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3.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楔尾綠鳩 的原始碼
←
楔尾綠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楔尾綠鳩</big> ''' |- | [[File:楔尾綠鳩.jpg|缩略图|居中|'''楔尾綠鳩'''[http://n.sinaimg.cn/sinacn20114/686/w400h286/20190523/6268-hxntqyx7641632.jpg 原圖連結][https://k.sina.cn/article_1900967781_714e776504000j4dw.html原圖連結] ]] |- | align= light| 中文學名:楔尾綠鳩</br> 學名:Treron sphenura</br> 界:[[動物界]] </br> 門:[[脊索動物門]] </br>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br> 綱:[[鳥綱]] </br> 目:鴿形目 Columbiformes</br> 科:鳩鴿科 Columbidae</br> 屬:綠鳩屬 Treron </br> 种:楔尾綠鳩</br> 命名者及年代:Robinson,1910</br> |} '''楔尾綠鳩''' 俗名: 歌綠鳩 嘴:基部淺藍色,尖端米黃,腳紅色。 叫聲:深沉哨音koo轉變成奇特的嘟噥聲。 模式產地: 喜馬拉雅山脈地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2016/0710/177640.html 經濟與理財>楔尾綠鳩]</ref> ==形態特徵== 體長為28—33厘米,體重160—260克。雄鳥:頭綠,頭頂橙黃,胸橙黃,上背紫灰;翼覆羽及上背紫栗色,其餘翼羽及尾深綠色且大覆羽及色深的飛羽羽緣黃色;臀淡黃具深色縱紋;兩脅邊緣黃色;尾下覆羽棕黃。 ===雌鳥與雄鳥的差異=== 雌鳥上體暗綠色,頭頂和胸部為淡黃綠色;尾下覆羽及臀淺黃具大塊的深色斑紋。 ===虹膜=== 內圈為藍色,外圈為紅色,眼周的裸皮為淺藍色。<ref>[http://img.qings.com/birding/bird/b288.htm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楔尾綠鳩]</ref> ==生態習性== 常單個、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尤以早晨和傍晚活動較頻繁,主要在樹冠層活動和覓食。叫聲非常悅耳動聽,富有簫笛的音韻。 ===覓食=== 常抓住懸垂的小樹枝取食[[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闊葉林]]或混交林中。 ==繁殖方式== [[繁殖]]: 4一7月。 求偶: 行為有點頭、挺胸、張翅、展尾和圍繞雌鳥跳來跳去,同時發出“咕咕”的叫聲,並且不時地佯作在地面上啄食狀,雌鳥則以同樣的動作和叫聲來應答。 巢: 呈平盤狀,僅用少量枯枝堆集而成。 卵: 每窩產卵2枚,卵的顏色為白色。 孵化期: 為13一14天。雛鳥為晚成性,經過親鳥12天的撫育後即可離巢。<ref>[https://baike.sogou.com/v96694.htm baike>楔尾綠鳩]</ref> ==分布範圍== [[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南、[[東南亞]]、蘇門答臘、爪哇及龍目島。 分佈狀況:罕見留鳥。指名亞種於[[四川]]南部(峨嵋山);yunnanensis於[[西藏]]南部及[[雲南]]。<ref>[http://www.owlapps.net/owlapps_apps/articles?id=1021651&lang=zh owlapps>楔尾綠鳩]</ref> ==參考資料==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楔尾綠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