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27.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李調元 的原始碼
←
李調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李調元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李調元.jpg|缩略图|居中 | 圖片大小 = 220px | 圖片說明 = [http://zfs1.fiiimg.com/zfs1/7DE/1364/TJK/364195843889CABECLTJ_960x720.jpg 原图链接][http://www.fiiwoo.com/product/153070.html 图片来源于万物网] | 最高職務 = 直隸通永道 | 國家 = 大清 | 爵位 = | 籍貫 = [[四川]][[羅江縣]] | 族裔 = 漢族 | 旗籍 = | 字號 = 字羹堂,一字贊庵,號雨村、墨莊 | 室名 =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雍正]]十二年(1734年) | 出生地點 = | 逝世日期 = [[嘉慶]]七年十二月(1803年1月) | 逝世地點 =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進士出身 | 經歷 = | 著作 = }} '''李调元'''({{bd|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catIdx=Li,李}}<ref>[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open.html.aspx?id=18259 李调元研究泛谈 ]</ref>,[[中国]][[清代]]学问家、文学家,[[戲曲]]理論家。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雨村、墨庄,[[四川]][[绵州]]羅江縣(今[[四川]][[德阳市罗江县]])人。清人[[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二《李调元兄弟词》云:“绵州李雨村观察(调元)所刊《[[函海]]》一书,采升庵著述最多,惜校对未甚精确。其自著《童山诗文集》亦不甚警策,词则更非所长。” == 人物生平 ==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選[[庶吉士]],[[散館]]改[[吏部]][[主事]],歷任廣東鄉試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提督广东[[学政]],官至直隸[[通永道]]。李鼎元为官清廉,[[嘉庆]]七年(1803年)客死[[扬州]],死时一贫如洗,友人合资以葬。友人吴山尊挽李鼎元联:“百金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 李调元聪敏好学,治学广泛。李调元与其父[[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骥元]]皆中进士,兄弟同入[[翰林|詞林]],有“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之譽,兄弟三人合称“[[绵州三李]]”。 李调元5岁启蒙读书,7岁能吟诗、属对。19岁参加罗江童子试获冠,成秀才。26岁在成都参加乡试中举。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吏部文选司主事、考功司主事、考功司员外郎等职。他为人耿直,为政清廉,不畏权势,不攀附豪门显贵。乾隆三十二年,因不愿行贿而得罪值班太监,被外放任广东乡试副主考。乾隆四十一年,又因不肯徇情而得罪权贵,被参免官;由於皇帝过问,重臣保存,再次督学广东,後升任直隶通永道。乾隆四十七年,奉旨护一部《四库全书》赴盛京,属下县令玩忽职守,黄箱被雨淋湿。李对其弹劾反遭攻讦,权臣借此将李罢官逮捕,发放新疆伊犁。直隶总督爱其才,为之保奏,始得获释。李对仕途心灰意冷,于乾隆五十年返回故里罗江。常与当时着名的散文家姚鼐(姬传)、大诗人袁枚(随园)、戏曲家蒋士铨、史学家和诗人赵翼等老友保持联系,并时有诗词唱和。 李调元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笔不停耕,才华横溢,是一位在多个领域有较大成就的通才。当时与遂宁张问陶、丹棱彭端淑并称为“四川三大才子”。一生着述甚多,主要有《童山诗集》40卷、《童山文集》20卷,以及《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语》、《雨村剧话》等专着。据传,久演不衰的川剧传统剧目《春秋配》、《花田错》等皆他所作。文化学术最大贡献,是竭尽毕生精力完成的包括150余种着述在内的、学术总构式的大型丛书《函海》。这套丛书涉及历史、考古、地理、方言、文字学、音韵学、金石学、农学、姓氏学、民俗学以及诗、词、曲、剧等各个领域,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校勘和纂辑,又有本人的诗文和研究成果。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光绪十二年(1887),《函海》先後刻印发行4次,受到海内外学者重视,为我国的文化学术宝库增添了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特别是该丛书着重纂辑了巴蜀文苑历代学者着而未刊或濒临失传的各种抄本、秘本和孤本,对巴蜀文化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李调元与北韩诗人柳素琴、李德懋及当时北韩驻清使馆副使徐浩修等人友好交往。北韩诗人购得他在粤期间创作的《粤东皇华录》後,大为赞赏,评其诗为“超脱沿袭之陋,一任淳雅之真”,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柳素琴带着徐浩修的亲笔信登门拜访李调元,并为李画肖像。此後,书信往来不绝。20余年後,已归国的三位北韩友人仍寄信探询李之近况并索阅新作。李生前曾赠给《函海》。 李调元在家乡建有“万卷楼”,藏书10万卷,时人誉为“四川藏书第一家”。嘉庆五年(1800),四川白莲教起义,朝廷派兵镇压,李氏全家避难成都,“万卷楼”在战火中被焚。李归家後极度哀伤,两年後瞌然去世。 德阳建市後,为了保护李调元故里遗址,开展对李调元的研究,市中区罗江镇建立“雨村公园”、“李调元诗碑林”、“李调元故里研究所”、“李调元纪念馆”。文星镇重建了“醒园”,修复了李调元少年读书处——鹡鸰寺。1994年10月,当代着名诗人贺敬之来此参观,并为“李调元纪念馆”书写馆名、题词,为“李调元诗碑林”题诗。 ==著作== 李調元的父親[[李化楠]]喜歡詩畫並著有《萬善堂稿》、《石亭詩集》、《石亭文集》,<ref>[http://big5.yoyocn.cn/travel/dy/337.html 李調元紀念館]</ref>而則李调元醉心饮食文化,在父亲所著《[[醒园录]]》基础上撰写成《[[醒园食谱]]》,全书记载烹调39种、酿造24种、[[糕点]]小吃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等共121种。今四川[[罗江]]有李调元纪念馆,电影《[[天下第一筵]]》亦提到李及其对[[川菜]]的贡献,但错将《[[醒园录]]》的作者张冠李戴于李调元。 李调元为北京四川会馆题写的对联: {{Cquote|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br />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參考文獻==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div> [[Category:[[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清朝人物]]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李調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