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7.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杨振玉 的原始碼
←
杨振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杨振玉</big> ''' |- | [[File:杨振玉.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8536/20170703220051-663576646.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64811122&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8536%2F20170703220051-663576646.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杨振玉''',男,1927年11月出生。1957年12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从事水稻杂交育种工作。国家“863”课题主持人,研究员。中共党员。 =='''基本内容'''== 中文名:杨振玉 毕业院校:沈阳农业大学 出生日期:1927年11月 职称:[[研究员]] =='''人物简介'''== 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奠基者,[[杂交粳稻学科]]的带头人,国内外知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为表彰杨振玉先生为我省乃至北方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1999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科技功勋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科研情况'''== 70年代初,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育成C57、C418等高配合力的粳型恢复系,率先攻克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粳稻杂种优势难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此项成果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及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以专利形式转让美、日等国,确立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国际领先地位。 1987年以来,在两系法杂交粳稻研究中又取得重大进展,提出按不同生态条件选育光温互补不育系的技术路线,育成培矮64S/C418、108S/418等两系亚种组合,在江苏淮北稻区示范成功,为两系籼粳杂种走向生产奠定了基础。 1992年,他积极主持筹建了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1996年发展为立[[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902624888458879&wfr=spider&for=pc 留住乡愁 振兴小站稻],网信滨海,11-09</ref>并从此将担负起进一步发展北方杂交粳稻及国际合作的重任。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学风严谨、孜孜不倦,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科接班人,现已培养博士生一名,硕士生5名,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杨振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