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68.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希烈 的原始碼
←
李希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p style="text-indent:2em;">'''李希烈'''(约750年 <ref>李希烈之生年及寿命在史书中未有记载,但刘长卿所作《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提到他“三十登坛”,因此推测他生于750年左右。</ref> —786年),燕州辽西县(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唐朝藩镇将领,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族侄。<br> * 少时参加平卢军,颇有战功,李忠臣以为光禄卿。李忠臣残暴专横,部将驱逐,逃往长安。 * 唐代宗以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唐德宗即位后升为淮宁军节度使。 * 建中二年(781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勾结河北三镇起兵反叛,李希烈奉诏讨伐,歼灭梁崇义部众,封南平郡王。 * 建中三年(782年),李希烈联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各自称王,公然反叛,囚禁名臣颜真卿,并将其杀害,翌年底占领汴州,自称皇帝,国号楚,后[[刘洽]]击败李希烈,李希烈败退淮西。 * 贞元二年(786年),部将陈仙奇毒死李希烈,归顺朝廷。<ref name="MYT">《新唐书·李希烈传》势日蹙,希烈缩气不敢摇。啖牛肉而病,亲将陈仙奇阴令医毒之以死。</ref> ==基本信息 == {| [[File:58282114.jpg|缩略图|右|[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79/5828211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10/86dplmc82s.html 来自名人简历网]]] |- | 姓名 李希烈 --------------------------------------------------------------------------------- |- | 字号 字叔业 --------------------------------------------------------------------------------- |- | 民族 汉族 --------------------------------------------------------------------------------- |- | 官职 淮宁节度使 御史大夫 --------------------------------------------------------------------------------- |- | 爵位 南平郡王 --------------------------------------------------------------------------------- |- | 出生地 燕州辽西 --------------------------------------------------------------------------------- |- | 出生时间 约750年 <ref>李希烈之生年及寿命在史书中未有记载,但刘长卿所作《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提到他“三十登坛”,因此推测他生于750年左右。</ref> --------------------------------------------------------------------------------- |- | 去世时间 786年 --------------------------------------------------------------------------------- |- | 所处时代 唐朝 --------------------------------------------------------------------------------- |- | 主要成就 泛海战河北 平定梁崇义叛乱 --------------------------------------------------------------------------------- |}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 * 李希烈,燕州辽西人。