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29.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林之奇 的原始碼
←
林之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林之奇</big> ''' |- | [[File:296122219.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2/296122219.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4/d4g50e9bl4.html 来自名人简历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字 号''' :字少颖、号拙斋 '''别 称''' :拙斋先生 '''出 生 地''' :福州侯官 '''所处时代''' :北宋 '''出生时间''' :1112年 '''去世时间''' :1176年 '''主要作品''' : 《尚书集解》、《拙斋集》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之奇'''(1112年-1176年), 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人,北宋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年六十五岁。<br> * 从[[吕本中]]学,本中非常看重他。绍兴二十一年,(公元一一五一年)及进士第。改长汀尉,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 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以为邪说异端,不可训。因患痹疾,乞祠家居。 * [[吕祖谦]]曾受学于他,卒,谥文昭。 * 之奇着有拙斋文集二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尚书集解、春秋周礼讲义、论语注、[[孟子]]讲义、扬子讲义道山纪闻等,并行于世。 * 著有《尚书集解》、《春秋、周礼论》、《孟子讲义》、《论语注》、《扬子解义》、《道山纪闻》、《拙斋集》等。 == 人物话题 == * [https://new.qq.com/omn/20180629/20180629A0BBKA.html?pc 举举媚学子·林之奇] * [http://news.fznews.com.cn/wskd/2007-6-25/200762582M-1P8dYY152830.shtml 林之奇与拙斋书院] * [http://c.sou-yun.com/KnowledgeGraph.aspx?id=28584&type=People&resourceType=Poem 文学知识图谱 人物 林之奇] * [https://www.sohu.com/a/337092689_99904027 三山人文】林之奇与麻沙本 ] == 人物生平 == <p style="text-indent:2em;">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年已四十的之奇始登进士第,授莆田主簿,后改任长汀县尉。绍兴二十六年召试馆职,任秘书省正字,又转为校书郎,次年,兼任国史日历所检讨官。这时,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的《三经义》(指[[王所]]撰的《毛诗义》、《尚书义》、《周宫新义》),他竭力反对,认为王安石的《三经义》有如魏晋时期的清淡家[[何晏]]、[[王衍]]之流不务实际,空谈玄理之学,危害之大,胜于桀纣。还认为,[[靖康之乱]],其根源就在王安石《三经义》的空洞学风所造成的。朝廷采纳他的意见,停止推行王安石的《三经义》。<br> <p style="text-indent:2em;">林之奇生当宋王朝失去半壁江山、在江南建立苟且偷安的南宋政权的历史时期,朝廷大臣多主张屈辱求和。林之奇却上书当局,认为“久和厌战,人之常情。金人知吾重于和,故常以虚声喝我,而示我以欲战之意,非果欲战,所以坚吾和也。欲与之和,宜无惮于战,则其权在我。”所以他主张加强战备,只有能战,才能求和。在南宋政权中,他是一位积极的主战派。他还认为“战之所需不一,而以人才为先。”竭力主张搜罗人才,充实国力。<br> <p style="text-indent:2em;">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林之奇以痹疾请求外放,由宗正丞提举闽舶,参帅议。后又被落职返乡,以宗祠为家居,授徒著述,自号拙斋,人称拙斋先生。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浙江吕祖谦慕其名,远道来闽从其学。 <p style="text-indent:2em;">淳熙三年(1176年)病卒。有《尚书集解》、《春秋、周礼论》、《孟子讲义》、《论语注》、《扬子解义》、《道山纪闻》、《拙斋集》等书行于世。 [[Category:宋朝人物]][[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返回「
林之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