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3.1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武功镇 的原始碼
←
武功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武功镇古镇</big> ''' |- | [[File:武功镇.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www.wugong.gov.cn/upload/201510/201510231102051.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6%AD%A6%E5%8A%9F%E9%95%87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file:武功镇1.jpg|缩略图|[https://n3-q.mafengwo.net/s6/M00/55/A7/wKgB4lKF56GANAmsAALQpba1UsQ02.jpeg?imageView2%2F2%2Fw%2F600%2Fq%2F90%7CimageMogr2%2Fstrip%2Fquality%2F90 '''武功镇古镇'''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6%AD%A6%E5%8A%9F%E9%95%87 图片来自搜狐网]]] 武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炎黄故里。《[[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6%AD%A6%E5%8A%9F%E6%98%AF%E4%B8%AD%E5%8D%8E%E6%B0%91%E6%97%8F%E7%9A%84%E5%8F%91%E7%A5%A5%E5%9C%B0%EF%BC%8C%E7%82%8E%E9%BB%84%E6%95%85%E9%87%8C%E3%80%82%E3%80%8A%E5%9B%BD%E8%AF%AD%C2%B7%E6%99%8B%E8%AF%AD%E3%80%8B%E8%A8%80%EF%BC%9A%E2%80%9C%E6%98%94%E5%B0%91%E5%85%B8%E6%B0%8F%E5%A8%B6%E4%BA%8E%E6%9C%89%E8%9F%9C%E6%B0%8F%EF%BC%8C%E7%94%9F%E9%BB%84%E5%B8%9D%E3%80%81%E7%82%8E%E5%B8%9D&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武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炎黄故里。《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百度 - https://bkso.baidu.com/...- 2019-12-19-</ref>。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就是今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姜水就是今宝鸡的清姜河,流经武功境内谓之湋水<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7%AC%E6%B0%B4%E5%B0%B1%E6%98%AF%E4%BB%8A%E6%AD%A6%E5%8A%9F%E5%A2%83%E5%86%85%E7%9A%84%E6%BC%86%E6%B0%B4%E6%B2%B3%EF%BC%9B%E5%A7%9C%E6%B0%B4%E5%B0%B1%E6%98%AF%E4%BB%8A%E5%AE%9D%E9%B8%A1%E7%9A%84%E6%B8%85%E5%A7%9C%E6%B2%B3%EF%BC%8C%E6%B5%81%E7%BB%8F%E6%AD%A6%E5%8A%9F%E5%A2%83%E5%86%85%E8%B0%93%E4%B9%8B%E6%B9%8B%E6%B0%B4&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姬水就是今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姜水就是今宝鸡的清姜河,流经武功境内谓之湋水],搜狐, 2014-06-27</ref>。这里是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有邰国<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BF%99%E9%87%8C%E6%98%AF%E7%82%8E%E5%B8%9D%E5%90%8E%E8%A3%94%E5%A7%9C%E5%A7%93%E7%9A%84%E5%B0%81%E5%9C%B0%E6%9C%89%E9%82%B0%E5%9B%BD&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这里是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有邰国],瑞文网 - www.ruiwen.com/s... - 2019-1-2 </ref>。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农业始祖后稷诞生于此,教民稼穑,结束了远古先民采撷渔猎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辉煌。 武功镇作为武功县(郡)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长达1800多年。千年古镇,历史辉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孕育了不少华夏英模:苏武、苏蕙、李世民、富嘉谟、游师雄、康海、孙景烈,也留下了“武功八景”为代表的特色人文景点。 