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植物篇:卵叶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的原始碼
←
植物篇:卵叶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花冠漏斗形'''<br><img src="https://lvsexinqing.cn/wp-content/uploads/2018/04/5a2514ceddbdc.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lvsexinqing.cn/5826.html 圖片來自 植物百科]</small> |} == '''开花的种类——卵叶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 灌木,高约3米;当年生幼枝有短柄腺体,以后光滑;多年生枝灰白色,树皮层状剥落。叶厚革质,宽卵形或近于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总状伞形花序,有5-7花;花冠钟状漏斗形,长3-4厘米,粉红色,5裂,裂片近于圆形。朔果圆柱状。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灌木林中。产中国云南西部。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 '''卵叶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 W. W. Sm.):''' == ===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精致的粉红色'''<br><img src="http://k.sinaimg.cn/n/sinacn10114/485/w221h264/20190320/d7bf-huqrnan140846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width="250"></center><small>[http://k.sina.com.cn/article_6513599015_1843da22700100jdp7.html 圖片來自 新浪新闻]</small> |} * 中文名:卵叶杜鹃 * 拼 音:luǎn yè dù juān *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 W. W. Sm.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木兰纲 * 目:杜鹃花目 * 科:杜鹃花科 * 属:杜鹃花属 * 种:卵叶杜鹃 == 形态特征 == 卵叶杜鹃是灌木,高约3米;当年生幼枝有短柄腺体,以后光滑;多年生枝灰白色,树皮层状剥落。叶厚革质,宽卵形或近于圆形,长4-7厘米,宽3-4厘米,先端圆形,有凸起的小尖头,基部截形或微心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中脉在上面下陷,有细沟纹,在下面隆起,侧脉9-14对,在两面均不太明显;叶柄圆柱形,长1-2.5厘米,有稀疏腺体。 总状伞形花序,有5-7花,总轴长2-5毫米,有腺体;花梗长1-2.5厘米,密被腺体;花萼小,5裂,萼片卵形或三角形,长1-3毫米,边缘有整齐的腺体;花冠钟状漏斗形,长3-4厘米,粉红色,5裂,裂片近于圆形,长1-1.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微凹缺;雄蕊10,长1.5-2.5厘米,不等长,花丝细瘦,无毛,花药卵圆形,长约2毫米;雌蕊长2.5-3.5厘米;子房圆柱状,长4-5毫米,密被短柄腺体;花柱长2.5-3厘米,基部有稀疏腺体,上部光滑。 朔果圆柱状,长1-1.5厘米,有宿存的腺体,常弯弓形。成熟后5裂。花期5-6月,果期8-9月。 == '''主要变种'''== === 卵叶杜鹃(原变种):Rhodode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callimorphum === 该种十分相近于白碗杜鹃 R. souliei Franch.,但是该种花冠钟状漏斗形,花柱仅基部有稀疏腺体,上部光滑;叶片近于圆形,显著不同,较易于区别。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灌木林中。产中国云南西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 === 白花卵叶杜鹃(变种):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myiagr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 ex Cullen et Chamb. === 与原变种的区别:叶片厚革质,下面粉绿色,花冠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海拔3000米的灌木丛中。产中国云南西北部。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碧江。 == 繁殖方式 == === 扦插 === 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 嫩枝 ===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B5%E5%8F%B6%E6%9D%9C%E9%B9%83?fromModule=lemma_inlink 卵叶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信息介绍]</ref> == '''主要价值''' == 杜鹃[[枝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是花篱的良好材料,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在[[花季中绽放]]时即使杜鹃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 '''卵叶杜鹃的养殖方法''' == 卵叶杜鹃和杜鹃花[[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卵叶杜鹃开出来的花朵非常的[[别具风格]],就像是我们家里面以前经常用的[[漏斗形状]]一样,但是花朵的颜色却让你看到之后[[流连忘返]],会忍不住的想要用相机留下这个[[最动人的时刻]]。所以它给人带来的[[视觉震撼]]是[[不同凡响]]的, === 1.土壤要求 === 卵叶杜鹃在生长的时候需要用合适它的土壤进行培育。通常都是选择一些酸性土壤来进行养殖是最合适的。但是在北方地区的土壤是非常的偏向碱性,所以如果要养殖它的时候盆土需要用进行一定的配制才能去用。 === 2.肥水的管理 === 卵叶杜鹃的根系是非常先纤细的,所以对肥料浓度和水质的要求都是非常的严格一点。在给它施加肥料的时候,一定要适量。春天开花之前为了让它的枝叶和花蕾更好生长,可以每个月对它施加一次磷肥。开花之后就可以施加1到2次的氮肥肥的混合肥料。等到9到10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在施加1到2次的磷肥。 在生长和开花的时候,对肥水的要求是很多的,但是到了冬天和夏天休眠的时候,就会要求的少了,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控制,防治烂根。另外北方天气比较干燥,平时应该及时的浇水或者喷雾都可以,这样就可以提高湿度。 <ref>[https://m.huabaike.com/jtyh/mip_12850.html 卵叶杜鹃的养殖方法]花百科</ref> == '''3.定期整形''' == 为了让它的植株更快的盛开,所以平时就要注意一下对其修剪。一般都是通过摘心的方法来促使它枝条的萌发,对于那些花朵比较紧凑、影响花形的就可以提前给它疏蕾,这样不仅可以让它的花朵颜色开的更鲜艳,还能让它在下一年开花生长更顺利。它的萌发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有时候适当的修剪也是来维持它外形的美观,这样观赏性和商品性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 花期的控制 === 它一般是在秋天进行花芽的分化,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冷藏或者提高温度的方法,进行人为控制花期。如果你想让它提前开花,就可以把它移到温室里面培养,温度在20到25度就可以了,并且还要经常的向枝叶上面喷水。如果想要延迟的话,就让它待在低温的状态,温度在2到4度就可以了,盆土干了浇点水,夏天就搬到外面,2星期就开花了。 == '''白花卵叶杜鹃(变种)''' == 白花卵叶杜鹃(变种)为卵叶杜鹃之变种。区别在于叶片厚革质,下面粉绿色,花冠白色。 == 形态特征 == 与原变种(卵叶杜鹃)的区别:叶片厚革质,下面粉绿色,花冠白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8%8A%B1%E5%8D%B5%E5%8F%B6%E6%9D%9C%E9%B9%83%EF%BC%88%E5%8F%98%E7%A7%8D%EF%BC%89/8076593?fr=aladdin 白花卵叶杜鹃(变种)的简介]搜狗百科</ref> == 生长环境: == 主要生长于海拔3 000米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西北部。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碧江。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 [[Category:373 植物生理学 ]]
返回「
植物篇:卵叶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