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6.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杯萼海桑 的原始碼
←
杯萼海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杯萼海桑</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BD05A174E76D5E4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E6%9D%AF%E8%90%BC%E6%B5%B7%E6%A1%91?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杯萼海桑 学 名:Sonneratia alba S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海桑科]] 属:[[海桑属]] 种:杯萼海桑 命名者及年代:Sm.,1819 |} '''杯萼海桑'''(bēi è hǎi sāng),学名:Sonneratia alba Sm.,俗名:'''枷果、剪刀树''',异名:Chiratia leucantha Sonneratia iriomotensis Sonneratia mossambicensis ,是[[海桑科]]。[[海桑属]]灌木或乔木,高可达4米;枝和小枝均有隆起的节,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渐狭成楔形,叶柄扁,花具短而粗壮的梗;萼筒钟形或倒圆锥形,裂片外反,内面红色,常短于萼筒;花瓣形状与花丝不易分别,白色,有时下部浅红色;花丝白色。花果期秋冬季。 分布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北部和[[亚洲]][[热带]]浅海泥滩,北达[[日本]]的[[琉球群岛]]南部;中国[[广东]][[文昌]]、[[崖县]]也有分布。生于滨海泥滩和河流两侧而潮水到达的红树林群落中。 杯萼海桑多作建筑和造船用,也可供一般木器、家具、板料等用。树皮含单宁可染鱼网;果实可食。杯萼海桑造林成活率高,可作为红树林人工造林的先锋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ref>[http://www.iplant.cn/info/%B1%AD%DD%E0%BA%A3%C9%A3 杯萼海桑], 植物智, 2020-01-18</ref> ==杯萼海桑形态特征== 杯萼海桑 灌木或乔木,高2-4米;枝和小枝均有隆起的节,近4棱形。叶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4.5-6.5(-8)厘米,宽3-4(-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渐狭成楔形,中脉在上面平坦,在下面凸起而稍宽,侧脉纤细,不明显;叶柄扁,长5-10毫米。 花具短而粗壮的梗;萼筒钟形或倒圆锥形,有明显的棱,结实时形状不变,裂片外反,内面红色,长1.5厘米,宽约5毫米,常短于萼筒;花瓣形状与花丝不易分别,长13-20毫米,宽0.5-1.2毫米,白色,有时下部浅红色;花丝白色。果实成熟时直径3-4厘米,长2-2.5厘米。花果期秋冬季。 ==杯萼海桑产地生境== 分布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北部和亚洲热带浅海泥滩,北达日本的琉球群岛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马鲁古群岛。中国广东文昌、崖县也有分布;生长在滨海泥滩和河流两侧而潮水到达的红树林群落中。 ==杯萼海桑繁殖方法== 杯萼海桑 作床:在滩涂地上育苗采用高床育苗,苗床高15-20厘米,宽1.0-1.2米,苗床间距离40厘米,苗床走向和涨潮时水流方向平行,床面铺5厘米厚的营养土。 播种:取贮备的杯萼海桑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悬挂在阴凉处,待其外种皮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前用0.3%-0.5%的高锰酸钾对种子、苗床进行消毒。播种方法采用撤播,播种要均匀,密度合理,密度过大易引发各类腐烂病,密度小,出苗率低。合理的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圃地长苗100-120株小苗。播种后覆盖0.2-0.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用木板进行轻度镇压,再用纱网盖住苗床,纱网要拉平,四周用海泥压实,避免涨潮退潮时潮水冲刷种子。盖土不宜过厚,否则影响种子发芽时间和发芽率。 杯萼海桑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但由于其种子贮藏困难,因而我们通常随采随播,随采随播可避免贮藏种子,提高发芽率。秋季播种较春、夏季来说,可在第2年4-5月份造林,有延长生长季节,提高幼林冬季抗病、抗寒能力,但需注意防低温和干冷风对床上幼苗的危害,幼苗生长量较春季小,苗木出圃时间延迟30天左右。播种后2-3天种子开始发芽,8-10天幼苗定根好后即可将纱网掀开。 ==杯萼海桑栽培技术== 淡水管理:杯萼海桑育苗,淡水管理极为关键,因为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受海水盐度影响,当海水盐度高于5‰时,种子发芽开始受到抑制,海水盐度高于8‰时,苗床上幼苗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这也是该树种自然更新受到制约的原因之一。因此,滩涂上育苗需补充淡水,降低苗圃中的水分盐度是十分必要的。 杯萼海桑 淡水的浇灌量根据苗的大小和潮水而定。通常在播种后,白天2-3小时喷水1次,退潮后及时喷水,其一是降低圃地水分盐度;其二是及时冲洗幼苗或苗床纱网的泥浆,以免影响种子发芽或幼苗生长所需光照和温度。发芽期间,苗床水分盐度控制在5‰以内。床上幼苗控制在8‰以内,移植成活后,盐度要求可逐渐放宽到10‰,苗高达20厘米后,盐度可提高到15‰以上,苗高达30厘米,已能适应自然海水环境。 移植:当苗床上幼苗长出6片真叶,苗高达4-6厘米时,便可开始移植于营养袋中。移植时,营养袋幼苗先在陆地上的阴棚放置一周左右,待幼苗充分定根后再栽植到滩涂上,这样可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幼苗时,若无阴棚,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强光、高温使幼苗因失水而死亡,导致移植失败。杯萼海桑为阳性树种,移植一周后苗木基本定根好,不需继续遮荫。 红树林海域常有凋落物,涨潮时,若纱网压得不紧会被潮水冲开,从而使大量凋落物被潮水携带进苗圃,退潮后,凋落物被留在苗圃中,影响苗木的生长。因此要及时清理,以免压坏幼苗和引发病虫害。 施肥:在苗床上先施足基肥,按每667平方米圃地施10000千克农家肥加上150千克过磷酸钙,在幼苗期可以喷含钾型叶面肥2-3次,注意苗木出圃前一个月不宜施肥,以免影响出圃苗木的木质化程度,从而影响造林。 成活率。杯萼海桑移植成活后,喷氨基酸叶面肥1次,喷施浓度为5‰的复合肥水溶液和喷含钾型叶面肥各1-2次。合理施肥有利培育壮苗和使苗木提早出圃,还可提高苗木的抗逆性。 ==杯萼海桑主要价值== 杯萼海桑的木材在马来西亚是一种商品木材,多作建筑和造船用,但在中国因材积不多,木材结构虽细致而纹理局部交错,亦不耐腐,仅供一般木器、家具、板料等用。树皮含单宁17.6%,可染鱼网;果实可食。 杯萼海桑生长速度快,树形美观,适应性强,尤其是对盐度和淹水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笋状呼吸根发达,对防风固岸、促淤造陆有显著效果,造林成活率高,可作为红树林人工造林的先锋树种。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杯萼海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