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57.2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死于威尼斯 的原始碼
←
死于威尼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shutxt.com/d/file/xiandai/c6685680f6de0127e4c0324f6a35087d.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hutxt.com/waiguo/19457/ 来自 下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死于威尼斯》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11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间地追逐使他精疲力尽,同时他又吃了过于成熟而几近腐烂的草莓,染上霍乱,死于当地。托马斯·曼用主人公的死亡来提醒所有的艺术家: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将遭遇致命的危险。 该小说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成为各种语言,并且被翻拍成电影《魂断威尼斯》。作家自己曾说:“《死于威尼斯》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结晶品,这是一种结构,一个形象,从许许多多的晶面上放射出光辉。它蕴含着无数隐喻;当作品成型时,连作者本人也不禁为之目眩。” == 作者简介 == [[托马斯·曼]](1875年1955年),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希特勒上台后流亡瑞士。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托马斯曼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1947)等。 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德国总统科勒主持仪式纪念会,隆重纪念《魔山》的作者、伟大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 据报道,纪念仪式在托马斯曼的家乡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举行,约有800位来宾出席。科勒在致辞中说:在托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国文化的众多精义,亦可看到,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毁灭的道路总是敞开着的。 --《[[东方早报]]》 在作 == 内容预览 == 二十世纪初,德国文学界出现了一颗光灿夺目的巨星,它华光熠熠地照亮了欧洲整个文坛,赢得了世界各国千百万读者,这就是一九二九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托马斯曼于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经营谷物的巨商,后任参议及副市长;母亲尤莉亚曼(18511923)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身富贵,有葡萄牙血统。父亲严肃、冷静,富于理智,而母亲则热情奔放,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后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一八九○年十月,父亲去世,商行倒闭,全家遂于一八九二年迁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即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托马斯曼早年即爱好文学艺术,博览群书 …… <ref>[https://www.shutxt.com/waiguo/19457/ 下书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死于威尼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