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4.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水产养殖 的原始碼
←
水产养殖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水产养殖.jpeg|有框|右|<big>水产养殖</big>[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0701/c33d57fa359c4212ad9d3bdce5c171a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5044267_12020750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ref>[https://www.sohu.com/a/326958995_120044866 水产养殖科学管理技术 ],搜狐,2019-07-15</ref>。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中国概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世界概况==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鱼、贝、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ref>[http://www.haichaninfo.com/yangzhi/show-5334.html 关于水产养殖百科全解],中国海产网,2019-10-01 </ref>,其中66%为淡水养殖产量,余为海水养殖产量。亚洲各国产量(中国占其中的半数)占养殖总产量的85%,苏联占6%,[[美洲]]和[[欧洲]]各占2%左右。 ==视频== ===<center> 水产养殖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正在搞水产养殖的和准备搞水产养殖的人有福了</center> <center>{{#iDisplay:c0527c4jb1k|560|390|qq}}</center> <center>水产养殖 流水养鱼技术</center> <center>{{#iDisplay:a0529cupas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83 畜牧水產品業;飲食相關行業]]
返回「
水产养殖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