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5.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子宽 的原始碼
←
李子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李子宽</big> ''' |- | [[File:李子宽.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李子宽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73年 出生地;中国 代表作品;《圣揆录》、《百年一梦记》等 |} '''李子宽'''(1882~1973)[[湖北]]应城人。原名基鸿,法名了空,为[[太虚]]之得力在家弟子。早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西元1929年,[[皈依太虚]],并任[[武昌佛学院]]院护。其后任汉口佛教正信会会长、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汉藏教理院]]院董等职。尝从[[白普仁]]、[[贡噶]]、[[章嘉]]学习密法。1947年,[[太虚]]圆寂后,负责推进其未竟之弘法事业,致力于佛教文化社、[[《海潮音》]]及[[《太虚大师全书》]]之编纂等事。来台后,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以台北善导寺为道场,努力推动[[太虚]]的弘法事业。1973年逝于[[台北]],享年九十二。著有[[《圣揆录》]]、[[《百年一梦记》]]等书。 ==个人简介== [[李裕基]],字子宽(1898-1982,蓉生五子),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族弟。[[江苏]]省[[常州]]市人。出生于青果巷李氏"思永堂"(今已不存)。1909年进入常州府中学堂(后改名为常州中学),与[[瞿秋白]]、[[张太雷]]为同学。1915年于[[常州]]中学肄业。入[[上海]]大同学院学习。一年后,任常州私立女子职业学校教员。1916年冬考取[[天津大学]]第一预备班,次年9月选读[[北京大学]]政治系。1921年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北京[[《新社会报》]]编辑,参加创办"国闻通讯社",任上海分社主任。后兼[[《大公报》]]驻沪特派记者,[[《记者周报》]]编辑、[[《民国日报》]]编辑。1936年后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经理。<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39731753109430692.html 李子宽的个人经历] , 百度 2016-06-05 </ref> ==家庭成员== 夫人[[刘令铭]]字式盘(1905-1955)[[上海]]爱国女校文科毕业。解放后曾参加街道工作。生三子二女。 长子[[李延宁]](1924-1995)曾用名李扬,肆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曾任新华社国际部主任。 次子[[李延庆]],现名李青1931年生。 三子[[李延褆]],1939年生。 长女[[李馨]],现名辛1927年生。 次女[[李馥]],现名朴1928年生。 ==个人经历== ===政界生涯=== 李子宽,名基鸿,号李子宽,法名了空,[[湖北]]省应城县人,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出生。李氏世代书香,曾祖宗膺公是道光丁酉科举人,祖父[[国霖]]、父亲[[安文]]都是秀才。他以伯父[[安邦]]无嗣,幼年承祧。他六岁启蒙,十岁依生父读四书五经,十三岁生父弃世,从叔祖世藩习八股文,二十一岁中秀才,继之考取官方主办的公费留学,到[[日本]]入法政学校,三年毕业,一九〇五年回国。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年参加武昌起义,任鄂军都督府参议。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南北议和,孙大总统辞职,[[李子宽]]偕田桐赴[[上海]],迎孙公莅鄂,随行者有胡汉民、廖仲恺等。中国国民党成立,委李子宽为交际干事。一九一四年,赴[[上海]],从事新闻工作,任海上通讯社编辑,暗中从事反袁革命。一九一七年,[[孙总理]]在广州组织大元帅府。翌年,李子宽赴粤效力,任第二军(军长许崇智)[[秘书]],兼任粤汉铁路总局监督。