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57.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继勋 的原始碼
←
李继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small><small>(宋太祖[[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small></small><br> <br> [[File:6a63f6246b600c33f28ab6e1a117ed0bd8f9a18c.jpg|缩略图|右|[http://pics1.baidu.com/feed/6a63f6246b600c33f28ab6e1a117ed0bd8f9a18c.jpeg?token=9676ae7439068518695d80945a7ecbd8&s=E9C68343C722A34F1CE45D120300C083 原图链接]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31953339915443261&wfr=spider&for=pc 来自百度蜀山笔侠]]]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汉末年,李继勋前往邺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十月,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李继勋与赵匡胤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显德三年(956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时,怠于守御,后周将士死者数百人,周世宗以李继勋武臣,不责。但是免去他的军职,改任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直到次年七月才免去节度使而改为右武卫大将军。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攻辽,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赵匡胤陈桥兵变,李继勋在邢州,没有参与兵变。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宋太祖赵匡胤平潞州李筠,李继勋为昭义军节度使,镇守潞州,负责进攻及抗击北汉。乾德五年(967年)加同平章事,为使相。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元年(968年)、开宝二年(969年),李继勋两次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率军出征北汉,开宝三年(970年),李继勋改为天雄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继勋因病回[[洛阳]],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去世,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号庄武。<ref name="M1T">《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后月馀卒,赠中书令,追封陇西郡王,谥庄武。 </ref> ==基本信息 == {| |- | '''本 名''' || 李继勋 || '''出生时间''' || 916年 |- | '''所处时代''' || 后汉→后周→宋朝 || '''去世时间''' || 977年 |- | '''出生地''' || 大名府元城 || '''谥 号''' || 庄武 |- | '''追 封''' || 陇西郡王 || '''官 职''' || 同平章事,天雄军节度使 |} == 热议话题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3036313964763332&wfr=spider&for=pc 赵匡胤能做皇帝,必须感觉他的九位“结义兄弟”]<br> * [https://www.jianshu.com/p/0d69ec2fe777 赵匡胤的带头大哥?李继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729115677147880&wfr=spider&for=pc 为何李继勋对他执掌宋军帅印会有如此的疑虑]<br> * [https://tieba.baidu.com/p/5585780629?red_tag=0607488550 李继勋、李继隆、李继迁是什麼关系?是兄弟吗(转)] == 人物生平 == * 仕官后周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汉末,枢密使郭威镇邺都时,李继勋投入郭威部下。后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元年(955)三月,参加“高平之战”,以功升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在湖南割据政权境内)防御使,赵匡胤才继任殿前都虞侯。同年十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时在后蜀境内)节度使。赵匡胤才继李继勋之后领永州防御使。 <p style="text-indent:2em;">[[柴荣]]亲自征伐淮地,令李继勋领兵驻屯寿州城南,建造洞屋、云梯,用来攻城。李继勋守御懈怠,被南唐军打败,阵亡数万人,云梯、洞屋都被焚烧。柴荣召他回朝,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议者认为不合谴责将帅的意义。柴荣再次到寿春回来后,贬任继勋为右武卫大将军,又因为他的掌书记陈南金辅佐无方,一并黜贬。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四年(957年)冬天,又跟从柴荣南征,到驻扎在迎銮时,命继勋率领黑龙船三十艘在江口滩,打败数百吴兵,俘获战船二艘,因战功升任左领军卫上将军。七月,改任右羽林统军。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六年(959年)春天,柴荣到沧州,任命继勋为战棹左厢都部署,前任泽州刺史刘洪任他的副手,不久任权知邢州。柴宗训即皇帝位,授李继勋为安国军节度,加官检校太傅。<ref>《宋史》:李继勋,大名元城人。周祖领镇,选隶帐下。广顺初,补禁军列校,累迁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显德初,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岁余,改领曹州。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召归阙,出为河阳三城节度。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及再幸寿春回,左授继勋右武卫大将军,又以其掌书记陈南金裨赞无状,并黜之。 显德四年冬,复从世宗南征,及次迎銮,即命继勋帅黑龙船三十艘于江口滩,败吴兵数百,获战船二艘,以功迁左领军卫上将军。