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217.2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歧茎蒿菊亚族 的原始碼
←
歧茎蒿菊亚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歧茎蒿</big> ''' |- |[[File:婆婆纳1.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E74BC47999712FED.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歧茎蒿 学 名:Artemisia igniaria Maxi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菊科]] Compositae 亚 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族:[[春黄菊族]] Anthemideae 亚 族:[[菊亚族]] Chrysantheminae 属:[[蒿属]] Artemisia 亚 属:[[蒿亚属]] Subgen. Artiemisia 组:[[艾组]] Sect. Artemisia 种:[[歧茎蒿]]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 系:歧茎蒿系 Ser. Igniariae |} '''歧茎蒿'''(学名:Artemisia igniaria Maxim.)半灌木状草本。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ref>[http://www.iplant.cn/info/%C6%E7%BE%A5%DD%EF 歧茎蒿], 植物智, 2020-01-18</ref> ==歧茎蒿形态特征== 植株:半灌木状草本。 根:主根稍明显,侧根多;根状茎稍粗,直径4-6毫米,直立或斜向上,具横卧地下茎,常有营养枝。 茎:茎少数或单生,直立,高60-120(-150)厘米,纵棱明显,多分枝,枝长15-40厘米;茎、枝初时被灰白色绵毛,后渐稀疏。 叶:叶稍厚,纸质,上面初时被灰白色短绒毛,后渐脱落无毛,绿色,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茎下部叶卵形或宽卵形,一至二回羽状深裂,先端钝尖,具短柄,花期叶萎谢;中部叶卵形或宽卵形,长6-12厘米,宽4-10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分裂,第一回深裂,每侧具2-3枚裂片,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5(6)厘米,宽2-3厘米,每裂片再(2-)3(-4)深裂或浅裂或边缘为数枚粗锯齿,裂片先端钝或渐尖,并有短尖头,边缘稍反卷,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0.5-1.5厘米,基部常有细小的假托叶或假托叶脱落;上部叶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叶片椭圆形、卵圆形或长卵形,边缘无锯齿,近无柄或无柄;苞片叶不分裂,椭圆形。 花:头 歧茎蒿(10张) 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卵形,直径2.5-3.5毫米,具短梗或近无梗,具披针形或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疏松的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稀疏、开展或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椭圆形,背面微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中层总苞片略大,卵形,初时背面微被灰白色蛛丝状毛,后渐稀疏,具绿色中肋,边缘宽膜质,内层总苞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半膜质,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5-8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1-2裂齿,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长,花后外卷;两性花7-14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 果:瘦果长圆形。 花果期:8-11月。 ==歧茎蒿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南部)、山东、河南等省区;常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缘、草地、森林草原、灌丛与路旁等地。 模式标本采自北京西山。 ==歧茎蒿主要价值== 民间入药,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止血、消炎、通经等作用。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萆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歧茎蒿菊亚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