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02.2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一卷 的原始碼
←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一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0526937/c1468be5a4574fa6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19553/6240475207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一卷'''》,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 者 师昌绪//郭可信//孔庆平//马秀良//叶恒强。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ref>[http://www.chinawenhua.com.cn/zhexue/2019/11389.html 人类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传统文化杂谈,2019-11-15</ref>,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ref>[https://www.doc88.com/p-7963703015429.html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道客巴巴,2014-02-14</ref>的重要工具。 ==内容简介== 师昌绪、郭可信、孔庆平、马秀良、叶恒强等编著的这本《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1卷)》通过讲述材料发展史,剖析材料科 学领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创新案例,解读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的成功历程,激发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专业兴趣,分享[[科学]]研究的快乐,感悟科 学的真谛。全书一共5章,内容包括材料发展与人类进步、金相学史话、葛式扭摆与晶界内耗、准晶体的发现,以及材料疲劳研究中的经典事例和代表人物。 本书可供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第一章材料发展与人类进步 1.1以钢铁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1.2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3材料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 1.4能源材料处于十字路口,是一个开阔的领域 1.5材料与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 1.6材料科学的形式与未来的材料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二章金相学史话 2.1金相学的兴起 2.1.1启蒙阶段 2.1.2创建阶段 2.1.3发展阶段 2.1.4展望 2.2β—Fe的论战 2.3Fe—C平衡图 2.3.1ЧepHOB与钢的临界点 2.3.2Sauveur的Fe—C临界图 2.3.3Roberts—Austen的Fe—C平衡图 2.3.4Bakhuis—Roozeboom修订的Fe—C平衡图 2.3.5Fe—C平衡图的进一步完善 2.4合金钢的早期发展史 2.4.1法拉第是发展合金钢的先驱 2.4.2从R.Mushet的特殊钢到高速钢 2.4.3Hadfield是现代合金钢的奠基人 2.4.420世纪初的合金结构钢 2.4.5不锈耐热钢 2.5X射线金相学 2.5.1铁的同素异构 2.5.2马氏体的四方度 2.5.3马氏体与奥氏体间的取向关系 2.5.4间隙化合物 2.5.5电子化合物 2.5.6有序固溶体 2.5.7固溶体的预沉淀 2.5.8单晶体的塑性形变 2.5.9金属的冷加工 2.5.10多晶体的织构 2.6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2.6.1电子显微镜的诞生 2.6.2选区衍射 2.6.3衍衬像 2.6.4微分析 2.6.5高分辨电子显微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三章葛式扭摆与晶界内耗 3.1内耗和晶界简介 3.1.1内耗简介 3.1.2晶界简介 3.2葛式扭摆的发明及其后来的发展 3.2.1葛式扭摆的发明 3.2.2葛式扭摆后来的发展 3.3晶界内耗的早期研究 3.3.1晶界内耗峰和相关的滞弹性效应 3.3.2四种滞弹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3.3.3晶界内耗的微观过程 3.4晶界内耗的一些后续研究 3.4.1一些金属和合金中的晶界内耗峰 3.4.2晶界内耗峰起源的进一步确认 3.4.3竹节晶试样中的晶界内耗峰 3.4.4杂质偏析和沉淀对晶界内耗峰的影响 3.4.5晶界内耗峰在形变过程中的变化 3.5晶界内耗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3.5.1双晶试样中的晶界内耗峰 3.5.2不同类型晶界的弛豫参量的差别 3.5.3晶界内耗中的耦合效应 3.5.4晶界内耗中的补偿效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四章准晶体的发现 4.1经典晶体学 4.2准晶的发现 4.2.1Al—Mn合金中五次旋转对称准晶的发现 4.2.2“中国相”的发现 4.2.3Shechtman与郭可信的交往 4.2.4视而不见者的遗憾 4.2.5关于准晶的大辩论 4.2.6二维十次对称准晶 4.2.7二维十二次对称准晶 4.2.8二维八次对称准晶 4.2.9一维准晶及立方准晶 4.3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五5材料疲劳研究中的经典事例和代表人物 5.1引言 5.2高周(应力)疲劳和应力—寿命疲劳设计 5.2.1疲劳研究的萌发 5.2.2S—N曲线的建立与疲劳极限的提出 5.2.3S—N曲线及其经验描述 5.2.4平均应力对S—N曲线的影响 5.2.5包辛格效应 5.2.6典型人物介绍 5.3低周(应变)疲劳和应变—寿命疲劳设计 5.3.1彗星号喷气客机事故的启示 5.3.2低周或应变疲劳的提出 5.3.3应变—寿命疲劳分析方法 5.3.4应变—寿命方法在缺口件上的应用——局部应变方法 5.3.5典型人物介绍 5.4疲劳裂纹扩展和损伤容限设计 5.4.1疲劳裂纹扩展的阶段 5.4.2疲劳条纹的形成模型 5.4.3疲劳裂纹扩展的不同区段 5.4.4疲劳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表征 5.4.5基于Paris方程的疲劳寿命计算 5.4.6疲劳裂纹扩展的阻滞 5.4.7典型人物介绍 5.5疲劳短裂纹及其扩展特征 5.5.1疲劳短裂纹问题的提出 5.5.2疲劳短裂纹的定义和分类 5.5.3显微组织对短裂纹扩展的影响 5.5.4短裂纹扩展的门槛条件——北川图 5.5.5田中启介关于滑移带模型的提出和北川图的补充 5.5.6短裂纹的三个区域 5.5.7Miller教授其人其事 5.5.8北川英夫教授其人其事 5.6循环变形和疲劳裂纹的萌生 5.6.1循环变形饱和与驻留滑移带的形成 5.6.2驻留滑移带的挤出与侵入 5.6.3驻留滑移带的位错结构和运动 5.6.4晶体取向和多滑移的影响 5.6.5疲劳裂纹的萌生 5.6.6关于CDLC群体 5.6.7典型人物介绍 5.7超长寿命疲劳 5.7.1研究背景和驱动力 5.7.2超长寿命区材料S—N曲线的特征 5.7.3断口特征和内部裂纹萌生机制 5.7.4夹杂物尺寸与高强度钢超长寿命疲劳行为的关系 5.7.5合作共赢的日本超长寿命疲劳研究 5.8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材料科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第一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