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105.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枯草白(红山飞雪) 的原始碼
←
枯草白(红山飞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枯草白'''<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9842003/pexels-photo-2984200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枯草白》'''是[[中国]]当代作家红山飞雪的散文。 ==作品欣赏== ===枯草白=== 好一场大雾,弥漫于天地之间。 湿漉漉的雾气,顺着窗棂的缝隙挤进来,凉丝丝的,弥漫了整个屋子。屋子里的温度顿时降下来,有些冰冷了。炉火早已经熄灭,床上被褥冰凉如铁。我赶紧披衣起床,拿来柴火,放进火炉里,点燃。有火星窜出来,添几铲子煤,冒出几缕煤烟,似乎冲淡了屋子里的寒气。一会儿,炉火红了,屋子里的温度渐渐升起来。 推开门,又浓又冷的雾气扑面而来。我不由打了一个寒颤,随即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鼻子顺畅了许多。浓雾中,大黄狗轻吠了几下,躲在鸡圈的大公鸡,也慌乱地鸣叫了几声,都朦[[朦胧]]胧的,像是从遥远的大山里传出来。然后,院子里又归于沉寂。 又浓又湿的雾气笼罩了我的全身,[[眉毛]]、头发上面瞬间挂上了冰凉的白霜。用手抹一把,又湿又凉。站在院子向外看过去,远山、河流、树木和那些枯萎了的蒿草,都隐没于浓重的雾气里面,什么都不见了。 浓雾里面传来几声咳嗽,叔叔从浓雾里走过来。 像我一样,叔叔的眉毛、胡须、皮帽子那长长的绒毛上面,都挂上了一层白霜,像是从西方圣诞节里走出来的圣诞老人。我赶紧过去,问道:“吃饭了么?”叔叔甩甩手,拍打着身上裹着的白霜,说:“这雾真大,吃了,刚吃过。”山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场大雾,然后就是一场霜冻。那些寄生的害虫被统统冻死,还有那些没有完全枯干的牵牵绊绊的蒿草,也会因为一场霜冻,变得枯燥、干脆。 一场霜冻之后,就到了进山搂柴草的时间了。 我知道,冒着这样浓重大雾过来,叔叔是找我父亲商量进山搂柴草的事情了。 微弱的阳光从厚厚的浓雾中透出来,一缕一缕的。浓雾渐渐消散,山里的山水树木,也渐次清晰起来。房檐屋脊都铺了一层薄薄的青霜,房顶上一垄一垄灰色的瓦片,浓浓淡淡,就像水墨晕染的画,极有层次感、韵律感。几只山雀,在房檐上叽叽喳喳,用小巧的喙梳理着被浓雾打湿了的羽毛,一边跳来跳去,躲避着染着青霜的瓦片。院里院外的树木,早已经掉光了树叶,却在一夜的大雾里,染上了一层白霜,现出一种冰清玉洁的模样。放眼过去,一树一树,一团一团,层层叠叠消失在凛冽的苍茫里,有一种令人生畏的冰冷。山野的蒿草、顽石、沟沟坎坎也都铺上了厚厚的冰霜,白茫茫一片。像是夜里来了一场轻雪,将山里的一切都覆盖起来。浓雾消散了,阳光明亮起来,晕染在房屋、树木、野草以及山野的青霜,也一点点融化,最后不见了。 一场大雾,一场霜冻,之后就是阳光、强劲的山风,这是塞外初冬走进深冬的节奏。 每年在霜冻之后,就要进山去,准备一个冬天的柴草和牲畜过冬的饲料。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山里的蒿草尚未完全干燥,藕断丝连,上不了耙子;晚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下一场大雪,冰天雪地的,进山、出山的路都被封死,只能在家里猫冬。那样,过冬的柴草和饲料,都成了问题。我们这里山高石头多,少树木,植被脆弱,更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每年家家过冬的柴草和饲料,都是大事。家境稍好一点的,每年从山外拉一车煤回来,过冬取暖用,剩下的柴草和[[秸秆]],节省着,用来喂养大小牲畜。没有能力用煤取暖过冬的,就只有进山几天,准备下过冬的柴草和饲料了。 进山搂柴草,是我们山里人家每年的大事。山里的植被不是很好,近处的蒿草,很早就被人家收拾了,所剩无几。即便是附近有一些可供过冬的柴草,村子里年轻力壮的男人,也不可以就近取材,当做自家过冬的燃料和饲料。这是山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山里人生存的法则。 叔叔是村里搂冬草的好手。每一年进山搂草,都由他来组织。冬天进山搂草,对这个小山村里的人来说,无异于一次远征,一次作战,是人与大自然的斗争。 带足了干粮,水,搂草的工具,一架马车,四五个男人,顶着刺骨的寒风,向大山深处走去了。 天色越来越亮,前面的路也越来越陡峭,似乎就在悬崖峭壁的边上行驶。大家都默不作声,嘴里哈出的热气,立刻就凝结在眉毛和皮帽上,冰冷的空气似乎就要凝结在一块。马的铁掌敲击着冰冷的石板路,发出铿锵的声音,在山谷里叮当回响,更加重了这寒冷的凝重。快到晌午的时候,前面渐渐开朗起来,高山都在脚下了。 叔叔说,[[曼甸]]到了。 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曼甸属于高海拔地区,地势相对平缓,附近少有人家居住,人的活动较少,植被保存相对好一些,是每年冬季搂草理想的地方。 曼甸上的风格外大。凛冽的山风顺着山坡嗖嗖刮过来,发出尖锐的呼啸声。野草紧贴地面,被山风梳理着,潮水一般,向远方涌去。