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12.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杨文聪 的原始碼
←
杨文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杨文聪''' | 圖像 = [[File:杨文聪1.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769205&sid=9331968 原图链接]]] | 出生日期 = 1596-1646 | 國籍 =中国 | 職業 =明末画家、抗清官员 | 知名作品 = 《秋林远轴图》《朱雀航》 }} == '''人物生平''' == '''杨文聪'''(1596—1646), 明末画家, 其父杨师孔,曾任浙江参政(约相当于副省级长官)。 杨文聪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少怀壮志,学兼文武,善书画,有文采,万历末期举于乡。此后屡试不第,年已30,仍功名不就,因之落魄江湖,纵情山水。他爱[[南京]]栖霞山风物,曾读书山中,暇时常登峰顶,眺望长江。数年后,回忆这段生活,曾绘《江中望栖霞》,并题咏其上,以抒怀念之情。 [[崇祯]]十六年(1643)已近中年时,他才谋得江宁知县一职,但不久又被劾罢官。失意之余,遂盘桓于秦淮风月场中。原来秦淮内河自明太祖定都南京就异常繁华,从东水关到西水关长达十里,彻夜灯船,尽笙歌。杨文聪为人豪侠,性爱交游,不仅与素淮名妓往来甚密,而且与复社名流侯方域等结为至友。以扇血点染桃花的韵事,很有可能就发生在这时。此事本传不载,然据近人考证,在孔尚任《桃花扇》成书之前,姜实节为杨文聪题画时就有"记否桃花留扇底,一回首处一消魂"之句。由此可知,杨文聪以扇血点染桃花,并非虚构,而是实有其事。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合力扑灭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烈火。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土英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杨文聪和[[马士英]]是同乡,又系姻亲,同时他在武备方面也有一定才能,因此被起用,监军京口(今镇江)。其时的镇江金山尚在长江水中,他认为金山控制南北,地形利于防守,奏请筑城以资守御,很快得到允准。 [[清]][[顺治]]二年(1645)初,杨文聪升任兵备副使,分巡镇、常两府。到清兵逼近长江时,文聪正驻军金山,控制江防。同年五月,他被提任为右佥都御史(中央监察机关长官)兼督沿江诸军。文聪遂还驻京口,和大将郑鸿适等军合兵长江南岸,与清兵隔江相持。九日夜,清兵乘大雾偷渡,直到接近南岸才被甘露寺守军发现,遂仓皇迎敌,但被清兵冲散。杨文聪败退至苏州。十三日,清兵攻陷南京,南明文武大臣、勋戚除逃亡外,大部迎降。清将曾派人往苏州劝降文聪,说客却被杨文聪所杀,并退军处州(今属浙江)。此时唐王自立于福州,文聪遣使奉表称贺,被拜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金都御史,提督军务,图谋收复南京。文聪受命于国破之际,孤军奋战,虽曾扼守仙霞岭,屡挫清军,终因众寡悬殊,于1645年7月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全家36口人同时遇难。 == '''代表画作''' == 杨文聪博学好古,书法超逸。善画山水,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间。 崇祯四年(1631)作《秋林远轴图》轴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崇祯九年(1636)作《仿董巨山水》轴,现藏北京市文物局; 《仿倪瓒山水图》轴藏无锡市博物馆; 崇祯十一年(1638)有《枯木竹石图》,藏南京博物院。 《水村图》卷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 崇祯十五年(1642)作《仙人村坞图》轴藏故宫博物院; == '''代表诗作''' == 《朱雀航》 野航月冷草萧萧,曾照当年劫火烧。 遗恨至今流不断,酸风昨夜返寒潮。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Category:文學人物]] [[Category:畫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杨文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