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1.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栗源镇 的原始碼
←
栗源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栗源镇'''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下辖镇,地处宜章县南部,东与广东省乐昌市[[秀水镇]]交界,南与[[关溪乡]]相连,西与[[岩泉镇]]接壤,北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三溪镇]]毗邻。栗源镇行政区域面积71.94平方千米。 清初,属宜章县长宁乡。1995年4月3日,设栗源镇。截至2019年末,栗源镇户籍人口44355人。截至2020年6月,栗源镇下辖1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人民政府院内。<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粟源镇] </ref> ==基本信息== 栗源镇位于宜章县南部,古称栗源堡,是县内著名的"三堡之一",今为湖南的南大门,全镇总面积71万平方公里,辖2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3.6万人。 栗源区位交通优越,是开放福地。东、南、北三面分别与与广东省乐昌市的坪石镇、梅花镇、秀水镇、三溪镇接壤,西与本县的关溪乡和岩泉镇相邻。辽河与乐水河在此交汇穿过,国道107贯穿全镇,距京港澳高速仅15分钟车程,距乐广高速仅5分钟车程。 栗源红色文化丰富,是旅游佳地。栗源历来人杰地灵,作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栗源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涌现出了陈东日、陈光、陈俊、陈策、陈仲章、陈茂等革命前辈,亦留下了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境内明代古堡遗址尚存,有复源村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陈光故居等红色人文景观,有东华仙、包公庙等宗教旅游景观;栗源温泉资源丰富,目前正在着手实施甘棠湾温泉新村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栗源农业发展强劲,是"粮仓"重地。近年来,我镇不断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推进土地流转200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农业生产有了新奔头;全力培育红提、贡桔、水晶梨、脐橙、百合花等特色种植,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倡导"水稻+玉米"的高产示范模式,切实做到耕地零抛荒,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先进单位;以鼎农生态养殖场和乐水养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栗源养殖业蓬勃发展,"骑窝岭"品牌2014年荣获"湖南著名商标"。 栗源作为湖南省小城镇开发综合改革试点镇,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境内有烟花爆竹企业12家,另有年产能力9万吨煤矿1家,采石场4家,水泥厂1家,玩具厂1家,雨衣厂1家,水电站3个。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重点抓好城乡共建与环境同治工作,在镇区实施了立面改造、网管建设、街道景观、道路提质改造、生态公园建设等19个建设项目,镇区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 辖复源、栗源2个居委会和游宰冲、坛斗、苦竹、龙沙坪、留览、石波潭、甘棠湾、四合、椅子岭、塘岭、长田、老王冲、旗山下、径口、塘其冲、老坪山、新坪山、口路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厂、硅厂、电站、采石场。是红军将领陈东日,解放军高级指挥员陈光出生地。<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基本信息] </ref> ==设施建设== 近年来,栗源镇党委、政府终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遵循新时期国家、省、市、县水利工作方针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农田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春修期间,全镇建设三面光水渠6000余米,山塘清淤扩容9座,左右干渠清淤12公里;8.9公里新塘河(辽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沿河的甘棠湾、老王冲、长田、其山下、迳口等村河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新坪山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老王冲村、长田村左右干渠三面光建设工程正在实施;老坪山村山塘清淤扩容工程、塘岭、塘其冲、复源、其山下等村的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机耕道、灌溉渠建设)即将启动。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水利、除水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我镇高度重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面上小农水工程建立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明确领导分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程技术人员分片负责技术指导,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关系,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精心组织,早准备、早动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完成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突出重点,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工程的领导,全面落实责任,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抓紧做好新塘河8.9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年底完成总验;二是加快老王冲、长田村左右干渠三面光工程、老坪山山塘清淤扩容工程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及塘岭、塘其冲、复源、其山下等村的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的进度。 '''广泛发动群众,多渠道增加投入''' 水利建设是政府与群众性的活动,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完成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认真贯彻"一事一议",广泛发动群众,坚持分级负担,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多方筹集水利建设资金近1800万元,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人口民族''' 1月7日,栗源镇召开党政联席专题会议,传达了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上,镇党政领导就如何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精神进行了深刻讨论,并对如何抓好栗源镇经济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镇党委书记强调,要认真领会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坚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传统农业,做好现代农业;二是抓财源建设,促经济发展;三是抓生态建设,促环境优化;四是抓小城镇建设及环境同治工作,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五是抓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善民生、惠及民生;六是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七是抓安全、稳定与发展促和谐。