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19.1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 的原始碼
←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7.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7.sinaimg.cn/mw690/002LNLX7gy6OEZh3K4K36&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5034350102v8j8.html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街道温州路126号、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内。杭州在《[[马关条约]]》中被辟为通商口岸<ref>[https://www.xuexila.com/lishi/xueke/gaozhong/13448.html 马关条约的通商口岸有哪些],学习啦,2017-5-18 </ref>,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6月设立杭州海关,近拱宸桥,为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大运河货物进出的枢纽。杭州海关是近代海关(洋关),故俗称“洋关”。1949年后先后作为杭州农科所和合作医疗站,1954年后归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建筑== 旧址原大门朝西(位置在南楼西侧),内原由四栋[[建筑]]组成,包括A楼(税务司,今南楼或称9号楼),B楼(杭州海关办事处,今东楼或称10号楼),C楼(帮办人员住宅,今北楼或称20号楼)和D楼(码头检货厂,已拆除),A、B、C三楼呈品字形布局,均以灰红两色的清水砖砌筑(红色清水砖主要用于拱券及砖柱部分),立面采用殖民地外廊式,室内铺木地板(今已用水磨石替换)。其中A楼三层,中式重檐屋顶,屋脊端部微翘、出檐短浅,B、C楼两层,坡形屋顶。目前为医院办公用房和[[图书馆]]等。 ==历史沿革== 公共通商场与日租界的设立,正式撕开了杭州对外通商的口子,英、美等国均要求在拱宸桥的通商场内租地经营,浙江巡抚只得“照复诸国”,拱宸桥一带遂成为各帝国列强经商、投资、掠夺的乐园。因应这样的情势,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6、7月间,在杭州设立“海关”开港通商,当时杭州“海关”的全称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即人们所说的“洋关”,关署建在杭州拱宸桥通商场(现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da06f30102v234.html 洋关旧址],新浪博客,2014-9-29</ref>。 1896年10月1日,杭州海关与通商场及日租界同时正式使用。当时的杭州海关是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货物进出的枢纽。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杭城前夕,杭州关撤出辗转外地,抗战胜利后,杭州关虽奉命恢复原建署,但处址已非拱宸桥原址,并于1945年12月4日闭关。在抗日战争时期,拱宸桥“洋关”留下的几幢房屋,一度成为[[日本]]宪兵队队部驻地。抗战胜利后,“洋关”的一部分成为[[国民党]]的杭县县政府所在地,另一部分划为农科所宿舍。解放初期,“洋关”全部归属农科所,1954年才由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 洋关留存至今的三幢房屋现位于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内,北楼现为医院总务办公室所在地,东楼作为院方培训学员的宿舍,南楼是医院的药品仓库。三座建筑呈“品”字形布置,间有后期构筑的医用建筑。东、南、北三座楼平面矩形,皆为二层砖木结构,[[红色]]清水砖外墙,立面多采用仿英的“券廊式”,屋顶坡形,出檐短浅。 ==视频== ===<center>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李鸿章签马关条约</center> <center>{{#iDisplay:s066227uxt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杭州关税务司署旧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