重也颇有齐桓公的风范,对大臣礼遇谦让,用人不疑,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稳定边防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朱载重统治期间也并非太平无事,因为他的父亲明世宗朱厚熄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安的边疆和海域,但他能够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和巩固边事海防,创造了一个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的环境,这是前朝所没有的,也成为他当政时期比较突出的一点。北部边防:朱载重在位期间发生了“庚戌之变”,这是蒙古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入侵。蒙古骑兵从山西方向,土蛮部队从卢龙、滦河方向进逼北京,朱载重急调边兵放弃防地,入卫京师。不过蒙古人并没有进攻北京,只是大肆掳掠了一番而归。此次事件着实吓了朱载重一跳,从此使他更加关心北部边境防务,注意加强军队的训练,巩固边防。 后来,朱载重采纳了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他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族大规模入侵的事件。另外,朱载重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此时张居正在朝,戚继光在边,为巩固明朝的边防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的防卫效果。 东南海防:由于明世宗朱厚熄时期一直厉行海禁政策,导致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活动越来越猖獗。尽管有俞大猷、戚继光等人进行过很多次的抗倭斗争,但是倭寇问题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朱载重即位后,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打破了明朝历史上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也使倭寇活动逐渐趋于消亡。 好色的明穆宗朱载重即位后,首先宣告天下,将废除朱厚熄时期的所有弊政,一时间朝廷内外都希望新君能有所作为。但是,革弊施新取得实效没多久,他便宠信太监膝祥等人,开始挥霍无度,纵情声色,荒废朝政。 在勤政方面,朱载重的确是比较懒散的,即位后不久,很快就将权力交给了以高拱为首的内阁,以后只召见过两次阁臣,而他自己有了空闲就在后宫享乐,广修宫苑,犬马歌舞。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据说,朱载重特别的好色,整天在后宫里忙来忙去,被人比做后宫中辛勤的小蜜蜂。他曾服用大量的春药,每天要数名美女陪伴。他在宫中的用品,小到茶杯,大到龙床,全部都有男欢女爱的雕刻和彩绘。对此,朱载重的很多大臣都曾上书进谏,竭力劝阻,但他总是很温和地说,国事有先生我就放心了,家事就不劳先生费心了。 朱载重贪于女色,最后也是死于女色。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他的身体没几年就每况日下,难以支撑了。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朱载重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太子继位,后病逝于乾清官。就这样, 被女色掏空了身体的朱载重,匆匆走完了六年的帝王生涯,把大明江山留给了年仅九岁的皇四子朱翊钧,终年只有三十六岁,后被谥为庄宗,庙号穆宗,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朱载重死后,后人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明史》中说,朱载重“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也有人把朱载重视为明朝“除太祖、成祖、宣宗、孝宗外,仅有的可圈可点的皇帝”,并认为,如果他不纵情声色,多活二十年,明朝一定可以恢复到仁宣之治的旧观,当然这只能是一种假设了。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朱载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