栗源镇要严格按照市、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及目标任务,坚持跨越发展,建设富裕美好栗源。 ==建设成绩== '''栗源镇强化四举措打造节能型机关''' 栗源镇从四个方面入手,狠抓机关公共节能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从宣传入手抓意识。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利用飞信、QQ、微信等平台定期组织学习节能政策和节能小知识,在办公电器、开关、水龙头、楼道等处张贴节能提示。倡导节约、善用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人人带头过低碳生活。二是从管理入手抓落实。建立和完善机关公共节能管理制度,明确由镇纪委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监督,做到节能有目标,考核有数据,管理有规范的节能格局。三是从日常入手抓规范。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系统,有序推进无纸化办公,科学规划公共用水,开展汽车节油技能培训,将照明灯全部更换为新型节能灯和声控开关,促进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从领导入手抓表率。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做节能模范,自觉将节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节能工作逢会必讲,身体力行,确保节能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据悉,截止目前,该镇机关水电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35%。 '''栗源镇实施农村党员"十条红线"管理机制''' 栗源镇党委提出关于实施农村党员"十条红线"管理机制的意见,针对农村部分党员存在的组织纪律涣散、宗旨意识淡化、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诚信缺失等方面问题,划定农村党员管理"十条红线",通过党内评议、群众反向测评(或举报认定)、基层组织反映、职能部门反馈以及工作落实中掌握并查实的有触碰"十条红线"的农村党员,均要列为不合格党员,以此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守规矩"意识,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十条红线"涉及到造谣、网络诽谤、酒驾等目前颇受关注的问题。镇党委印制了"十条红线"告知书,发放到每名党员手上,并张贴在每个村民组的醒目处,公布了举报电话,要求全镇党员增强底线意识,并请广大群众发挥党外监督作用,对触碰"十条红线"的党员予以客观举报。党组织对党员队伍中出现的碰触"十条红线"的人和事,将启动调查处置程序,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严格处置,绝不姑息。 '''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为提升农村干部业务素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栗源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土地流转知识轮训,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村报账员近90余人参加了本次轮训。 镇业务工作人员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政策规定、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要求每位参训人员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培训,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开展好农村"三资"管理和土地流转工作,采取"依山就势,特色发展"模式,把栗源特色小水果和品牌养殖做大做强,切实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实保障。 ==旅游资源== '''明代古堡遗址''' 栗源明代古堡位于栗源镇复源村,为始建于明代的兵营遗址,占地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栗源堡东西北三城门及大部分城墙已毁,仅断断续续存约700余米,高4米的斑驳青砖墙体,有的还分布有火铳口。笆篱堡位于笆篱乡平原村,开东南西北四门,并筑有城楼,现只有北门保存完好。 '''复源村革命烈士纪念馆''' 栗源红色文化丰富,是旅游佳地。栗源历来人杰地灵,作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栗源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涌现出了陈东日、陈光、陈俊、陈策、陈仲章、陈茂等革命前辈,亦留下了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栗源书院''') 栗源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是继养正书院(现一中)、西山书院(现笆篱中学)之后清代宜章8所书院之一。1940年广州沦陷时,国立中山大学撤离北上,其农学院由丁颖院长率领400余名师生分期分批到达宜章栗源书院继续学业,一方面开展教学研究,一方面宣传组织抗日救亡,鼓舞了当地民众抗日斗志,一直持续到1945年1月。 为进一步挖掘中山大学农学院旧址-栗源书院的历史文化、文物价值,由宜章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史志办、文物管理所、县委党校、县文联、教育局、栗源镇、栗源学校等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以及邀请史学专家老干部组成10余人调研组对栗源书院开展第一次实地深入调研研讨。 '''陈光故居''' 陈光故居位于宜章县栗源镇复源村。 陈光(1905-1954年),1905年2月生。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他把大革命失败后埋藏的枪支献出来,18日,与陈东日等领导栗源暴动,历任栗源农民赤卫队队长、工农革命军独立第3师特务连长。井冈山会师后,陈光任第29团1营3连连长,参加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一系列战斗。1930年2月在水南、值夏战斗中,于险境冒死救出纵队长林彪。之后历任红4军第10师第30团团长、红10师参谋长、红10师师长、红11师师长、少共国际师首任师长、红一军团2师师长等职。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转战7年,率部参加历次反"围剿"的恶战,先后负伤10次,屡建奇功。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在长征中陈光率红2师一直担负全军开路先锋任务。1935年11月任红4师师长,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学习,任一科科长,12月代理红1军团军团长。1937年8月,陈光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旅长,9月底率部在平型关战斗中担负主攻日军的任务,取得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1938年3月代理第115师师长,率部在汾漓公路三战三捷,年底与罗荣桓率部进军山东,开辟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日军曾专门撰写了《陈光部作战研究》,发至各部队作战参考。1943年10月陈光回延安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和整风。1945年4月参加中共七大,是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1946年1月后,陈光历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6纵队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195()年1月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7月受到不公正的处理。1954年6月在武汉不幸逝世,时年49岁。1988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恢复陈光的名誉和党籍。 陈光故居始建于清末,封火墙、青砖青瓦、两层砖瓦结构建筑。1995年被洪水冲毁,没有再恢复。现该地已建居民用房。<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旅游资源]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栗源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