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43.1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植物学报 的原始碼
←
植物学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植物学报.jpeg|有框|右|<big>期刊</big>[https://www.chinbullbotany.com/fileup/1674-3466/COVER/2021062114185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hinbullbotany.com/CN/1674-3466/home.shtml 来自 植物学报 的图片]]] '''植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林、[[园艺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发表内容,以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中高级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和服务对象。栏目设置包括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专题论坛。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植物学报》设有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和专题论坛等栏目。 主要刊登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读者对象== 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国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294389572_120068699 关于高等教育的四个谎言] ,搜狐,2019-02-13 </ref>的中高级专业人员。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根据2018年4月学报官网显示,《植物学报》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网络资源系统(网络版)、《英联邦农业文摘》(CABABSTRACTS)、联合国粮农组织情报系统《国际农业引文索引》(AGRISINTERNATIONAL)等收录。 ==研究发表== 根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学报》出版文献量为3483篇。 ==影响因子== 根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学报》总被下载1069729次、总被引7552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54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44。根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显示,《植物学报》2015年影响因子为1.25,载文量为1874,被引量为44812,下载量为120174。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为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第642名;[[生物科学]](93种)第9名。 ==荣誉表彰== 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1年,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 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9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期刊示范项目。 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学报投稿须知== 1.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每篇研究论文(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参考文献)不超过6个版面,研究简报不超过3个版面,综述文章不超过8个版面。关键词3-8个。 2.来稿须在正文前附加封页,写明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后应写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多作者签名;正文只写中英文题目,不署名和单位。 3.正文[[内容]]按如下顺序书写: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ref>[https://www.sohu.com/a/121647812_498147 引用参考文献你该注意这些],搜狐,2016-12-15</ref>。英文中的中国作者[[姓名]]和我国地名,请用汉语拼音拼写。 4.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须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英文摘要内容应详于中文摘要。 5.文稿字号不小于5号字,1.5倍行距,用规范化简体字。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规定的国际统一名称符号。首次出现的种、属名称请附拉丁学名,并请核对无误。稿中的外文字母、[[数学]]符号请标明文种,大、小写,上、下标,正、斜体。 6.参考文献只列与本文有关的主要近期文献,未正式发表的内部[[资料]]请勿引用。作者或编者为3人以下的(含3人)应全列出;3人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编者后加“等”字。中、日、俄文文献一律用英文引用,中文文献作者姓名、期刊名附中文对照,并加“(inChinese)”。每条参考文献的著录项必须完整。书写格式为: 期刊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发表年份,卷(期):页码. [[图书]]:[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目[C]//编者.文集名.版本(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视频== ===<center> 植物学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植物学报(英文版)》谭京晶</center> <center>{{#iDisplay:w0551366eu0|560|390|qq}}</center> <center>新研究:植物灭绝速度超出历史标准的350倍</center> <center>{{#iDisplay:s09202cpfm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
返回「
植物学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