该镇是陕西107个重点镇之一,也是陕西省全力打造建设的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13年被陕西省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单,2014年8月成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关系表 中 文 名 :武 功 镇 外 文 名:Wugong Zhen 行政区类别 :镇 下辖地区 :武塔村、新寨村、郑家坡村等 电话区号 :029 著名景点 :姜嫄墓、教稼台、苏武墓、武功城隍庙、郑家坡遗址、上阁寺 面 积 :43. 别 名 :有邰、中亭川、邰亭 国家/地区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政府驻地 :渭源厂内 邮政编码 :712209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 展开 : ==历史沿革== 武功镇历代沿革表 朝代 纪年 名称 地址 备注 有虞氏,虞舜 斄国 今镇治 《史记》:有斄氏女曰姜原,为帝喾元妃,生弃,以教稼功,管后稷,复封于邰。 禹 斄国 今镇治 《史记》:后稷之兴,在唐陶。禹夏之际,皆有令德。 启 斄国 今镇治 《史记》:后稷卒,子不窋立。 夏、商 周地 周 初年 畿内邑 今镇治 《史记》封禅书周兴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 春秋 初年 周邑 今镇治 《史记˙秦本纪》秦文公十六年,伐戎,收周失地,岐以东献之周 战国 秦邑 《元和志》:秦孝公做四十一县,邰、武功、美阳各一。 秦 始皇 武功县 在渭水南 《地理志》:武功有太乙、惇物、斜水。太乙,即终南山。太白,武功两山,故名惇物,均在渭水南。 汉 武功县 在渭水南,今属眉 《水经注˙渭水注》东经郿县故城南,又东过武功县北。 新莽 9-25 新光县 渭水南 东汉至晋 武功县 姜嫄嘴 北周 建德三年(574) 武功县 今镇治 《隋书》:周置武功郡。建德三年郡废。《太平寰宇记》:周省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 581-618 武功县 今镇治 属京兆郡 唐 武德三年(620) 置稷州,领武功县 南立节 贞观元年(627) 复武功县 今镇治 《元和郡县志》:州废,以县属京兆郡。 天寿二年(691) 复置稷州 邰封里 领县。唐书: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 大足元年(701)-至乾宁二年(895) 武功县 今镇治 《唐书》:大足元年(701),州废,复为县。 后唐 同光中(923-926) 武功县 今镇治 隶扶风府 长兴元年(930) 武功县 今镇治 以县隶京兆府 后晋 936-946 置武功郡 隶晋昌军 后周 951-960 武功县 今镇治 隶书兴军 宋 政和八年(1118) 武功县 今镇治 改属醴州,属环庆军路 宣和三年(1121) 武功县 今镇治 隶京兆府,属永兴军路 金 大定二十九年(1189) 武亭县 今镇治 金志:以显宗讳,更武功为武亭 元 1206-1368 武功县 今镇治 《续通考》:元复为武功县,属乾州。 明 1368-1644 武功县 今镇治 隶西安府乾州 清 初年 武功县 今镇治 隶西安府乾州 雍正三年(1725)至末年 武功县 今镇治 改属直隶乾州,是年分乾州为直隶州,以武功、永寿属之。 民国 二年(1913) 武功县 今镇治 废府设道,属关中道 十七年(1928) 武功县 今镇治 废道,直属省辖 新中国 1950年5月 武功县 今镇治 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6年6月 武功县 今镇治 撤专属,归省直辖 1958年12月 武功公社 今镇治 武功、扶风、兴平三县合并为兴平县,直属省辖 1961年9月——今 武功镇 今镇治 武功县建制恢复,治所由武功镇搬迁至普集镇,属宝鸡专区。1983年10月武功镇随武功县改属咸阳市 注:上古时期至清由《武功县志(稿薄)》整理而来;民国——今由《武功县志》整理而来 武功古镇 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师祖后稷在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武功镇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今留有关中四台之首的后稷教稼台纪念后稷的功绩。 武功原为古有邰国,现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城建历史,留有以“武功八景”为代表的名胜古迹。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621年),废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即今武功县旧城——武功镇,武功镇始为武功县治,即“宇文造周,易治中亭”。 ===古城格局=== 武功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秋七月,筑武功城于中亭川(今武功镇)。同年十一月,周武帝观武功城。 武帝建德三年(574),撤武功郡,别立武功县于中亭川新城。为土筑城,西靠稷山,东临漆水。 元末张良弼、李思齐首次增筑。县城四角增设炮楼,并根据东、西塬地形,增筑12个卫城。 明洪武九年(1376)都督耿忠奉诏屯戌于此,再资增筑。城周长三里二百二十步,外有深2.7米的护城沟。有城门五个:东门名“观澜”;南门两个,东名“集贤”,西名“望月”;北门两个,东名“迎仙”,西名“来凤”;城西无门。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徐奇桂重修,增筑各门砖楼。 乾隆十八年(1735),知县龚师胜大修城门。 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张树勋在进行整修时,为缅怀先哲先贤的丰功伟绩和歌颂县城的胜迹美景,专为城门题刻门额:东门外额“思文古治”,内“麟阁勋名”;南集贤门外额“绿野春云”,内“龙图经济”。望月门外额“雍原秋室”,内“许国文章”;北来凤门外额“凤岗晚翠”,内额“虎观淹该”;迎仙门外额“二水朝霞”,内题“璇玑锦绣”。[3] 咸丰末年至光绪年间,知县张宗睿、郑庆崧、陈子楷、陈尔茀、张世英等也先后进行过修葺,力图恢复古貌。 民国初年,灾荒战乱频繁,城墙多处毁坏。 民国10年(1921)杨虎城将军率靖国军驻县时,除对城墙补修加固外,又在西城墙修筑了内外两道女儿墙,并在城外西北角的塬边,新筑了一座子城名太白城,为犄角之势,护卫县城。 民国36年(1947)在南廓门上和城墙东北角修建砖碉楼各一座,民国37年(1948)加深加宽护城沟。 