七月,改右羽林统军。六年春,世宗幸沧州,以继勋为战棹左厢都部署,前泽州刺史刘洪副之,俄权知邢州。恭帝即位,授安国军节度,加检校太傅</ref> * 战功卓著 <p style="text-indent:2em;">宋朝建立后,加官检校太尉。赵匡胤平定泽、潞二州,李继勋到行营朝见赵匡胤,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这年秋天,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 <p style="text-indent:2em;">建隆二年(961年)冬天,又打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人,俘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其弟弟延勋献给朝廷。 <p style="text-indent:2em;">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命李继勋与[[康延泽]]、尹训等率步骑万余人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领兵来援,两军激战于辽州城下,李继勋大获全胜。辽州刺史杜延韬见大势已去,便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籍部下兵三千以城来降。北汉欲借辽兵收复辽州,诱使契丹步骑六万人来取辽州。赵匡胤复命李继勋与罗彦环、郭进、曹彬等领六万军队迎战,大破契丹及太原军于城下。 <p style="text-indent:2em;">乾德五年(967年),加任同平章事。<ref>《宋史》:宋初,加检校太尉。太祖平泽、潞,继勋朝于行在,即以为昭义军节度。是秋,率师入河东,燔平遥县,俘获甚众。建隆二年冬,又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级,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弟延勋来献。 乾德二年,诏与康延沼、尹训率步骑万余攻辽州,太原将郝贵超领兵来援,战于城下,继勋大败之。州将杜延韬危蹙,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籍部下兵三千送款于继勋。即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入奏,诏褒之。未岁,并人诱契丹步骑六万人来取辽州,复遣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领六万众赴之,大破契丹及太原军于城下。五年,加同平章事。</ref> * 去世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元年(968年),赵匡胤准备征伐河东,任命李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在涡河大败并州部队。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二年(969年),太祖亲自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皇帝到了城下,分军队为四面,继勋统领南面。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三年(970年),李继勋移职镇守大名。 <p style="text-indent:2em;">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加兼侍中。不久因病请求回到洛阳,赵匡胤同意他的请求,赐给他钱千万、白金万两。这年秋天,上表辞官,赵匡胤授任他为太子太师职退休,朝会时可以站在中书门下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中书令,追封陇西郡王,谥号“庄武”<ref name=M1T/>。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继勋历任藩镇,所到地方没有善政,但是以质朴耿直著称。信仰佛教。与赵匡胤是旧交,所以受到特别宠遇。<ref>《宋史》: 开宝初,将征河东,以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败并人于涡河。二年,太祖亲征河东,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驾至城下,分军四面,继勋栅其南。三年春,移镇大名。太平兴国初,加兼侍中。俄以疾求归洛阳,许之,赐钱千万、白金万两。是秋,上表乞骸骨,拜太子太师致仕,朝会许缀中书门下班。寻卒,年六十二,赠中书令。继勋累历藩镇,所至无善政,然以质直称。信奉释氏。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ref> == 轶事典故 == * 义社十兄弟 [[File:U=4260602893,3756639470&fm=173&app=25&f=JPEG.jpg|缩略图|右|[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4260602893,3756639470&fm=173&app=25&f=JPEG?w=564&h=397&s=2D9104DD4C43D0D64E05FD330300E053 原图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729115677147880&wfr=spider&for=pc 来自百度夏风历史天下事]]] <p style="text-indent:2em;">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何时结成“义社兄弟”,最初以何人为首,均已不详,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六人,《宋史》和《东都事略》有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的情况当亦近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 历史评价 == * 《[[宋史]]》:侯益在晋、汉时,数为反覆,观其受命契丹,私交伪蜀,赤罔之战,复夜谒周祖,宗属长幼,遭景崇鲸鲵,殆无噍类,推其心迹,岂怀贰之罚欤?薛怀让、赵晁为将,皆忍于杀降。晁子延溥,能救后至之诛,虽父子之亲,仁暴相戾有若是者。余皆逢时奋武,致身荣显。扈彦珂请击河中,卒用其策,愚者之一虑云。<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479661/4043XpnGPj8TAZMoc0g0plnRqLTv0slJ7A4waz7mdKiCgjR7e88V724rXWr8efOXqVuE7-LvKGl5NINVb1gGwycW4pEPzh7kmpMQeViwa-U 《宋史·列传第十三》.国学网.2014-05-08]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北宋军政人物]] [[Category:中国通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继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