年轻时参加平卢军,随从[[李忠臣]]泛海战河北有功。李忠臣任淮西节度使,要安排将佐,让李希烈试任光禄卿,军中人交口称赞其才华。<ref>《旧唐书·李希烈传》大历末,忠臣军政不修,事多委妹婿张惠光,为押衙,弄权纵恣,人怨。与少将丁皓等斩惠光父子,忠臣奔赴朝廷。诏以忻王为淮西节度副大使,授希烈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令滑亳节度李勉兼领汴州。</ref> * 当时正遇李忠臣贪暴恣肆,不理政事,犯了众怒,将李忠臣赶走后上报。代宗诏令忻王李造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又诏令滑亳节度使李勉兼管汴州。唐德宗即位,加官希烈为御史大夫,委任他为节度使,改淮西军称淮宁军。 === 平梁崇义 === *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叛。皇帝命诸道进讨,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唐德宗以为南平郡王,兼汉南北兵马招讨处置使,都统诸军。六月,李希烈统帅大军进驻随州。时随州刺史[[刘长卿]]有诗记其事,称李希烈“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诗中还记述了官军受到随州百姓“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的欢迎。面对征讨,梁崇义企图突围南下江陵,以通黔州和岭南。兵至随州四望山,遭到官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乃收兵襄邓。李希烈从随州乘胜追击,一路击溃梁崇义部将的抵抗,直捣襄阳,[[梁崇义]]兵败自杀,割据荆襄19年的局面方告结束。皇帝赏赐功劳,拜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李希烈平定崇义功劳很大,企图拥兵割据其地。唐德宗委任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坐镇襄阳。李希烈不能据有,于是大掠而去。 === 五镇称王 === * 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以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任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李希烈拥兵三万驻扎许州,按兵不动,派[[李苣]]去与李纳结为唇齿,阴谋图取汴州。同时,传檄给李勉处借道。[[李勉]]估量意思,乃在陈留准备军需,建桥清道以待。李希烈计划初步得手,反而谩骂李勉。李勉不答,严加守备。李纳派游兵引导李希烈阻断汴州的饷路。李勉凿通蔡渠运道,引运东南粮饷。李希烈委派使者串联河北三镇的[[朱滔]]和[[田悦]],兵势炽烈。不久,朱滔等人自相称王,派使者奉上奏笺,愿尊希烈为帝。希烈乃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朱滔、李纳、[[王武俊]]、田悦、李希烈五贼,凶焰燃烧半个天下。<ref>《新唐书·李希烈传》希烈遣使者约河北朱滔、田悦等连和,凶焰炽然。俄而滔等自相王,遣使者来奉笺,希烈亦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五贼株连半天下。</ref> * 建中四年(783)正月,皇帝命各节度使带兵成掎角攻讨五贼,唐汉臣和高秉哲率兵万人屯驻汝州。尚未到达,贼将乘雾而进,王师返回,叛军取得汝州。叛军拘捕李元平,兵众西进,东都大惊,士人逃避至河阳、崤渑等地。留守郑叔则闭守西苑,叛军按兵不进。皇帝听信卢杞的建议,诏令太子太师颜真卿去晓谕顺逆祸福。真卿已行,又派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去讨伐。李希烈见真卿,桀骜无礼,又让左右谩骂侮辱朝政,且北侵汴州,南攻鄂州。有诏令江西节度使嗣曹王[[李皋]]迎击,攻克蕲、黄两州,追杀贼将[[李良]]、[[韩霜露]]二将逃走。 * 当初,李希烈自襄阳回,留姚詹屯戍邓州,叛军攻得汝州,武关交通遂断。皇帝令陕虢观察使[[姚明扬]]修筑上津道,设馆以通南方的货运贡物。李希烈派[[董待名]]、[[韩霜露]]、[[刘敬宗]]、[[陈质]]、[[翟崇晖]]分别侵略州县,官军多次败逃。哥舒曜攻克汝州,李希烈派[[周曾]]、吕从贲、康琳抵抗。唐军抵襄城,与[[王玢]]、[[姚詹]]、[[韦清]]等合计反击希烈,计未成,皆被杀,只有韦清逃奔刘洽。李希烈心虚,回归蔡州,上疏归咎周曾等人。