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0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因篤 的原始碼
←
李因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李因篤'''({{bd|1631年||?|catIdx=L李}}),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陝西]][[富平]]薛鎮韓家村人。 祖籍[[山西]][[洪洞縣]],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博聞強記,遍讀經史,人稱神童。早年拒不出仕,自稱中南山人。曾參加抗淸活動。康熙二年[[顾炎武]]与李因笃在山西代州结識。深于《十三經註疏》,長律得[[杜甫]]家法,[[曹溶|曹秋岳]]嘆曰:“數百年無此作矣。”<ref>《池北偶談》卷十一</ref>著《诗说》,[[顾炎武]]称:“毛,郑有嗣音矣。”康熙七年(1668),顧炎武因萊州黃培詩案入獄,得李因篤等營救出獄。康熙九年(1670年),李因笃东出潼关,走河南、再下扬州,南游湘、鄂、楚等地,结交各地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博學鴻詞]],列一等。<ref>《[[清史稿]]·儒林一》</ref>授[[檢討]],以母老辭退。地方官吏奉旨催促,因笃不从,以死抗拒,后在母亲的规劝下,秋季入京。與周至縣[[李二曲]]、眉縣[[李柏]]合稱“關中三李”,“生平與李二曲交最密,天生宗朱子,二曲講良知。”<ref>《[[清稗類鈔]]·李天生改王鴻緒〈明史稿〉》</ref>五十二年,抱病臥床修改《[[明史]]》。<ref>[[李富孙]]《鹤征录》卷一載李因笃“老病在床褥,令二人捧稿,朗诵于枕侧。先生李因笃呼曰:‘改’。即加窜易涂抹,半载而毕功。”</ref>著有《受祺堂詩集》。 ==人物生平== 明崇祯五年,李因笃在陕西富平县出生,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学者,是明末关学儒宗冯从吾的得意门生。在李因笃出生两年之后,其父李映林就因为患病去世。这一年,由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攻占富平,韩家村被围,祖母杨氏带领族人八十一人自焚而亡,全了忠君之气节。 李因笃正好和弟弟李因材随母亲去了外祖父家,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家烧的一片灰烬。于是母子三人,此后唯有借居在外祖父家。 李因笃的外祖父,是一位有才学之人。在李因笃小的时候,使李因笃得以受到良好教育。李因笃自幼聪慧,很有天分,五岁的时候开始就学习经史,而过目不忘。七岁的时候,取其父遗书及冯从吾小像言:“此孔孟真传,若父畴昔之潜心从事者也,小子从此自励,若父为不亡矣。”李因笃于是继承父志,昼夜学习,手不释卷,“八岁能文章,出语辄惊人”,八岁中县试第一,入庠学习,时人称之为“神童”。李因笃却完全无心于科举之学,开始专心求学,“以力追先贤”。 崇祯十七年,明朝被李自成覆灭,不久之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又败于清军之手。于是[[北京]]就落入清军手中,清朝开始统一中国的作战。当时李因笃十三岁,却也感于亡国之痛,立志反清复明。 顺治五年,十八岁的李因笃外出游历。顺治六年,在苏生紫、赵一鹤的推荐下,到代州知州陈上年间担任塾师。后来陈上年调任雁平道,李因笃也跟随前往,与昆山学者顾炎武、太原傅青主、粤东屈大钧和他结为至交。李因笃与顾炎武两人,在陈上年的庇护下,开始召集四方志士,垦荒种田,以图复明之举。康熙六年,陈上年离职,李因笃携妻归家。康熙七年,顾炎武卷入文字狱,李因笃等人多方奔走营救。 康熙十七年,清政府延揽人才,李因笃当时早就是四方闻名的学者,曾经与顾炎武等人以布衣之身,引四方名士隐从,所以当年就受到内阁学士项景襄、李无馥、大理少卿张云翼等人的举荐。 康熙对他也早有闻名,称李因笃秀水[[朱彝尊]]、慈溪[[姜宸英]]、无锡[[严绳孙]]为“四布衣”,“必欲致之”。上令下从,[[康熙]]有这样的想法,下方的官员自然会尽力满足。李因笃因此受到当地官员的百般催促,希望他能尽快上路入京,参加考试。 李因笃对此多次拒绝,甚至以死相抗,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才动身前往北京。康熙十八年,李因笃扶病参加考试,最终通过考试,得以授任翰林院检讨一职,奉命纂修晚史。 李因笃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所以以母老孤丁,无所依托为由,屡次具呈具疏,先后上疏陈情37次。最后康熙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李因笃离职归家。 李因笃回到家乡之后,四处讲学,将理学思想传播四方,名下弟子无数,成为一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康熙二十八年,李因笃患脑瘫之疾。尽管他说话艰难,但是却仍然不放弃读书。康熙三十一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ref>[https://news.pconline.com.cn/1012/10123221.html 李因笃], 资讯生活网,</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清朝人物]] [[Category:学者]]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因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