建国后,城区建设扩大,古城墙被农民作粪土肥田而逐年拆毁。 北周建德三年(574)至1958年12月,在长达1384年间,老县城皆为县治所在地。 1958年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以后,老县城成为武功镇(公社)驻地。 1961年9月撤兴平大县,恢复武功县建制,县机关迁至普集镇。 ===街巷分布=== 清武功老城图 武功镇自古都有九街十八巷说法,如今还保留着: 九街为:大北街,小北街,学前街,西街,东街(碾盘街),宣化街(粮食街),上南街(三槐街),下南街,后街 十八巷为:草场巷、三鉴巷、蒋家巷,当铺巷,仁义巷,月季巷、韩家巷、马道巷、上阁巷、西寺巷、文昌巷(已无存)、北仓巷(已无存)、分水巷、东厅巷、南顺城巷、北顺城巷、东顺城巷、铁楼巷(已无存)。 ==行政区划== 武功镇及各行政村 [ 武功镇社区]辖渭源机械厂、四七七处、绿野中学等单位,区内有居民833户,3174人。 [新寨村] 位于武功镇西塬,西宝北线贯穿东西,交通便捷,地势平坦。明初(约1368年),军队曾在此安营扎寨,后又有居民迁往而得名。 现以朱,赵,董,王,周,李姓居多。辖新寨,李家庄2个自然村,523户,现有人口2366人,耕地面积3250亩,小麦、玉米,产量高,质量好,是全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商贸,服务,建筑及运输业发展较快。“二牛”及果业有规模,从事第三产业的户较多。 [八一村] 该村共6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626户,2867口人,土地面积2038亩,是武功镇的主要蔬菜基地之一,面积300多亩。“二牛”、猪、鸡养殖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地处武功镇城区以南,与杨凌隔河相连,杨临、杨武两条道路穿村而过,名副其实的武功镇南大门。 [新庄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西南,南和杨凌隔河相望。全村共2337人,516户,耕地2080亩,主产小麦、玉米。 [聂村] 该村现有人口1543人,343户,土地面积1718亩。主产小麦、玉米,果业发展也具一定规模,境内有金仙观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村] 洛阳村现有人口1623人,350户,耕地面积1406亩。与杨凌隔河相望,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树面积较大。 [松林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西与扶风相连,南与杨凌相望。耕地面积1718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尚坡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东塬,漆水河畔。全村现有1670人,耕地面积147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有少量果树面积。 [北庙村] 北庙村地武功镇东南,南和杨凌区相连。全村共有耕地1200亩,人口986人,238户,农业为小麦、玉米为主。武功八景之一的“喀山晚照晒书卷”就在该村。 [羊圈村] 该村在武功镇东塬,全村共有1750人,419户,土地面积1816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发展较快。 [张罗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南临湋河。全村共976人,耕地面积为1051亩,207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也有少数果树面积。 [熊黄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湋河北岸,全村共有1024人,244户,耕地面积1028亩,主产小麦、玉米。 [何家堡村] 地处武功镇最西边,与扶风相邻。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05户,867人,耕地面积1241亩,主产小麦、玉米,果业和“二牛”发展较快。 [古凤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边,共有6个村民小组,430户,1969人,耕地面积2162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养殖有一定规模。 [凉马村] 该村在武功镇西塬上,全村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463户,2200人,耕地面积3170.4亩,主产小麦、玉米,果树面积也不少。 [桥东村] 该村在武功镇东塬,西宝北线穿村而过。全村共1816人,450户,2139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 [二水寺村] 该村紧邻武功镇,处在漆水河与漠峪河交汇处。武功八景之一的“二水塔映两河湾”就在本村。全村共927人,237户,耕地面积821亩。主产小麦、玉米、蔬菜。 [龙门村] 龙门村在武功镇北一公里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武墓就在境内。全村共980口人,耕地面积近千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徐杨村] 徐杨村地处武功镇城,现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400人,耕地面积1100亩,主产小麦、玉米。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经商户数较多。 [武塔村] 武塔村地处武功镇城内,有9个村民小组,人口2060人,耕地1490亩,全村共8街3巷1路。城隍庙、报本寺、教稼台等名胜古迹在境内。主产小麦、玉米,建筑业、饮食服务业、商业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坡底村] 该村在武功镇北边,西塬坡下。全村共有2225人,502户,耕地面积2464亩,主产小麦、玉米,“二牛”、猪、鸡养殖发展较快。 [夏堡村] 该村地处武功镇川道北边,北邻苏坊。全村共894人,190户,耕地面积683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蔬菜产业也有一定规模。 [稷山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城内,人口2600人,耕地1100亩,主产小麦、玉米。二、三产业规模大,为村之支柱产业。“上阁钟声来九天”,名胜上阁寺就在村境内。 [绿华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南关,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547亩,人口925人,547户。主要以养殖、经商、饮食服务为主导产业,养殖规模较大。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蔬菜种植为主。 [紫凤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南6公里处,共有657人,146户,耕地面积410亩,以蔬菜、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养牛、养鸡也有很大规模。 [上营村] 上营村在武功镇西塬,西宝北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020人,345户,耕地面积1820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业、养殖业发展很快。 [郑坡村] 该村位于武功镇东塬,全村共有1328人,300户,耕地面积1175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果树面积较大。 ==地理环境== 武功镇地处武功县西北部,距县城约16公里,南隔小湋河(后河)与杨凌区相望,西邻宝鸡市扶风县,是咸阳市西大门,西宝北线穿过镇区、武临路、武杨路南北直达乾县临平和杨凌农业高新开发区。 该镇辖区面积为43.02平方千米,人口42587人(2017),共有28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居委会,34个驻镇单位,27所中小学。 镇域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近两万人。由于是历史古镇,自古以来,以武功八景、人文景观誉满三秦。 逢古历一四七,这里的就成为周围四邻八乡经济贸易的主要场所。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三处。 ==经济发展== 武功镇地处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南隔湋水与杨凌区相望,西邻扶风县,北与游凤、苏坊两镇相连,东和代家乡接壤。 全镇地形为“两塬加一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日照2095小时,年降雨量500毫升,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境内水系发达,漆水河、漠浴河、渭水河流经全境。全镇面积为43.02平方千米,总人口42587人(2017),共有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所中小学。 该镇历史悠久,曾是县级机关所在地,人文景观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大,以后稷“教稼台”和“报本寺塔”为首的“武功八景”远近闻名。 境内交通、通信网络发达,西宝北线、杨临二级公路贯穿全境,全镇22个行政村通村路及村间街道基本实现水泥硬化,通信网络覆盖全境。 境内邮电、银行、移动公司等公共职能单位齐全,国民教育水平较高。 全镇耕地面积41056.12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发展快,“二牛”、商品猪、笼养鸡已形成规模,“二牛”存栏3620头,猪存栏7800余头,笼养鸡50万只,果品和大棚菜发展较快。蔬菜批发、生猪交易、瓜果、服装、饮食及生产资料交易量大,市场繁荣。 历史追溯的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为期十天的东河滩大会,商贸繁荣,享誉西北,在周边形成影响“南有农博会,北有河滩会”的盛况。形成南关蔬菜批发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热闹异常。武功镇,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向着关中商贸名镇发展迈进着。 ==社会事业== 教育设施 ===绿野高中=== 绿野高中 武功县绿野高中是省级标准化高中,省级文明校园,市级重点中学。现有54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150名教职工,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学校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该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连续13年被评为市、县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高考工作先进集体”、等,先后被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市级“文明校园”。2004年高考再上新台阶,二本上线人数达236人,上线比例较03年上升12个百分点,总成绩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 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县主薄张山甫与张载先生交情甚厚,故邀其讲学于绿野亭。张载为北宋大儒,与濂溪周子、洛水程子并时齐名,奠理学之基,创关学之宗,时学者争师从之。 嗣后,绿野亭即成讲学圣地”。 明弘治九年(1496年),“知县宋学通以绿野亭破败狭隘,难扩修,遂迁稍东葆真庵重建,一岁功毕,名绿野书院。今绿野高中乃绿野书院旧地。