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6.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毡帽 的原始碼
←
毡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毡帽.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2316566827&di=164203c4a97a4fd36ce322636a552c6d&imgtype=0&src=http%3A%2F%2Fimg.china.alibaba.com%2Fimg%2Fibank%2F2016%2F213%2F012%2F3457210312_1156351950.400x400.jpg 原图链接]]] '''毡帽'''用毡制作的[[帽子]]。 毡 : 毡(氊) zhān 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子。毡帽。毡靴 帽 : 帽 mào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历史渊源== 《周礼注疏》卷七日:“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说明在2700多年前的周代已有用细毛制毡的生产活动。后在楼兰遗址和罗布淖尔墓又有汉代毡帽出上。唐代有用白毡制作的毡帽,称之“[[白题]]”,为三角形、高顶、顶虚空、有边、卷檐。隋唐广行民间。<ref>[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54fc1d430102w1zo.html?vt=4 “三乌”——绍兴乡土文化的象征_郭昕妍]新浪博客</ref> 在《红楼梦》第九十几时,忽见有一个人头上戴着毡帽,身上穿着一身青布衣裳……”从高鹗的描述中,反映了清乾隆时期毡帽已是一般平民的帽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绍兴有个叫潘尚升的人,从农村袍渎搬入城区,在繁华闹市西[[营口]]北侧,使用原来生产红毡的“潘万盛”招牌,生产毡帽。这是绍兴城区历史上首家专业毡帽店,店堂兼作坊,在单间店门内的黑色青龙牌上,书“真不二价”四个金字,雇工三四人,年产约2000顶左右,自产自销,每顶价格银圆一元贰角,生意不错。在店面两侧挂有“货真价实”、谨防假冒”两块木制挂牌。遇淡季时生产一种低档毡帽,销往[[金华]]、[[兰溪]],当地妇人烧饭遮头多用此帽,名“灰帽”,亦为一俗。 此后,城区又有二家规模较小的毡帽店先后开张,一家是板桥头火神庙隔壁的“严聚泰”,一家是上大路日晖弄口斜对面的“王永兴”,但均在1930年左右倒闭,部分师傅进入“潘万盛”,自此“潘万盛”名声渐大。 1940年10月下旬,日寇侵入绍兴,烧毁城区大善寺至水澄桥一段店铺房屋,“潘万盛”亦遭其难。 1942年重建后,友人送去一幅老虎画志贺,挂于店堂,老虎是毡帽徂师的传说大概与此有关。40年代后期,陶堰有毡帽作坊5家,年产约7000顶以上,可见毡帽当时销路不错,颇受欢迎。绍兴城区在1940年至1956年合作化前,还有设在偏门的“沈宝记”,设在马务桥的“丁有记”,设在县东门的“韩金记”等兼作坊的毡帽小店数家。 ==绍兴毡帽== ===特色=== 绍兴毡帽内外乌黑,圆顶,<ref>[https://www.sohu.com/a/196287655_688695 绍兴乌毡帽的由来]搜狐网</ref>前侧摊成畚斗形,有卷边,可藏香烟钞票小物件。夏日可遮阳吸汗,冬天可挡风御寒,它隔热防晒,既当笠帽,又当草帽,除了酷暑炎日,四季可用。上街购物可随手用它作盛物之器。它湿之即干,有时还用它盛水洗脸。工憩作坐垫,用后一拍尘去,洁净如故,经济实惠,是当时农民与木匠、竹匠、[[石作]]、打铁匠、[[渔人]]、酒作工、[[船老大]]、[[锡箔]]师傅等百作工匠(旧称“短衣帮”)的帽饰,因而泛称为“毡帽客人”。由于以前的手工业者大都兼作农事,没有完全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因此毡帽实际上成为绍兴农民的共性帽饰。当时社会以农为本,戴毡帽的人到处可见,戴上它的一副憨厚土气的忠厚相,朴实无华,特征鲜明,如在异乡,只要凭他头上的乌毡帽判断,就是[[绍兴]]人! 绍兴毡帽取材为一般的羊毛,用干泥土法脱脂后制成帽坯,加湿加热。反复用手工挤压揉搓,通过缩绒的物理作用制成。以野生植物花叶果汁与皂矾染色,能不褪色。它是厚达五厘米左右的双层无纺织物,质量以厚薄均匀、质地坚挺、厚实柔软、牢固耐磨为上品,经久耐用,一般可戴用八年十年甚至更久,破了打上补丁还可以再用。 ===现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习俗的变化,戴毡帽的人越来越少,但它曾长期是绍兴农民特有的帽饰,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颇具文化特色的乌毡帽,它与[[乌篷船]]、乌干菜一样,[[张扬]]着绍兴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脉。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绍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就会产生无限遐思和美好的回忆。 ==东和毡帽== ===简史=== 据《潞安志》记载,东和村在唐朝永庆年间就以擀制毛毡、生产毡帽等羊毛制品而闻名。当时家家户户都有作坊,店铺多达300多家,俗称“帽东和”。“东和街三里长,一里十个毡毛行”的民谣至今流传。 ===特点=== 由于这里生产的毡帽既美观大方,又实用御寒,倍受高寒地区群众青睐,所以多年来一直畅销我国的东北、蒙古以及前苏联、朝鲜等国家和地区。 ==视频== '''快来看一下美丽绍兴的乌蓬船与毡帽吧''' {{#iDisplay://player.html?aid=98616342&bvid=BV1J7411m7Ha&cid=168343176&page=1|800|600| tt}} ==参考资料== [[Category:423 衣飾;服裝]]
返回「
毡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