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9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柱础 的原始碼
←
柱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柱础.jpg|350px|缩略图|右|<big>柱础</big>[https://p0.ssl.qhimgs4.com/t0117117fdac60452f3.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360kuai.com/pc/953878ca6f8217477?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来自 快资讯 的图片]]] '''柱础'''(础:chǔ/ㄔㄨˇ、同《础》)是柱的基座。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 其功用有三:将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传到地面;防水防潮;[[装饰]]。 ==柱础石名称起源== 其名称起源甚早,[[墨子]]一书中即记载:「山云蒸,柱础润」。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踬,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而在本省则称之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 ==柱础石的主要作用== 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人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7/gjwg_0713/5910.html 中国建筑构件柱础 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的民间智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7-07-13</ref>。 ==先秦时期的柱础==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在柱子底下承受压力的部分叫「础」,而在础与柱子之间常有「踬」的放置,以隔断毛细现象向柱子渗入的溼气,并且能于损坏时随时抽换。但我们一般所通称的「柱础」即包括以上两者。 柱础虽因机能上的需求而产生,但当其发展成熟后,也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之变化,兼具有装饰之功能。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石柱也运用了柱础做为装饰,所以其在装饰上的作用已大于机能上之需求。 论其[[材料]],为了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早期亦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如现今在鹿港的三山国王庙还保留二个木制的柱础<ref>[http://www.docin.com/p-917392662.html 中国建筑构件——柱础论],豆丁网,2014-9-18 </ref>。 石制柱础的应用甚早,[[安阳]][[殷墟]]出土的石础,可能是现今所见最早的柱础,础上已有动人的雕刻,刻下部抱膝的人像装饰,础背有槽,侧有卯,可见是将柱脚插于础石之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柱础== [[南朝]]时亦有铜礩之使用,在[[战国策]]中有:「智作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耐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室皆以黄铜为柱础,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到了[[汉朝]](例:[[山东]]肥城孝堂山祠堂石柱)[[石柱]]钢礩已完全为石础取代。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上可以看到当时柱础的式样有类似栌斗倒置的形式,也有作多层及类似覆盆的样式;其上凋有细密的花纹,而其凋刻的手法则类似于宋代的「减地平鈒」的线刻表现。 ==唐宋时期的柱础== [[六朝]]之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建筑与佛教艺术已开始融合并发扬光大。例如在山西[[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上,已凋有覆盆莲花及盘龙,人等复杂之纹饰。因此,自东汉佛教东传之后,佛教的装饰艺术对往后柱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台湾]]庙宇中常见的莲瓣形柱础,其造形已不同古制,并有束腰及底座的产生,在上端凸出的肚部作莲瓣凋饰,其莲瓣以圆弧收齐上下唇缘,而呈现上下[[对称]]的长椭圆形。整体造形类似南瓜,所以又称为「南瓜形柱础」或「瓜瓣形柱础」。[[唐朝|唐代]]的柱础依[[壁画]]及石刻上所见,仍以覆盆莲花式的为主,但莲瓣较六朝初期的略为肥短。 莲瓣的装饰,被广泛地运用于柱础。古代的莲瓣柱础多作覆盆式的铺地莲花,其莲瓣较为写实且富变化。这种类似佛教「莲花座」的古式覆盆莲花造形,即是[[宋朝|宋代]]所谓的「宝装莲华」在鹿港龙山寺山门的柱础,尚可见到。 到了宋代时,柱与柱础的装饰益形细致,佛教装饰除与本土建筑融合外,并开创出成熟的风格。在宋营造法式中,对柱础的纹饰,即载有:海[[石榴花]]、[[牡丹花]]、宝相花、铺地莲花、仰覆莲花、蕙草、龙风纹、狮兽及化生之类等,这些纹饰即是大多受了佛教艺术之影响。此外,营造法式第三卷中,对柱础的形式、比例及装饰手法更有详细的说明: 「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花]],其高加覆盆一倍,如素平及覆盆,用减地平鈒,压地隐起华,剔地起突,亦有施减地平鈒及压地隐起莲瓣上者,谓之宝装莲华」。 [[宋朝]]柱础的式样变化更多,凋刻也更加纤细,但仍以莲花瓣覆盆式为主要的通行式样。由于一般建筑曾经倾向于复杂和多变而华丽,这种风气随即受官方注意和反对,故宋代即有「非宫室寺观,毋得凋镂柱础」的规例,所以柱础凋刻发展则开始着重在宫室及寺庙方面。至于元代,因其民族性格,所以柱础喜用简洁的素覆盆,不加凋饰。 ==明清时期的柱础== 明清时则在元的基础上,以简化、单纯的形式稍作凋饰,但图桉则崇尚简朴。于柱础的形状上,圆柱形、圆鼓形及上宽下窄、肩部凸出的「变体」圆鼓形,均为[[清朝|清代]]早期的流行风格。 圆柱形通常表面平素不施纹饰,圆鼓形及「变体」圆鼓形则造型古拙,凋饰典雅。此外,官式建筑多采用薄如镜面的石础,称为「古镜式」。但一般民间,尤其是南方则显着不同,一方面就地理环境而言,因多雨潮溼,故常采用较高的鼓状柱础;另一方面,在人文背景上较崇尚华丽凋饰,所以柱础的变化较多;且地处偏远,政令鞭长莫及,故发展较为自由。而台湾因为居南方庙宇建筑乃属于闽、粤的南方系统,加上融入的[[道教]]思想、民间[[信仰]]及反应风土民情与时代背景的各种装饰题材,并在[[民族]]个性的影响下,有具象的写实纹饰、有抽象的图桉装饰。这些装饰题材的背后,都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综观上述柱础的发展,自殷墟出土的简单柱础,经历了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而发展到清代的古镜式柱础,可谓柱础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简朴而华丽。 早期的形式以圆柱形及圆鼓形为主,表面施以简单的花纹或线条等浅浮凋的装饰,显得朴素澹雅。中期的柱础,其形式则有变化,外形较早期的为高;[[道光]]之后,圆鼓形的柱础已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下手部已有明显的内缩形式,整个造形显得细高秀挺。晚期的柱础,形式变化丰富,有扁圆形、莲瓣形、方形等。 [[光绪]]之后,莲瓣形柱础已成主流,而且此时外形已可明显的区分为顶、肚、腰、脚等四部分。在上段的础肚,常施以图纹凋饰,纹饰的变化也较以往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有花鸟、[[动物]]、吉祥[[图案]]及反映风土民情的内容等,凋饰华丽,凋工精巧,但有流于繁琐之感。另外,柱础形式的发展还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层式柱础,有鼓式、覆盆式、铺地莲花式、兽式等;另一类是多层式柱础,是由二种以上不同形式的单层式柱础重叠而成。 ==视频== ===<center> 柱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古建筑柱子柱础</center> <center>{{#iDisplay:y0180bnh2yb|560|390|qq}}</center> <center>历史文化旅行系列解读之中国古建筑基石——石雕柱础</center> <center>{{#iDisplay:r0834tf0rq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柱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