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103.5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毛宗岗 的原始碼
←
毛宗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毛宗岗.jpg|缩略图|毛宗岗|[http://book.readers365.com/sanguo014/index.html 圖片來源][http://book.readers365.com/sanguo014/cover.jpg 原圖連結]]] '''毛宗崗'''({{bd|1632||1709||X}}),字序始,號子庵,[[茂苑]](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初年[[文學批評]]家。 == 經歷 == 毛宗崗生於[[明代]][[崇禎]]五年。其曾仿效[[清代]]學者[[金聖嘆]]删改《[[水滸傳]]》的作法,在情節上就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作較大變動。一方面他與父親[[毛綸]]一同增删回目,另一方面又對書中合共'''120'''回的內容有所整頓。其修整工作包括修正原作者[[羅貫中]]的文辭和在一些章回中改换詩文。經過重新整理後,毛宗崗編成個人評改版本的《[[三國演義]]》傳世。而後世對毛氏所作的改動予以褒美。其中一例可見於[[昭烈帝]][[劉備]]第二次尋訪[[諸葛亮]]的草堂時抬頭看見中門上的一副[[對聯]]: {{Cquote|'''淡泊以明志,寧静而致遠'''。}} 該對聯由毛宗崗後來增補,是原著沒有包含的。其補上目的在於反映[[孔明]]的處世態度、儉樸的生活以及非凡的抱負。另外,他在對聯之下再加上評語:「觀此二語,想見其為人。」當後世閱覽毛氏所撰的《三國演義》後,皆予之改動以褒揚,言其精妙之處為給臥龍草堂添上風雅色彩,並簡短地介紹了[[孔明]]的為人。使內容佈局起了「未見其面先知其人」的作用。 == 毛氏版本《三國演義》== 現在通行的《[[三國演義]]》大部分是根據毛宗崗的版本為基礎。他據[[明代]][[羅貫中]]的版本加以修訂成共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其附加的修改和評價依據[[南宋]]學者[[朱熹]]的《通鑑綱目》去增强了尊劉黜曹的正統觀念,又突顯了時人評點的風氣。毛宗崗對創作歷史小說理論進行了探討。他以為創作歷史小說異於其他類型的小說創作,因为它涉及要尊重歷史事實的問題。而毛氏又認為只要小說創作家善於觀察體會,且從生活中吸取營養,再把它應用到創作實踐上,就能寫出結構完整統一、井然有序,人物形象鮮明和情節迫真的藝術作品。由此亦反映毛宗崗非常重視小說的藝術結構。因有關小說理論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後世小說創作家便受其影響。在中國文學上,現在通行的毛氏《[[三國演義]]》確實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外部連接及參考來源== *[http://203.72.2.115/Ejournal/4022000906.pdf 淺談毛宗崗之小說理論]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939.htm 毛宗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毛宗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