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5.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永春宮 的原始碼
←
永春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永春宮'''<br><img src="http://9.blog.xuite.net/9/b/0/2/12143622/blog_664768/txt/73329012/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akao_chen/mntnsea/73329012 圖片來自xuite]</small> |} '''永春宮''',舊稱'''海棠宮''',是位於[[臺灣]][[苗栗縣]][[頭屋鄉]]明德村[[明德水庫]]海棠島上的[[關帝廟]]<ref>[http://www.kdm.org.tw/ 關帝廟],kdm</ref> 。 ==沿革介紹== 道光年間,粵東人羅育光五兄弟渡海至臺灣,先到苗栗田寮-{庄}-,後來在頭屋[[仁隆]][[老田寮溪]]上游墾拓。移民於石凸仔與原住民戰鬥,平定後在此築草屋以奉祀觀音佛母。建廟年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咸豐七年(1857年),小廟被縱火焚燒,四年後地方人將原址夷低一丈,敷地寬容以建新廟,定名「海棠宮」。後來當地瘟疫流行,鄉民無處求醫,但海棠宮靈方活人無數,以致香火鼎盛。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另設名為「信善堂」的[[鸞堂]],勸戒鴉片煙毒。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兼奉[[三恩主]],更名「永春宮」。當時光緒年間,苗栗縣開拓者[[黃南球]]曾至仁隆等地拓殖,捐二銀元給此廟,名字也因此被刻在廟方的捐題碑下半部上。 1970年,明德水庫完工蓄水,裡面的石凸仔成為小島,廟宇因此四面環水,信眾遂認為當初「海棠」之名是觀音菩薩的暗示。廟址是頭屋鄉明德村24鄰37號。廟方設有吊橋連到水庫北岸的[[縣道126號]]旁,於2000年由[[苗栗縣政府]]觀光縣發包重修此橋。 2004年間,廟方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羅文嘉]]爭取經費,籌設漢文書院,讓當地客家孩童得以母語發音方式學習《[[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規]]》、《[[名賢集]]》等古書。於2004年11月6日舉行開課儀式。此外客委會也補助了廟方設置客家文物館。 ==祭祀== 廟方慣以關聖帝君六月廿四日誕辰前的周日舉辦祭典,各地友宮、信眾也都會在這天日祝壽。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7 宗教建築;陵墓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永春宮
」頁面