一九二二年六月,[[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秘书长[[林直勉]]挽[[孙公]]趋珠海,登永丰舰驰赴黄埔,后泊白鹅潭。永丰舰所需一切补给,概由李子宽与[[居正]]、[[石瑛]]等负责筹措运送。 尔后,[[许崇智]]任粤军总司令,任李子宽为五邑军政处长,嗣任广东全省筹饷总局长。一九二五年,[[廖仲凯]]遇刺,李子宽继任广东财政厅长。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李子宽]]随军至湖南。[[蒋总司令]]以[[蒋作宾]]为湖北招讨使,李子宽为政治部主任。李子宽微服回[[武汉]],策动守将[[刘佐龙]]归顺。北伐军光复武汉,成立政务、财务两委员会,李子宽任财务委员会秘书长。一九二七年,奉派赴闽,初任财政特派员,继任福建财政厅长。翌年,奉召回[[南京]],任财政部禁烟处长,未几调任南京市财政局长。一九二九年,任[[湖北]]省财政厅长。一九三〇年,鄂省府改组,改任湖北省财政特派员,兼鄂岸榷运局长及辑私局长,兼任河南省财政特派员及河南盐务局长,有"一官五印"之称,烜赫一时。 一九三一年,李子宽奉调财政部裁厘办公厅主任,计画中国裁厘方案,百年秕政,一旦清除,此为李子宽对国家之重大贡献。一九三二年,任李子宽为中国禁烟秘书长,推行禁绝烟毒工作。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李子宽奉派赴粤任[[广东]]禁烟特派员。一九四〇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考核会政务处副主任。一九四六年,胜利复员,当选湖北应城县国大代表。 ===佛法因缘=== 李子宽之信佛,始于一九一八年。蒋雨岩(作宾)假上海尚贤堂,邀请[[太虚大师]]与[[章太炎]]、[[王与辑]]等人演讲,李子宽与会听讲,使他对佛教初生信心。一九二七年,[[厦门]][[南普陀寺]]住持[[会泉]]任期届满,寺中推选继任住持。这时是北伐期间,时有寺院为军队占用的事情发生。为保护寺产,南普陀寺所设的闽南佛学院教务主任[[常惺]],提议聘请[[太虚大师]]继任主持,有保护寺产的作用。会泉十分赞成,即由[[转逢]]、[[转岸]]、[[常惺]]三人到[[上海]]礼请太虚大师。太虚应允,但为求[[福建]]寺院获得保障,他到福建后,先去[[福州]]拜访福建临时政治分会主席[[方声涛]]。这时,李子宽由[[武汉]]初调[[福建]],任财政特派员,[[太虚大师]]无意和他相遇,乃由李子宽居中协调,商得福建驻军的谭总指挥出了保护福建省僧寺的布告,使福建寺院获得保障,这是李子宽在佛教中初为护持三宝尽力。 一九二九年秋,[[太虚大师]]于游化欧美后归来,在汉口佛教会讲经,李子宽时在[[湖北]]任财政厅长,每日列席听讲,并于讲经圆满后皈依了[[太虚法师]]。皈依之后,他成了太虚大师最忠实的弟子,也是大师弘法上得力的助手。由于他在省府的地位,被选为汉口佛教正信会的会长(以后连任了十五年之久),又担任[[太虚大师]]所创办的[[武昌佛学院]]院护。后来,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苑,李子宽也担任董事。一九三七年抗日军兴后,李子宽初在广东任职,未久到了重庆,时太虚大师驻锡[[四川]]北碚缙云寺,并创办了[[汉藏教理学院]],李子宽亦被推为院董之一。一九四〇年,太虚大师发表[[《精诚团结与佛教之调整》]]一文,希望整理中国佛教,因之政府领导人曾召见[[蒋作宾]]与[[李子宽]],询以健全佛教组织之方案。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内政、社会两部颁发训令,佛教界组织"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指定[[太虚]]、[[章嘉]]、[[李子宽]]三人为常务委员,迨为一九四〇年征询方案之延续后果。一九四六年,胜利还都,李子宽协助[[太虚大师]]著手中国佛教的整理,李氏东奔西走,煞费心力,方期整理有成,不意太虚大师于一九四七年三月在上海圆寂。继之大陆局势激化,整理佛教的工作也就无疾而终了。 ===赴台弘法=== 一九四八年,国民党自大陆撤至[[台湾]]之前,李子宽以世界佛学苑董事的身分来到台湾,原想寻找适当地点,把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设于武昌佛学院旧址)的图书及[[《海潮音杂志》]]、佛教文化社等太虚大师所创办的文化机构,迁到台湾,继续大师未竟的弘法事业。那时台北的善导寺,政府由日人手中接收过来,列为公产,但寺中房屋大部分被台北市政府军事科、征兵招待所、交通警察等机关占用,寺中只有[[台湾]]省籍比丘尼数人,维持香火。李子宽以为善导寺是台北首刹,观瞻所系,有加以整顿的必要。