书院成文教大兴,县学训导名儒赵文杰主讲,宋知县亲临督导,关中学子闻风踵至。自明至清,绿野学府绵延数百年不衰”。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县张村勋鉴其年久颓毁,仿前明旧式重建。同治初,毁于战乱,仅余张载祠;同治十三年(1874年),知县陈尔 ,扩制增舍,重兴书院。光绪十三年(1904年),废科举,遂改为高等小学堂;翌年,又更名绿野小学堂”。 民国时,先定名县立高等小学校,后更名南关小学。1940年,始成立武功县立中学。1942年,附设简易师范班。建国前计有七届十五班四百余名学生毕业。 建国初,先定名为武功县中学,直属咸阳行署,后改归宝鸡行署。1955年,更名武功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两班,改名兴平县武功中学。1961年,定名为武功县绿野中学。十年文革,更迭频仍,绿中遭受重灾;1976年后,方拨乱反正,走上正轨。 1987年秋,撤初中部,成为武功县绿野高级中学,已三十春秋。 在各方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凭借高中标准化建设的东风,校园标准化建设与改造于2001年10月全面启动。按照"一次规划,超前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短短的四年间,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先后建成了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综合科技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办公楼等教学基础设施。走进绿中校园,看到的是华美整齐的高楼,听到的是琅琅悦耳的书声;路旁绿树掩映,四季常青,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连续13年被评为市、县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先后被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市级“文明校园”。 ===后稷中学=== 后稷中学 武功县后稷中学是一所镇办初级中学。位于关中历史名镇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镇,东临漆水,南邻高等学府绿野书院,西眺稷山,北靠教稼台。 该校人文环环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过硬,育人效果显明。 校园占地面积29亩,总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现有28个教学班,1530名学生,11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老师75人,中级以上职称23人,本科学历34人,双率均达到95%以上。先后于九八年、九九年、二00一年被命为市级文明校园,省、市两级示范化初级中学。 这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管理立足“三个面向”,注重素质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力争两个确保,创建“三优”工程,争做“四个一流”和评选“五星”班级,强抓教研活动,推进新课改革。认真做到了学初有专题立项,期中有实施过程,期末有经验论文、成果有展示平台;评估有量化细则。 由于各项工作求真务实,管理创新,教学效果显明,连续三年均被评为县、镇两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县局“创、选、评”暨目标任务考评先进单位和“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先进集体”。二00五年中考,23名学生荣录县实验班,居于农村初中第一名。分别被评为市级体育达标示范校和省级素质教育先进集体。 在校舍建设中,学校立足长远,一步到位,共投资72万余元,先后建成810平方米教学楼一栋,师生灶140平方米和锅炉配套设施。 建设中,学校以远程教育设施配置为契机,抢抓机遇,立足完美。先后投资78万余元,对原有10台计算机进行了更新改造,添置清华同方、方正品牌机73台,多功能投影设施1套,28个教学班和实验田室均配置了光盘播放系统(34寸彩电一台、DVD机一台、机加和音响设施各一套),现有计算机113台。 同时增添了高档次56座物理电学实验室一个,电子琴、琴架13套,各种劳技工具225件,购置图书26000余册,体育器材155件。现有部室20个,达到使用经常,有效促进了新课改的发展,基本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之需要。 成长中的后稷中学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姿态,再塑新形象,再创新辉煌,为全面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努力奋斗。 ===大学街小学=== 武功镇大学街小学,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主城区,是一所镇办中心小学。该校始建于1903年,曾又称过县立女子学校。系中苏友好学校。是武功县唯一一所县立高级小学。该校正中的老办公室,即是三六年的西北农学院筹建处。1972年代帽初中班。1990年正式名为大学街中学。 1996年8月24日并入后稷中学,后又恢复为小学。现省级示范化小学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后为少队部、卫生室、实验室、劳技室等增添器材820余件,增添电脑、投影仪多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了现代化教学与学校工作管理的新格局。 大学街小学是一所镇办中心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桃李纷呈,现有15个教学班,625名学生,附设两个学前班,教职工26名,高级教师11名,学校设施建设齐全,部室配备合理,天网地网结合,“班班通”工程到位,远教资源应用经常, 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镇前列,被省教委确立为科研立项学校,被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素质教育先进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素质教育示范校,文明校园和艺术特色学校。