皇帝不赦,诏令:能斩杀希烈者,四品以上者得希烈官,五品以下者封户四百,庶民则免赋三年,又派神策将[[刘德信]]率领节度、观察、团练的子弟兵合力屯守阳翟;派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招讨使;又派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任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耽]]与[[李皋]]为应援招讨副使。德信离开阳翟,入汝州,叛军攻取阳翟,打败张伯仪,哥舒曜也战而不利,屯驻襄城。希烈恃其得胜,举全军三万人围困哥舒曜。当时皇帝逃离长安,官军士气不振,不能御贼,城陷,哥舒曜逃奔东都。 * 希烈乘襄城战胜,更进攻汴州。入州后运土筑路。工程不能如期,就将人来填沟堑,称之为“湿梢”。李勉逃奔宋州。 === 僭越称帝 === * 李希烈据有汴州,僭居帝位,国号为楚,年号武成;任用[[张鸾子]]、[[李绶]]、[[李元平]]为宰相,[[郑贲]]为侍中,[[孙广]]为中书令;另剖地设置四节度,以汴州为大梁府治,以安州为南关,将石头染色做帝玺。又在上蔡、襄城缴获折车银釭,奉之以为瑞信,用以迷惑属下。接着窥视江淮,大军攻襄邑,守将高翼战死。汴滑副都统[[刘洽]]率[[曲环]]、[[李克信]]军十多万人在白塔与之交战,不能取胜,洽退还。士兵柏少清拦住马辔说:“公小有不利就退兵,为什么?”刘洽不听,连夜入宋州。 * 李希烈轻易取胜,径直进逼宁陵,车船相衔而进,连绵七十里。那时,刘洽的将士[[高彦昭]]、刘昌共同筑工事守城,叛军让妖人祈求大风,将战棚全部烧毁,凿城堞登城。高彦昭提剑登城防守,士兵都感奋,风向也反。刘昌与众人商议:“兵法,对方力量是我的两倍,则不战。叛军欺我兵少,不如暂退使贼骄傲,我们自宋出精锐部队,打他个出其不意,定能成功。“高彦昭辞说:“您且慢,先尽力而为。”于是登城向众人发誓说:“中丞打算让叛军看我们弱小,让城沦陷后再夺回。这计策确实不错,但我守城,得失全在主持者。如今伤重者需要供养,如果我们弃城而去,那将会使伤者死在城内,逃亡者死在城外。我们大伙儿都完了。”士兵都流泪,且跪誓:“公在这里,谁敢离开!”刘昌十分惭愧。彦昭杀了自家的牛犒军,士兵们都死战,杀贼三千人。同时向刘洽请援兵。下属写信,信中说城危在旦夕,彦昭看了说:“您小看我吗?”取过纸来自己写信。刘洽接到信,高兴地说:“有健将在西边,我还担心什么?”选了八百精兵,夜尽之前入城,叛军不知。清晨叛军围城,城内士兵奋勇杀出,李希烈大败。官军夺了他的旗,斩杀以万计,一直追杀到襄邑,收缴叛军的财粮而回。刘洽上表报高彦昭之功,升高彦昭为御史大夫,赐实封一百五十户。 === 败退蔡州 === * 李希烈败退,寿州刺史张建封屯守固始,在其旁扩充势力。李希烈害怕,便回到汴州,派翟崇晖率精兵偷袭陈州,又被刘洽打败,俘获[[翟崇晖及]]其兵众三万人。进而攻克汴州,擒获郑贲、刘敬宗、张伯元、吕子岩、李达干,李希烈逃回蔡州。镇守郑州的叛军将领孙液投降,皇帝即任孙液为刺史。贞元二年(786),李希烈派杜文朝侵襄州,被樊泽打败,杜文朝亦被擒。此时李皋、张建封、曲环及李澄四面攻略其地,李希烈气势日蹙,龟缩不敢动。后吃牛肉病倒,其亲将陈仙奇暗中令医生将他毒死,时为贞元二年(786)四月初二日。<ref name=MYT/> * 当初,李希烈入汴州,听说户曹参军窦良的女儿很美,强娶为妾。窦女对父亲说:“别难过,我能灭贼。”后来很得宠,参与叛军的密谋,且能使他们的谋划改变。她曾说陈仙奇忠勇可用,仙奇之妻也姓窦,就对李希烈说愿与仙奇妻结为姐妹,可以拉拢仙奇,希烈同意。得到机会她就去对仙奇妻说:“贼现在虽强,终究必败。”窦氏时间长了也就醒悟。及至希烈死,其子不发丧,想全部诛杀各将后自立,尚未最后决定。 * 此时有来献樱桃的,窦氏请求分一些送给[[陈仙奇]]的妻子,其子同意,窦氏就用蜡封帛条夹在果子中,泄露其打算。仙奇大惊,就与薛育带兵鼓噪而入,李希烈子出,遍拜各将说:“愿意去掉皇帝称号。如同淄青李纳一样。”话才说完,即被陈仙奇等斩杀。 * 于是将李希烈及其妻子和儿子一共七人之头函封,进献天子,暴李希烈尸于市。皇帝因陈仙奇忠心,拜为淮西节度使,当地百姓免赋二年。不久,陈仙奇被李希烈之宠将、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所杀,追赠太子太保,窦氏同死。 <ref>《新唐书·李希烈传》帝以仙奇忠,即拜淮西节度使,百姓给复二年。俄为吴少诚所杀,有诏赠太子太保。窦亦死。</ref> <br> == 人物评价 == * 希烈生性残暴,临战在阵上杀人,血流于前,而饮食照常,所以人们怕他,为他尽力。 <ref>《旧唐书·李希烈传》初,希烈于唐州得象一头,以为瑞应,又上蔡、襄城获其珍宝,乃是烂车釭及滑石伪印也。</ref> <br> == 史料记载 == * 《旧唐书·李希烈传》 * 《新唐书·李希烈传》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唐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希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