后来得到孙张清扬居士捐助旧台币一千万元,李子宽自捐伍佰万元,自比丘尼手中顶得善导寺的管理权,作为推动太虚大师弘法事业的道场。嗣后多方交涉,政府机关一一迁出寺院。一九四九年初,李子宽组织了善导寺的护法会,聘请太虚大师的弟子[[大醒法师]]任导师,同时[[《海潮音月刊》]]也由大醒主持在台发行。大醒未几因病请辞,又聘南亭法师任导师,寺中法务乃逐渐展开。不过导师只负责讲经说法、领众梵修,寺中的行政事务皆由护法会管理。后来,南亭法师也辞导师职,寺中导师乃告空悬,这时佛教僧侣有非议李氏不该以居士把持道场者,李子宽博采众议,聘请[[印顺法师]]出任第一任住持,护法会也把行政管理等职权移交住持负责,外界议论渐息。后来,印顺因海内外弘化事忙,不克兼顾,辞去住持,并推荐[[演培法师]]继任。在此期间,又传出住持与监院间相处不洽,护法会偏袒某方的事件,又为李子宽带来许多困扰。幸而李氏法名了空,善取空义,事情化解开后,也就不再执著于心了。 ===主持会务=== 一九四九年播迁[[台湾]],在来台的佛教徒中,具有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身分者,只有[[章嘉大师]]、[[东初法师]]与[[李子宽]]三个人。七月,发生了治安机关逮捕僧侣事件,大陆来台的[[慈航]]、[[星云]]、[[律航]]等二十余人遭到拘留。李子宽与[[孙张清扬]]居士等人多方奔走,设法营救。同时为了大陆来台僧侣身分合法化的问题,李子宽与[[东初]]、[[白圣]]、[[南亭]]等商讨恢复"中国佛教会",并先在善导寺内成立了"中国佛教会驻台办事处",推东初任主任,南亭任秘书,白圣任干事,登记来台僧侣,设法维持其生活及道业。一九五二年,中国佛教会正式在台复会,章嘉当选理事长。事实上,此事幕后奔走推动者,以李子宽之力居多。[[章嘉大师]]是[[青海]]人,密教领袖,对于汉族佛教制度不甚了解,故会务均以李氏意见为依归。 [[File:李子宽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李子宽早年在[[广州]]时,曾因故系狱,以诵[[《金刚经》]]得解。此后他以诵《金刚经》为常课,了知内外一切皆空及毕竟空义。他尝释《金刚经》为白话,名曰[[《白话金刚经》]]。一九三一年八月,[[太虚大师]]在[[北京]]讲[[《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记录结集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释》,李子宽为纪念亡母七十冥寿,特印制三千本普赠亲友,太虚大师为之作序。从民国十余年(一九二二年)到六十余年(一九七五年)间,差不多半世纪的时间中,李子宽居士是热心护法的大德。尤其是在台湾光复以后,大陆人士初来台湾的那几年中,他收回了台北名刹善导寺,协助中国佛教会在台湾复会,对于[[台湾]]佛教实有相当的贡献。 一九七三年九月七日,李子宽在台北病逝,享年九十二岁。 其子李天培是著名的国际光电专家。李敖在回忆录中对他们一家有所记述。 ===《大公报》上海馆经理=== 1936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经理。抗战爆发,上海《大公报》停刊后留守上海并协助创建[[《文汇报》]],后前往[[重庆]],任[[《大公报》]]董监事联合办事处总书记(总经理助手),负责制订各处《大公报》的统一管理及规章制度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沪,恢复出版上海版《大公报》,继任经理兼发行人,并当选上海市报业同业工会理事长(报业公会会长),任[[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理事,与新闻界知名人士共事。1953年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原天津《大公报》)合并,迁往天津出版后,任《大公报》上海办事处负责人。1959年上海大公报停刊后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是政协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四、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多辑上海文史资料。其著有[[《追忆学生时期之瞿秋白张太雷两先烈》]]一文,是研究学生时代的[[瞿秋白]]与[[张太雷]]的珍贵史料。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李子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