连续九年分别被县政府、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教研教改先进集体。先后有5名同志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有8名同志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有76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自强县命名以来,我校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先后添置图书3000多册,硬化路面700多㎡,油漆门窗132合,油漆墙群420㎡和部室添置共投资8万余元,09年三月份又投资3万余元增添了4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投影仪,实现了电子备课、现代化教学与各项工作管理的新格局,实现了办学条件有史以来的新突破。 领导班子将继续坚持以质量立校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精细教学管理,狠抓资源、设备的应用,不断强化教学研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风景名胜== 综述 武功古镇自然环境 这些历史名人,在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业绩中,也给家乡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如教稼台、报本寺塔、苏武墓、城隍庙、康海祠堂、隋炀帝陵、绿野亭、唐太宗晒书处、姜嫄墓、后稷祠、杨虎城守城等。 上述名胜古迹,尽在古城周围,远不过五里。新千年已经通过陕西省关中百强重点发展镇战略,规划镇区景点全面整合,正迈向国家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 东南亚苏氏后裔捐建整修苏武纪念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青少年教育重点基地;后稷文化广场、古镇一条街等景点正蓬勃修缮建设中,正积极打造千年古镇旅游项目,同时已经启动开通杨凌—武功一日游。“大唐第一雄关”——美阳关文化景区已成为丝路古道~乡村-古镇-慢生活旅游体验地。 ===姜嫄墓=== 清代陕西督学使吴大徵篆书“姜嫄圣母之墓”匾额牌坊已恢复原貌,蔚为壮观。清知县陈尔弗重修陵园围墙,方圆约三十亩之大,树大葱茏,罩尽整个山头,历代铭碑林立其间,远远望去,十分巍峨,“姜嫄古墓小华山”为《武功八景》之一。 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故称“飞凤穴”。《史记》载,姜女原为帝喾元妃,履巨人之足迹而生后稷,母以子贵,世人尊称姜嫄为圣母。姜嫄古墓位于武功镇华山之巅,姜嫄生“后稷”名“弃”。 ===姜嫄古墓=== 尊称“圣母”,经天纬地,后稷又“树艺五谷”,为农业始祖。姜嫄墓位于武功镇南侧小华山上,199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华山=== 位于武功镇南门外西侧,曾异名“葆贞庵”,据县志记载,此处为宋代理学家张载讲学之“绿野亭”遗址,这里山水明丽,故名曰:“绿野亭”。 小华山地势崎岖,层峦耸翠,古柏森蔚,回栏折槛。90年代,群众集资恢复,修建了“回廊折栏”和“飞檐八卦亭”,且彩绘一新,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旅游之地。 小华山 ===教稼台=== 后稷教稼台 教稼台为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遗迹,教稼台位于武功镇东廓道旁,历经沧桑,几度兴圮之后,1970“文化大革命”损毁无存于1987年,耆宿发起倡议西农大等科研单位筹集恢复原貌,巍巍屹立在武功故城东门外、漆水之滨为关中“四台”之首,“教稼立台漆水畔”为《武功八景》之一。被咸阳市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武墓=== 位于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前,幕旷东向,背向风岗,漆水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 苏武墓 境优美,风景宜人,开发、利用前景远大。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后放逐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典范,位封“汉典属国”。整修一新的苏武故里苏武纪念馆迎接八方宾客。 ===上阁寺=== 位于城西塬畔上,为人们历代祭奠姜嫄圣母、始祖后稷所立之祠,松柏涛涛、依山间有窑洞、神仙塑像、楼台、亭、阁,曲回之山道,别具景象,楼台高筑,钟声响彻九天。武功有个上阁寺,把天磨的咯吱吱。文革毁损,现修复。庙会如火如荼。 ===喀山庙=== 喀山晚照 位于武功镇南二里的漆水河畔东崖上,此地理位置奇特,居高远望西山,有夕阳重现之景观,传说唐李世民幼时在武功读书,在漆水河摸鱼嬉水,书没入水中,夕阳落而再现,将书晒干。 ===东桥=== 为古丝绸之路经漆水河之古桥,周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先民以河两岸而居,垂柳成荫,水清见底,鱼族其中(遗址已破坏)。 ===东桥=== 同时其又是自古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 从西安出发,沿西宝北线西行83公里,这里曾经是走西府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武功镇的东大门的天然屏障。 ===美阳关=== 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往西通往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必经的关隘。