弯着腰,裹紧皮袄,我们在一处沟坎里面安顿下来。叔叔说,夜里山风大,得寻一处避风的地方,跺草、休息,不然,一夜山风刮过,一天的辛苦就全白费了。 简单清理了一下周围的杂草、乱石,把装锅碗瓢盆的箱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安放好,又简单吃一口带来的干粮,就准备开始搂草了。叔叔说,这一下午得抓紧点,搂的草得够晚上御寒,取暖用。 曼甸的好处就在于山势平缓,山草密实、平整,便于比较大的搂耙作业。叔叔和几个年轻力壮的人,每人拖着一付耙子,相互隔开一段距离,像拉犁一样,慢慢向前走去。这样用来搂草的“拖耙子”似乎是我们山村独有的搂草工具,从未在别的地方见到过。现在想想,那种构造,真有点像现在的收割机。一个用铁丝或者竹条做成大耙子,大一点的有一米左右宽。耙子的拉杆很长,一头是齿牙密实的耙子,另一头安有一个“弯头”卡在人的肩头,拉着往前走。紧贴着宽大的耙子下面,是一个大大的类似于簸萁的工具,用柳条或者竹条编制而成,附着在耙子下面。人拉着耙子,躬着身,不停往前行走,地上的枯草被耙齿搂起来,送进“簸萁”里面。越走越远了,地上的枯草不断被卷起,不断被送进“簸萁”里面,渐渐的,“簸萁”里面的枯草装满了,就卸下来,归拢一下,码放在一边,继续往前走。后面的人跟上来,在码好的草堆旁边,停下耙子,把耙子里面的枯草卸下,码在前面的人堆放的草堆上。草堆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车老板赶着车过来,将一堆一堆的草装上车,拉走,堆放在找好的营地上,围城一个“U”字形。一个下午,每人都搂了几趟,集中在一块。草成垛了,天也渐渐暗下来。 有人捡拾了一些枯干的树枝和牛粪,找几块石头垒成灶,上面放上铁锅,舀上几舀子水,盖上锅盖。抓一把枯草,点燃,塞进枯干的树枝,灶里的火就亮起来,被风一吹,呼呼啦啦直往外窜,有半人多高。旁边的人,在灶火的不远处,另外燃起一堆篝火,把牛粪放上去,火光伴随着青烟,缕缕升起来,虚虚实实的,像是大漠戈壁上的长烟,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两个人围着锅灶忙碌着做饭,其他的人就围在篝火旁边,烤火取暖。因为是一处凹地,断崖的下面,被风且向阳,三面被刚刚码起来的柴草围着,相比于寒风呼啸的曼甸上,到不显得那么寒风刺骨了。灶火和篝火燃起来,一会儿,人就暖和过来了。 月亮升高了,漫天星光灿烂,风也小了,曼甸上,寒冷而静谧。 几个人挤在用柴草围起来的围墙里面,身上盖着羊皮大衣,和衣而睡。不一会儿,就听见有人发出了阵阵鼾声。一天下来,人们的确是太累了,虽然是在寒冷的野外,但疲劳和困倦还是让人很快进入梦乡。我却难以入睡。山风一阵一阵从头顶掠过去,掠过突起的石头、突兀的树木,发出一串串尖锐的唿哨,忽远忽近,忽高忽低。远处,几声长嚎,悠悠传来,让人心生恐惧。不知是篝火熄灭了,还是霜雾袭来了,感觉有些寒风刺骨了。就往叔叔身边挤了挤,叔叔嘀咕了几声,快睡吧,越不睡,就越冷。突然想起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里面的诗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就问叔叔,[[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里面的塞下是不是就说的我们这里。叔叔是懂一些古诗文的,当初要不是爷爷死活不让出去,现在应该在城里,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了。叔叔已经是睡意朦胧了,说,快睡吧。 我却愈加没有睡意了。要不是临出发父亲感冒发高烧,我是不能参加这次搂冬草的。出于好奇,我缠着叔叔,非得跟来,来一次浪漫的冒险。起初妈妈是不同意的,叔叔也不同意,认为毕竟是深冬出远门,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父亲觉得自己不能去,家里不出一个人,觉得过意不去,男孩子出去锻炼一下,没有坏处。躺在用柴草码起来的围墙里,虽然铺着狗皮褥子,盖着羊皮大衣,还是感觉寒风透骨,无法入睡。 曼甸的夜空是如此辽阔、深邃。漫天的星光,相互映照着,远的、近的,隐约着,璀璨着。繁星密集的地方,被星光照耀得发白,像是有薄薄的白雾一轮一轮飘散开去。有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光束,划过夜空,瞬间坠落在夜的尽头。远处的山,成了一条浓重的线条,就像谁随意拖了一条墨线,粗粗细细,浓浓淡淡,随意而自然。坦荡的曼甸,没一点点光亮,一点点声息,在漫天的星光里,入睡了。只有不曾停歇的风,在曼甸四处飘荡,像是黑夜寒冷而不大顺畅的呼吸。 第二天起来,天已经大亮了。 人们生火做饭,准备又一天的工作。 昨天晚上,又是一地白霜,让一地枯草,一夜之间白了头。站在平展辽阔的曼甸,看着满地白霜从眼前蔓延到天尽头,心想,今天,又是一个寒冷的天。 <ref>[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红山飞雪,孙国华,内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品文选刊》《四川文学》《意林》《语文报》《电影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枯草白(红山飞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