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69.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桃葉渡 的原始碼
←
桃葉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桃葉渡'''<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images/2e/9b/==wZwpmLkVGOjNWYzkDZjZzM3YmM1EDM09yX4YjMfVDM08CZmRXbk9SbvNmLnNXboFnL3A3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5%8D%97%E4%BA%AC%E6%A1%83%E8%91%89%E6%B8%A1/wiki-5040391-7925281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桃叶渡'''又名'''南浦渡'''[[辛弃疾]]《[[稼轩长短句]]》,<ref>[https://www.sohu.com/a/242484262_349954 桃叶渡:后世传说很唯美,真相却是东晋男神情劫难渡],搜狐</ref> 《祝英台令》中“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指此地。[[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古地名。桃叶渡是“十里秦淮”上的古渡口,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交汇处附近,在今[[贡院]]东原[[利涉桥]]处,位于淮清桥南,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 另有极少数观点认为,在[[南京市]][[浦口区]]宝塔山附近的一处[[明代]]渡口(目前已成为陆地)才是古代[[诗歌]]中的“桃叶渡”。[[六朝]]时桃叶渡是著名的送别之处,后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明代,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仅存半余。桃葉渡位于南京市秦淮區,是秦淮河上的―個古渡,位于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南起貢院街東,北至建康路淮清橋西,又名南浦渡。桃葉渡是南京古名勝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內。在原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并建有“桃葉渡亭”,從六朝到明清,桃葉渡處均為繁華地段,河舫競立,燈船蕭鼓。 ==地名來源== 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之七子[[王献之]],常于此渡口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当时[[内秦淮河]]水面宽广,桃叶渡处水深湍急,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摆渡心里害怕,为此王献之为她作了一首《桃叶歌》,歌曰:“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而桃叶在船上应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此后,为纪念[[王献之]],遂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 <blockquote>桃叶歌三首 <small>王献之</small><br />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br />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br />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可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blockquote> ==历史沿革== 桃叶渡渡口无桥的状况,延续了千百年。直至[[清朝|清]][[顺治]]三年(1646年)。当时[[金陵]][[孝陵卫]]的[[金云甫]], 见渡河者常因渡船翻覆而溺亡,便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木桥。太守[[李正茂]]对此举大为赞赏,取其便利交通之义,亲自将这座桥题名为“[[利涉桥]]”。现今该桥已经损毁,但街名仍沿用至今。由于桥的存在,桃叶渡于[[民国]]时期逐渐废圮。 1984年,相关部门在渡口原址立桃叶渡碑。1987年,在桃叶渡遗址北岸建成“古桃叶渡”石牌坊及套亭各1座。2003年,扩建为桃叶渡遗址公园,东起[[淮清桥]],西至[[平江府路]],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公园以六朝文化为主题,园内建有诗碑廊,镌刻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有关桃叶渡的诗词,并复建了桃叶古渡、邀笛步、停艇听笛等景点。 ==景点介紹== 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个古渡 ,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在原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从六朝到明清,桃叶渡处均为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 1984年,有关部门在渡口原址立桃叶渡碑。现在的桃叶渡,老宅是吴敬梓故居,里面有一碑坊,上面清晰地刻画了"古桃叶渡"几个字,两边是"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的坊联。 清顺治年间,孝陵卫人金云南迁居渡口,见渡口非常拥挤,常有人落水而死,便捐建木桥,题名“利涉桥”(取便利涉水之意),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易木桥为石桥。1984年,有关部门在渡口原址立桃叶渡碑。今桃叶渡临河有一石牌坊,横书“古桃叶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正面两侧楹联为:“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为:“楫摇秦水,枝带晋时风。”在南京浦口另有一个同名的桃叶渡,浦口东门桃叶渡是南京江北长江边东门桃叶山下的一个古渡口,也称“晋王渡”,和东门“宣化古渡”、东门“大码头渡”同属南京浦口东门三大古渡。桃叶渡地点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北的东门[[桃叶山]]下。[[宣化山]]的东南面。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桃葉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