位于武功镇县城东门外,漆水河东岸,是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至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官道上的一道重要的关口。西汉置关,因在美阳城(今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以东,故名。是当时西汉长安通往西域交通的第一道重要门户。 美阳关 ===二水寺塔=== 在河与漠峪河道交汇之塬头上,“风水古来佳、水明塔影秀”。塔为七级八面,玲珑清秀,影映漆水与漠峪河水中,可谓独特之景观。(遗址已破坏) ===报本塔=== 报本塔坐落在武功镇北廓,东临漆水报,西辅香山,依寺建塔,风景秀丽,为陕西名塔之一,于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年间,重建楼阁式砖塔,高39.66米,七级八面,每层辟四门洞,真假相间,变化有序,整个塔势挺拔俊秀。 ===报本寺塔=== 每年春季总会飞来一群胡燕,嬉戏于塔顶周围,人称“胡燕朝塔”,为《武功八景》之一,地宫文物出土有金棺、银椁、玉棺、舍利子、豹斑玉奁等百余种。塔为七级八面,高39.66米,雄伟挺拔,为代风格砖塔,陕西名塔之一。2013年五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 武功城隍庙历史悠久,结构独具明代建筑风格,是一组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门、献殿、正殿、寝殿皆面阔五楹,东、西陪殿均外接九间回廊,正、寝均为单檐歇山顶,外沿斗拱为五彩重昂, ===武功城隍庙=== 四角檐柱有明显的侧角和生起,正殿通脊,檐边、勾头、滴水全为琉璃构件,五彩闪烁,富丽堂皇,两侧歇山饰以琉璃“二龙戏珠”浮雕,珠球滚动,龙体飞跃,呼之欲出,为一般庙宇所罕见,特别是已恢复修建的城隍庙牌楼,通高12米,宽11米,全琉璃屋面,堪称关中一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位于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陕西巡抚华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县志记载: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反贼宇文化及缢弑于扬州后,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 ===武功镇隋炀帝陵=== 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杨凌隋文帝泰陵构成一脉之穴,遥遥相望。 ===金仙观=== 金仙观位于武功镇的后河之畔,东倚雄浑辽阔的漠漠周原,西视源远流长的涓涓湋河。此观始建年代不详,据传自汉朝以来,金仙观代有兴废和修建,历经战争的洗礼、风雨的剥蚀以及自然灾害,存世的是一组晚清建筑群,山门、献殿、中殿、后殿等,保存较为完整,是武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三山耸立、一水横流,古树浓阴闭日、长川凉风习习,绿树红花满山间,是一处休闲游览之地。 山门西向,为空心筒脊、灰布板瓦的硬山式建筑,其上悬一匾“金仙观”,笔走龙蛇、苍劲有力,出自享誉关中的关中革命前辈,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校长马伯援先生之手。据说“封神榜”之后两千年,汉明帝时,聂云霄转世到了武功县的聂村,受灵山老母点化,学道、修仙,后因为聂云霄与班超将军营救汉明帝有功,被汉明帝敕封为“救世金仙”,因此这座庙才叫“金仙观”。金仙观周围还有文督祠、圣母庙和戏楼。 ==获得荣誉== 2013年,被[[陕西省]]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单。 2014年8月,成为全国重点镇。 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9年9月24日,武功镇(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2020年6月12日,被评为陕西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8词条图册 1 / 2 武功古镇武功古镇 绿野高中绿野高中 武功古镇自然环境武功古镇自然环境 小华山小华山 苏武墓苏武墓 报本寺塔报本寺塔 参考资料: 1. 武功县历史人文 武功县人民政府网 2019-12-23 [引用日期2020-03-30] 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中央宣传部 民政部 司法部关于公布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引用日期2020-01-01] 3. 赵力光. 古都沧桑-陕西文物古迹旧影.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2年. 80-81. 4.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引用日期2019-09-30] 5. 关于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候选名单的公示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0-06-12 [引用日期2020-06-13] 词条标签: 地理 武功 旅游 古镇 ==视频== ===坐标武功镇 田园好风光 2018年08月31日发布=== {{#iDisplay:a0772n2cqaj|寬度|高度|qq}} ===代县长姚俊峰深入武功镇调研脱贫攻坚等当前重点工作 2020年07月30日发布=== {{#iDisplay:c3126htyc4x|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72 華中地區]]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武功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