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9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柳梁乡 的原始碼
←
柳梁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柳梁乡'''位于庄浪县中部山区,海拔1789米--1890米,东临[[良邑乡]],南接[[水洛镇]],北与[[南湖镇]]、[[杨河乡]]接壤,西与[[卧龙乡]]毗连,东西长6.2公里,南北长8.2公里,总面积88.65平方千米,乡镇驻地柳家梁。划设18个村民委员会,112合作社,总人口19600人(2017)。<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柳梁乡] </ref> ==介绍== 柳梁乡全乡陵沟壑区,三梁两沟(柳家梁、烽台梁、水洛北山、榆林沟、双堡子沟),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坡陵沟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境内气候干燥,无霜期较短、间有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柳梁乡地处庄浪县中北部山区,海拔1790米,辖区总面积88.65平方千米,全乡辖18个行政村、112个社、总人口19600人(2017);总耕地面积71075亩,人均耕地2.9亩。全乡共有干部职工50人,村社干部112人。 '''大庄村''' 大庄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西部庄静公路沿线,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6个社,234户1053人,耕地面积3986亩,人均3.8亩,该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孟山村''' 孟山村位于柳梁乡东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全村共7个社,333户1502人,耕地面积4929亩,人均2.18亩,经济结构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农业产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3元 '''李山村''' 李山村位于柳梁乡东部,距离县城较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全村共5个社,260户1094人,耕地面积3932亩,人均3.59亩。经济结构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为主,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13元 '''阳洼村''' 阳洼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南部,距离县城较远,全村共4个社,265户1181人,耕地面积3987亩,人均3.38亩,农民主要以外出务工和农业产出维持生计,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13元。 '''徐家村''' 徐家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东部,距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全村共5个社,212户938人,耕地面积2757亩,人均2.93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周蒲村''' 周蒲村位于柳梁乡北部,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距县城较远,人口分布零散,交通不便,全村共4个社,220户1051人,耕地面积3508亩,人均3.3亩。全村经济发展落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旱作农业发展初具规模,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李堡村''' 李堡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东部,距县城较远,人口分布零散,交通极为不便利,全村共9个社,313户1551人,耕地面积5489亩,人均3.5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旱作农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下岔村''' 下岔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东部,距县城较远,座落偏僻,人口分布零散,交通极为不发达,全村共4个社,327户1417人,耕地面积4391亩,人均3.1亩。由于自然因素限制,全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作物种植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川边村''' 川边村属柳梁乡贫困村之一,位于柳梁乡北部,距县城较远,座落偏僻,人口分布零散,交通极为不发达,全村共9个社,413户1831人,耕地面积5791亩,人均3.2亩。该村于2008年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产出和外出务工,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林、经、果、牧用地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等 ==具体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产业开发方面。''' 洋芋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在16100亩,纤维亚麻保持在5500亩,劳务输出人数由2005年的1200人上升至5500人,其中07年有组织输出2600人,创建劳务基地14处,劳务收入达0.19亿元,仅劳务一项农民人均增收690元。 '''典型培育方面。''' 在继党家村整村推进养牛项目以来,通过发放贴息贷款,在河湾、大庄、张陈三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养牛项目,共落实养牛户360户,修建牛棚360座8700平方米,投放基础母牛720头,配套种植优质牧草2000亩,亚麻800亩,建成青贮池40个,拓宽乡村道路28.6公里,结合国债项目建设,在大庄村新建沼气池100眼,使全村60%以上的农户实现了"一池三改",用上了清洁能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新建文化医疗培训设施二处370平方米,培训农民1900人(次);先后承建"运兴"和"建设"1000头养猪厂2处,使养殖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我乡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县委提出的"夯基础、强班子、兴产业、谋发展、奔富强"的思路,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思路,典型带动,基本实现了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两个增强,抓好四项工作,构建一个模式的目标,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全乡共有21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8个;有村组干部146名,村班子全部齐全;党员总数849名,其中农民党员792名;有女党员122名;占14.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10名,占13%;35岁以下的228名,占26.8%;36--59岁的448名,占52.8%;60岁以上的173名,占20.4%。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0人,致富带头人105人,致富能人97人;18个村班子中一类班子15个,占83%,二类班子3个,占17%,没有三类班子。2007年党建示范点为张陈村。 '''先进性教育情况。''' 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习动员和分析评议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针对乡党委、乡政府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和行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全乡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四个文件"精神,通过吸收领导班子成员的整改措施,制定的整改方案力求突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113条建议和意见进行了整改。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林畜牧草业''' 林畜牧草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今年全乡造林作业面积4000亩,补植果园面积650亩,新增种草面积1800亩;养殖业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全乡畜禽饲养量达到3.99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达1000多头。猪存栏5169头、出栏5690头;羊存栏465只、出栏620只;鸡存栏2.9万只、出栏2.55万只,建成规模养殖专业村10个,其中规模养鸡户达50户。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柳梁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